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一洲

《念故家》 王 軍/作
王軍,陜西咸陽人,1995 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后他在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的同時,在國畫創作上筆耕不輟、執著探索,歷練著自己。
他的作品有著學院派的扎實功底,既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吸收與學習,又重視個人繪畫技巧方面的加強與提高。他在創作之余,更注重個人藝術學養的積淀及專業理論的研究。
近年來,他以兩宋山水、元四家山水為主,心追手摹、品讀參悟,力求精到。他在畫面組織與事物造型的處理上既汲取了傳統經典筆墨又借鑒了現代審美觀點,但從不盲目泥古,在創作上有自己對筆墨的理解和認識,重視深入生活與寫生。近幾年,他深入秦嶺,北上永壽、淳化、旬邑、彬縣等縣區采風寫生,體驗生活、積累素材,厚積薄發,將個人對秦嶺的雄健與秀潤、黃土高原的蒼茫與質樸的感悟充分表達出來,把個人對生活之美、社會之美及自然之美的理解融入繪畫創作中,使作品意與境會、物我兩忘、更加生動,讓欣賞者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他行萬里路,搜奇峰,壯雄心,開胸襟,主要目的是為了立足本土。他把創作的目光聚焦在家鄉的山山水水。秦地千里,雖沒有江南山水的秀麗,但卻有恢宏磅礴的氣勢。他以豐富多彩的藝術語言闡釋了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美。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多幅表現家鄉風景的山水畫,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平原的鄉間小路,高原的溝溝坎坎,在他筆下獲得了無限的情趣和美感。他找到了秦地山川美的所在,因為他愛這片壯闊美麗的土地,正是這種愛激發了他的藝術創作靈感。在他的多幅山水畫作品中,不難看出他有著頗為深厚的藝術修養,在恬淡中透出無窮趣味。每幅畫都表現了他扎實的專業功底和極強的造型能力,以及對畫面布局的嫻熟處理。
山水畫的表象是畫山畫水、畫樹畫石,而其實質是畫人,畫人的審美理想與生活理想。王軍生長的陜西,既有北方山川的博大雄渾,又有南方草木茂盛的蒼茫秀潤。故鄉鐘靈毓秀、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產生了許多優秀的畫家,王軍即是頗有作為者之一。故鄉山川靈秀的孕育,豐厚的人文氣息的熏染,形成了他雄秀相兼、蒼茫渾厚的藝術特點與風格。王軍熱愛自然,而人與自然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王軍的畫作中既有真情的貫注,又有畫技的表達,所以也就有了與讀者產生共鳴的藝術魅力,如《春到山家》《故園春色》。觀賞王軍的山水畫,“萬木欣欣以向榮,泉水涓涓而始流”,恍如獲得生命的真諦一般。
山水對于王軍來說不只是一個光與色的世界,而是一個充滿靈氣與生機的世界。從他的畫中可以看出他對山川丘壑、風云晴雨、陰陽晦明和山村風土人情有著較深的感受,無論是小品、大作、寫意,都在恬靜柔和中蘊藏著一個極具生命韻律的世界。王軍博覽群書,勤于思考,重視理論研究,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發表,全面的素質保證了作品的高格調、高品位。其作品既有時代新意、生活情趣,又有扎實的傳統基礎,耐人尋味。如他的畫作《都市新生活》,情景、情韻交相融合,呈現出一種富有生機的靈動的藝術風格。
藝術負載著快樂的因子,當“沉醉”在王軍的山水畫之中時,可“咫尺之內而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乃辨千尋之峻”。游觀山嶺小溪,盡覽松林飛瀑、高山流水,蕩氣回腸,便會渾然忘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體驗到藝術的快樂、審美的快樂,獲得心靈的凈化、精神的超越,并把這份愉悅帶到生活、事業之中。但愿王軍在繪畫之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故園春色》 王 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