安徽省霍邱縣農業農村局綜合執法大隊 張杰
水產品具有低脂肪以及高蛋白和平衡營養的特點,在當前的市場消費者群體當中是廣受歡迎。隨著近些年來水產養殖業的快速進步和發展,養殖規模在不斷擴大,但與之伴隨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的問題,例如在養殖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魚用飼料以及藥物,因為缺乏管理,導致在生產養殖過程中出現了水污染以及水產品質量下降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對于最終的水產品安全性都會造成嚴重影響,所以也引起了整個市場以及社會大眾的重點關注。因此在本文中將對水產品質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對策進行探討,從而更好地保障社會大眾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
水產養殖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只是對水產品的產量和效益給予充分關注,而對于水產養殖過程中的相應科學知識并沒有充分掌握,相關科學知識的儲備也并不充分,這就導致質量安全問題頻頻出現,尤其是水質污染問題以及魚病問題越來越嚴重。因為缺乏安全質量管理意識,所以在養殖的過程中,有許多養殖人員以及養殖戶過量使用添加激素的飼料或者是腐爛變質的飼料,從而使水產養殖成本大大降低。針對魚病的預防和治療,采用抗生素以及激素等藥物來進行干預。在水產品捕撈之前,沒有根據魚藥的修藥停藥制度進行規范捕撈,然后再面向市場進行水產品銷售的時候,繼續過量使用一些防腐劑和消毒劑,甚至是添加一些抗生素等,為的是使水產品的感官品質更好。[1]
對于部分水產品生產企業來講,在進行水產品養殖的過程中,對優質水產種苗的生產及開發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在投入工作中準備不足,所以導致投產的水產無論是在育種還是在開發環節都處于無序狀態,而且相應的水產種類的種苗,也沒有按照規范標準進行生產,甚至出現了近親繁殖的現象,導致水產品原種不純,即使良種也質量堪憂。在高密度養殖的過程中,極可能會導致魚病暴發使水產品的質量下降。同時還有部分魚用飼料的生產廠家,并沒有嚴格按照我國漁用飼料的生產規范以及行業標準開展生產作業,采用了一些含天然有害物質的原材料作為飼料的生產原材料,并添加抗生素。[2]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影響水產品質量受影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養殖環境,而在養殖環境當中水域是最主要的,在當前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與發展,工業以及農業和生活廢水越來越多,這些廢水的不合理排放和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對于水產養殖的水域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導致水體質量下降。
在水產品面向市場銷售的過程中,相關機構需要對水產品進行水生動物的防疫檢疫工作。在近些年來,我國雖然出臺并制定了相應的水產品質量檢測體系,但是因為所涉及的工作面非常廣,而且水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環節比較多,難以正常開展。再加上在水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過程中,因為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以及設備和儀器支持,導致檢測工作尚未實現優化。[3]
在水產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因為涉及多個工作職能部門,而且各部門之間并沒有就各自的分工進行明確,導致在水產品質量監督工作中,相應的市場監督力度嚴重不足。而且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也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作為保障,所以導致在當前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難以有效實施,實際工作成果不足以滿足產品安全質量管理工作的實質要求。
對于相關管理部門來講,需要以提高水產品質量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為出發點,對漁業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在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對各部門工作全面落實并實現全過程監管,將各自的工作職責以及工作內容劃分好,然后下撥相應的工作經費,構建常態化以及可持續的質量安全監管機制。
對于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來講,應當在整個社會層面上加強安全宣傳,從而切實提高生產,以及經營者需要在開展水產品生產及銷售時的質量安全意識,能夠真正基于法律法規實現自我規范,營造更加良好的水產品市場氛圍。相關的企業或者是養殖戶,在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屬于第一責任者,應當基于市場監管和宣傳在開展自身工作的過程中,嚴格自律,對藥物殘留以及水域污染和魚病災害等所產生的后果全方面了解,然后積極主動的進行強化管理,降低水產品當中的藥物殘留。同時對于當前整個水產品市場的信息要進行及時主動地獲取,然后對自身的養殖以及生產規模進行調整,促使養殖品種及養殖區域能夠實現全面優化,保證水產養殖整個環境變得更加優秀。[4]
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養殖區內的相關生產單位及個人應當建立檔案,然后各個生產單位及個人都應當簽署水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對于水產品生產過程中所出現的質量問題能夠全面負責。通過安全責任書還可以對水產品安全的責任人進行確定,進行社會公開承諾,讓生產者以及監管工作部門和銷售者能夠各司其職,共同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水平提升做出貢獻。對于管理工作中違反承諾的相關工作的人員要進行依法處理。
在水產品生產及銷售的過程中,應當做好兩證的發放工作,第1個證件是養殖證,第2個證件則是水產苗種的生產許可證。對于水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來講,應當對水產苗種的銷售工作加強監管,組織水產苗種專項整治以及監管活動,對當前水產苗種中存在的一些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同時對于市場當中存在的以次充好以及濫竽充數等行為進行全面的打擊,切實維護好當前養魚群眾的合法經濟利益。
首先,需要對水產品及其養殖飼料加強檢測及監督。相關水產品監管工作部門應當給予水產品養殖周期開展相應的檢查工作,池塘養殖的檢查工作節點,一般情況下是在每年的7、8、9月份,因為在這一時期正好是水產養殖戶清池階段。開展檢查工作主要是對水產養殖單位及個人所持有的養殖許可證進行檢查,同時嚴格根據養殖生產記錄以及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等對水產養殖個人及單位的實際行為進行對比,確定其是否嚴格按照相應記錄及規定實施各項操作。要對之前養殖產品進行藥物殘留檢測,判斷是否出現藥物超標;工廠化的養殖應當進行全年不定期的隨機抽查,重點檢查的還是水產品的藥物使用狀況以及藥物違規使用狀況。在不斷增強與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時,還需要構建安全監測計劃,針對當前整個水產品市場當中的流通貨物進行抽檢,對不合格的產品要進行查封以及扣押,同時違法經營者也需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處。[5]
對于水產品的市場銷售來講,應當建設水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以及安全追溯制度,這項制度的建立主要是為了使水產品的市場流通能夠得到全方面監管,基于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嚴格進行水產品的簡易檢測,然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夠擁有相應的政策以及資金支持。同時漁業經營者為了能夠更好地使自身的水產品面向市場進行銷售,還需要在產品的生產地,對水產品的種類以及檢驗檢測合格證明等進行公示,確保水產品的無公害生產,然后憑水產品認證證書實現市場銷售。
對于漁業生產作業科技人員來講,應當在時代進步與發展的過程中,對相應生產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以及創新,然后就所取得的創新成果,要面向漁業生產廠家以及生產個人進行全方位的技術培訓及推廣。通過這樣的方式使水產養殖能夠變得更加規范、更加科學,在整個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同時,能夠實現規?;l展以及產業化發展,這對于后續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實現規模化管理以及規?;瘷z查。[6]
綜上所述,對于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來講,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影響因素,導致安全管理工作遲遲不能夠取得優異成果。本文中對于水產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基于問題以及原因提出了針對性對策,這對于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