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飛 何姍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傳統裝飾元素的形態、應用原則和設計表現,將傳統裝飾藝術獨特的設計語言應用到現代設計中,為傳統裝飾文化的繼承和現代設計的創新進行一些探索。
關鍵詞: 傳統元素,現代設計,融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傳統認為:“文化”的“文”就是在某物上做記號,留痕跡;“化”則是生成、造化之意,指事物的形態或性質發生改變。文化實際上是深深植根于物的形成之中的。因而可以認為,文化是基于物的內涵之表現,其載體為歷史長河中人類不朽的創造,這種創造不見得一定是宏偉的建筑或光輝的歷史遺跡,可能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小景或者是不起眼的小器物,但只要我們去深刻地理解和分析,同樣可以找到文化的味道和文化的感覺。
在現代設計中,很多從事設計的人抱怨不少設計作品中商業味過重,文化味不足。其實,文化特色并非要刻意去體現,它是作者深厚文化底蘊的自然流露——文化是不可能通過表面的摹仿和借鑒就能表現出來的。
傳統文化是以儒道相結合的精神引領中國幾千年的藝術發展的。在設計中,我們講究對稱、韻律等技法,在思想表達上我們追求隱約之美,講究似有似無的縹緲感覺,其本質是為了營造一種現實與虛幻的和諧,也就是自我心靈與現實的交融。傳統文化的韻味如果這樣理解與把握就相對簡單多了。
一、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之間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人倫道德的教化與社會秩序的自然進化為前提的,同時,其教化的方向與人的本性又有著相悖的走向,它不是發掘人的本性而順其自然,而是使人順應自然,其本質是將人的本性人為地改變。因而,現代設計應該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因為設計的本質是為了消費者,是為了人這個核心,我們在引導消費者審美情趣的同時更多的是要適應和挖掘他們的審美價值取向。
對于現代設計來講,如何在紛繁復雜的設計思維中尋找到原創的思維火花,是很多設計師和設計工作者所孜孜以求的。而要獲得富有民族特色的創意,我們一方面可以從設計文化的原本獲得突破性想法,也可以借助于歷史上已經出現的一些攜帶文化氣質的器物、用具、圖案等。當然,我們堅決反對將歷史的符號直接帶入某一項設計中去,這樣極其容易使人感到嘩眾取寵和缺乏靈氣。基于此,我們可以以歷史上的文化載體作為引子,捕捉其中的設計內韻,使這種獨具魅力的特質氣息貫穿于現代設計之中。
二、優秀的傳統文化指導現代設計
中國傳統藝術的內蘊是現代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它形態多樣,內涵深厚,蘊含著我們古老民族創造和審美最本原的精神。中國傳統裝飾元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發展演變,有著獨特審美習慣和傳統文化內涵,發掘和提煉出中國傳統藝術的裝飾元素,使中國設計在國際化發展中更具民族特色,
1.裝飾圖案
傳統裝飾圖案是中國藝術的資源寶庫,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融合歷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創作才華,融合了中國的宗教、政治、倫理和民情風俗而發展起來的,并且形成了最具民族特色的裝飾藝術體系。我國傳統裝飾圖案大都具有一定的意境,寄寓一定的思想意識,有一定的文化淵源,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傳統圖案存在的基本形態和創作心理來 看,它的創造目的是實用與審美的完美結合,以豐富的藝術想象力,綜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維方式,運用特有的視覺形態,向世人傳達著獨具特色而樸素宜人的視覺信息,它重疊了實用意識、民俗風情、倫理道德、宗教習俗,是世代相傳的文化心理的藝術形態體現。傳統裝飾圖案中的點、線、面、體、色彩、肌理的構成,充滿著人類的審美意識和情感,具有多樣與統一、對稱與平衡、尺度與比例、節奏與韻律的特征,這些特征共存于同一畫面,體現裝飾遵循的秩序感藝術規律。
2.文字
漢字起源于遠古的記事畫圖,漢字的結構在保持象形因素的同時,又具有了抽象符號的意義,本身具有審美價值,符合形式美的法則。文字作為一種符號、一種特殊的圖形,除了作為語言信息的載體在物化層面上呈現著“形”之外,更是具有直觀訴求力的視覺傳達要素,代表著文化層面上的含義。漢字的結構在保持了象形因素的同時,又具有了抽象符號的意義,這就使書寫漢字的書法藝術,不是單純的書寫,而是應用筆畫點和線的結構和運動,具有多樣和自由的形式,符合形式美的法則,從而展現深廣的意境。比如,楷書具有壯美的氣勢;行書具有嫵媚的線條;漢碑具有古樸的內涵; 草書充滿了動態的、美的韻律。而篆體字更是我國一種古老是書體,因形立意、體正勢圓,在裝飾效果上更具有中國韻味。如果我們把中國書法藝術的形、神、意恰當融人藝術設計之中,完全有助于形成具有強烈文化意味的民族特色。
3.色彩
中華民族獨有的色彩原色觀念“五行五色”學說, 所謂“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陰陽五行學 說中所謂的“五色”由黑、白、紅、青、黃構成。在傳統的 宗教壁畫、民間年畫、傳統服飾、京劇臉譜、古代建筑中 大量應用。另外在傳統裝飾中金、銀兩種色也大量使用。中國的傳統裝飾藝術擁有五彩繽紛的賦色體系,形 成了中國的民族色彩觀,這也為現代裝飾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語言,我們可以由此而得到啟發與突破。傳統的裝飾藝術色彩一貫注重如下幾方面。
(1)表現性.
傳統裝飾色彩具有表現性,關注自然景物色彩的 形式美,研究自然色的各種色相、色調、明度、純度及其規律;而又不受自然色彩的限制和束縛,在自然色彩的 基礎上進行想象和聯想,表達情感,形成象征。
(2)象征性.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皆被賦予了特殊的涵義并有所象征,色彩可以表明身份和地位,能深刻地表達人的觀念和信仰。色彩的象征性是指色彩作為某種觀 念或感受或聯想的一種形式,是色彩情感的進一步升華,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色彩是一種富于象征性的 媒介,它能體現出情感、文化意味等等。
(3)裝飾性.
傳統裝飾色彩具有裝飾性,其色彩艷麗、豐富、鮮 明,以凸顯吉祥喜慶的氣氛,通過色彩的裝飾,能激發 積極、熱烈的心理,象征吉祥、喜慶。
傳統色彩能幫助在設計中有效地運用傳統藝術,從而產生自豪的民族情結。同時設計師應該分析現代人的色彩觀,考慮色彩與受眾、環境等方面的關系,結 合中華民族深厚的色彩文化,推陳出新,處理和運用色彩去表現相關主題。
三、傳統裝飾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體現
傳統裝飾元素經過歷史的錘煉,粗劣的被廢棄了,精妙的被保留了。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些傳統裝飾元素 不能與現代相適應,只有突破傳統局限,并于現代科技 和時代精神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構思上、造型上、藝術 上進行突破,才能反映現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審美意識,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
在現代設計中,出現過繁多的風格,流派,理論,思想和主義,不管它們的出發點如何,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為設計尋求新的理論依據,帶動設計的嶄新變革。近 年來,“可持續發張”又成為全世界的熱點議題,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對歷史文化,民族傳統、地方特色的繼承和發揚。
傳統裝飾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方法:
1.傳統裝飾語言的直接選用
中國傳統裝飾語言的資源極其豐富,尤其是吉祥圖形符號,它是中華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 籍”。如:龍、鳳、麒麟、朱雀、玄武饕餮等圖案,意紋、回紋、水 紋、太極八卦、中國結等紋樣,在現代設計中將其逐步 挖掘、變化,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傳統裝飾藝術從裝飾內容到裝飾技巧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創作時可將其好的裝飾形式和處理手法,應用到現代設計中。傳統圖形里有許多的極其高度況、藝術性強的圖形,我們可 以直接挪用,這種直接應用必然有個選擇的過程,不是任何的傳統裝飾元素都可以直接照搬的,我們更多的是對其部分裝飾圖案、造型的吸取,裝飾技藝上的采用,以及裝飾內涵、裝飾風格等進行采納。直接使用傳 統裝飾元素的做法同時要注意兩點:一是量要適度、手法要合理,講究文脈,盡量不要把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裝飾元素同時堆砌、一擁而上。二要注意現代裝飾對象和裝飾題材上的吻合,要考慮其暗含的文化寓意,在造型裝飾、色彩裝飾中選用切合主題。
2.傳統裝飾元素的提取和重構
對傳統裝飾元素中的造型、圖案、色彩等進行裝飾形象上的概括,設計者運用各種設計元素、造型規律文化內涵和藝術設計法,將部分傳統裝飾圖案進行現代形式感的抽象與變形,再按照傳統圖案設計手法進行組合。我們可以從傳統裝飾圖案中,挑選出可以被現代設計所吸取的圖案元素,再將其重構。這種方法在將傳統裝飾藝術進行現代創新性設計中是非常有用的,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運用得比較廣泛。但是它并不是簡單機械的拼接與羅列,而是在理解 對象的前提下進行有機的組合。因此,設計的過程中, 要充分考慮和分析原圖案造型的形式特點、組合方式, 保證提取的元素具有獨立性和代表性,合理將傳統裝飾元素提煉出最符合現代審美傾向的裝飾元素,在設計里體現一種傳統性格.
參考文獻
[1]李澤厚.美的歷程.美學三書.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2]汪田明.中國傳統造型元素的再設計.中州學刊,2002.
[3]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
[4]尋勝蘭.新民族圖形.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9.
[5]高陽.中國傳統裝飾與現代設計.福建美術出版社, 2005.8.
[6]王平、陳聰.現代設計中傳統文化的回歸.文藝研究, 2005.
[7]白然.傳統裝飾藝術與現代設計.藝術生活,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