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幼兒園課程教學改革團隊自2015年起,根據周邊資源和園所實際,結合課程資源庫建設,開展戶外游戲探索與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塘市幼兒園以課程游戲化精神為指引,多渠道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一是建立閱讀體系,追尋理論支柱。通過集體教研式閱讀、微信推文打卡式閱讀等多種方式,組織教師學習優秀的課程實施案例;二是依托專家團隊,尋求智力支持。邀請省教科院、蘇州高等幼兒師范學校專家在資源利用、園本教研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建議;三是組織外出培訓,追尋經驗支撐。前往南京、浙江和蘇州本地具有課程特色的幼兒園達40多次,參觀人數達到上百人。
2015年至今,塘市幼兒園在創設調整戶外游戲區域的基礎上,不斷挖掘課程資源,豐富區域材料,優化戶外游戲區域。幼兒積極探索,經歷了“能玩—樂玩—會玩”三個發展階段。階段一:能玩——提供材料,快樂游戲。我園堅持“動靜交替、因地制宜”原則,反復觀察地貌地勢,根據園內空地以及自然資源,初步引入周邊資源,規劃并創設了糖果系列區域。
階段二:樂玩——挖掘資源,樂于探索。我園注重觀察幼兒游戲行為,根據幼兒需要,逐漸增加戶外游戲區域。同時,我園梳理幼兒園周邊兩公里范圍內的各類資源,結合園所實際和幼兒需要,通過社區、家長等途徑收集各種材料。
階段三:會玩——聚焦觀察,深度學習。我園組織教師學習具體的觀察方法,定期開展課程故事交流和課程審議,以主題探究的形式支持幼兒學習,使幼兒獲得的經驗更有連續性。
隨著課程資源建設的不斷推進,塘市幼兒園進一步調查周邊資源,審議該資源可能生成的主題或活動,細化每個資源清單,盡可能實現幼兒經驗的完整性;梳理重點資源內容,重新繪制資源地圖,形成了蘊含人文資源的完整地圖。
塘市幼兒園將繼續深化園本探究,堅持實踐創新,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創生實施方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