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梅
【摘要】教育是直接影響生命價值的一項公益性事業。冷酷無情的管教會摧毀一個人,善良真誠的關愛卻能實現教化。師者必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用其慈悲的教育情懷去感染學生,激活學生潛藏著的生命智慧與火花,讓學生在教育中遇見最好的自己。
【關鍵詞】教育;師愛
人們常常追問,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一部關于教育的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給出了一個別樣的視角。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國家一貫的教育方針,一方面強調了教育必須為社會經濟服務,另一方面強調了教育必須指向人的教化。教育應該想辦法造就一個人才,使人自信、使人快樂,使人在教育中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成就最好的自己。
一、冷酷無情的管教會摧毀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一群問題少年在一所名叫池塘之底的管教寄宿學校的種種遭遇。校長哈珊強調鐵血式嚴厲管教,身為教育管理者的他缺乏愛心和耐性,對犯錯學生的管教方式是叫罵、嚴酷的體罰、關禁閉。伴隨他的出場,常常是讓人壓抑的叫罵聲和禁閉室鐵門刺耳的關門聲。來自少管所的蒙丹參與了打架事件,哈珊的管教方式又是關禁閉。蒙丹從禁閉室放出來后,碰巧哈珊此時發現自己的二十萬法朗不見了,便斷定是蒙丹偷的,于是對蒙丹一邊猛扇耳光一邊暴躁地喝斥審問,之后更是報警將蒙丹又送回少管所。當得知二十萬法朗不并非蒙丹所偷后,哈珊無動于衷,絲毫都沒設身處地想想蒙丹的處境。冷漠的關系、冷血的教育,摧毀以蒙丹為代表的問題少年。學生們不可能因為這樣嚴厲而粗暴的管制而變得乖巧,反而在長期的高壓管制和極度的不信任中,讓原本已經扭曲的心靈變得麻木不仁,甚至模仿管教者用武力解決問題。被誣陷的蒙丹逃出監獄后放火燒了學校,哈珊被撤職。這是哈珊用冷漠和殘忍的方式教育學生種下的惡果。
二、善良真誠的關愛能實現教化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學監馬修從來不打罵學生,而是靠溫暖來感化學生。馬修是一名事業失落的音樂家,走投無路時無奈地選擇了當學監。進校之時,匆忙逃走時原任管教的狼狽不堪、學校各項管理制度的粗暴嚴酷、學生們的無法無天及可憐無助,這些場景深深觸動了馬修。初來乍到的他也毫不例外地得到了學生們毫不留情的刁難。他沒有抱怨,更沒有退縮,深鎖的雙眉、深思的眼神,讓觀眾看到了馬修的惻隱之心。他在不斷地思考和尋找合適的管教方式。一天,他無意間聽到學生們唱歌,歌聲仍舊傳達出對他的不友好,他不但沒介意,反而激發了靈感,決定為學生們組建一個合唱團。馬修著手組建的合唱團開始訓練了,學生們合唱的情景深深吸引了正在被處罰搞衛生而不能參加的莫昂奇。莫昂奇是一名單親家庭的學生,他脾氣很倔,經常逃學,還有偷竊的壞習慣,種種頑劣的表現被公立學校開除了。來到池塘之底,他依然保留偏執,竟然辱罵院長哈珊。哈珊給他的懲罰先是關禁閉,被釋放出來后罰做清潔工作。放學后,馬修和學生們都散去了,他獨自跑到空教室去練唱。他非常有音樂天賦,嗓音如天籟一般。馬修驚訝于莫昂奇的音樂天分,如獲至寶般興奮,對他寄以極大的期望,在合唱訓練之余,常常一對一引導他練唱。在馬修的細心栽培下,莫昂奇的音樂才華被充分地挖掘。在為公爵夫人獻唱時,莫昂奇的歌喉征服了所有人。音樂天賦的充分顯露,歌曲感染的情感升華,使得莫昂奇封閉的心靈完全打開。從此,曾經塞滿憤懣的少年之心充溢著感恩、理解與自信。他最終在音樂道路上修成正果,成為了一名備受尊重的出色的指揮家。馬修默默地、真心地關愛著自己的每一位學生,他用音樂藝術感染著一個個問題少年。一群曾經被眾人厭惡的學生,遇到了馬修這個天使般的教師,終于迎來了新生,迎來了自己生命的春天。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
筆者班上的小覃是一名長期跟外公生活在一起的男生,他好動,學習接受力強,但外公過度的隔代寵愛,讓小覃很任性,使其成為班里有名的“搗蛋鬼”,自我管理意識非常薄弱,經常違反課堂紀律,自己不專心學習,還故意擾亂他人學習。此外課間活動時,他也常常招惹別人,經常與同學鬧矛盾,每天都有學生向班主任告狀。面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利用午休時間一邊與他下棋,一邊與他聊天。從家庭生活說起,講爺爺對他的愛,講爸媽的辛勤操持,講如何回報長輩的愛,進而討論如何學習和如何與小伙伴相處,努力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在班會課上,班主任也公開表示相信小覃是好孩子,請大家原諒小覃,同時希望學生們可以給小覃慢慢改正的時間。班主任出外旅行,還特地給他帶回各色的土特產,和他分享旅游的見聞感受。處處讓小覃感到班主任在乎他、關心他、信賴他。后來,教師和學生們都夸小覃變得積極友善、知規尊禮。可見,教育需要人情味,教育是溫暖人心的工作。
教師只有處處為學生著想,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高尚情懷關愛每一位學生,用愛去溫暖,用情去感化,用理去說服,從而促使學生主動修正成長路上的差錯,從而茁壯地成長。
小榮是一名剛進校的插班生,他的小手、臉蛋 、衣服、作業本總是臟臟的。開學一周了,小榮雖能按時交作業,但書寫質量很差,作業準確率低。為了提高全班作業的效率,數學教師到書店挑選了一本《口算每天一練》,提議每位學生人手一本。學生們欣然地接受了教師的建議,在家長的幫助下,很快就備好了指定的教輔書。但小榮卻難為情地說:“我爸爸沒錢,我不好意思叫爸爸買。”看著小榮漲紅的臉,教師親切地說:“不要緊,如果小榮努力學習,在期中考試中達到90分,老師就把《口算每天一練》作為獎品獎勵給你!老師提前把獎品送給你了,你有信心完成任務嗎?”小榮滿懷感激地接過提前送上的獎品。半個學期過去了,雖然小榮的作業本還會有點臟,但書寫一次比一次工整,準確率一次比一次高。期中考試時,班上僅有兩人得到100分,其中一個就是小榮。小榮用滿分回報了教師真誠善意的關懷,在教師不露痕跡的溫情教育中遇見了最好的自己。
遇到讓自己生命綻放的教師,是學生人生旅程中最幸運的事。學生如同種子,教師就應該是春天。學生遇見教師,就像種子遇見了春天。稚嫩的種子從春天中獲得了適當的溫度、恰當的濕度、恰好的陽光,終將綻放出生命的奇跡。
參考文獻:
[1]周志文.守候著我的笨女兒直到她花開爛漫[DB/OL].https://www.sohu.com/a/143133357_100956.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