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晨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應重視幼兒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和良好的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在這樣的背景下,項目活動應運而生,它是一種課程組織形式,是幼兒在教師的支持、幫助和引導下,圍繞某個話題,采取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研究、探討,共同發現知識、理解意義、建構認知,其核心是啟動幼兒的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有著開放、自主、多通道等特征,教師嘗試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幼兒項目活動引用多種信息技術,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先進教學手段,以其圖、文、聲、像并茂、人機交互性和學習個性化等特點,更能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提升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幼兒項目學習提供更多支持和可能。教師要幫助幼兒形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勇于嘗試等良好的學習品質。基于幼兒興趣和經驗,順應幼兒發展需求,教師生成了一系列項目活動,幼兒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索,親身經歷,主動建構新經驗。
本文以大班項目活動“汽車總動員”為例,闡述信息技術在項目活動中的運用和效果。
幼兒年齡較小,思維具體形象,他們對形象、動感、有聲的事物感興趣。《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活動應是滿足幼兒興趣的、形式多樣的,生動有趣的。”信息技術能較好地達到這一目標,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為幼兒創設各種情境,調動幼兒參與的興趣,激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幼兒善思考、樂提問、愛表達,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更易觀察和捕捉幼兒的興趣點,為課程生發提供更多可能。
例如,在大班下學期《小不點大發明》主題課程中,有一節關于汽車演變的集體活動。為了讓幼兒直觀、生動地了解汽車演變的過程,教師制作了微視頻《汽車家族》,視頻中的圖像和教師的配音一下子吸引了幼兒關注。一節常規的集體活動由于微視頻的出現點燃了幼兒對汽車的興趣,引發了一系列問題:汽車的輪子為什么是圓的?汽車引擎蓋子下有什么?汽車能跑多快?所有的汽車都需要燃燒汽油嗎?……教師選擇傾聽幼兒的討論,記錄他們的問題并進行梳理分析,發現幼兒的問題分為三個類別:一是汽車的外觀;二是汽車的內部結構;三是汽車的功能。基于幼兒興趣點和需要,師幼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在幼兒提議下,三個探索小組便組建而成。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隨著課程游戲化的深入推進,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多種途徑和資源,將信息技術引入項目活動中,引導幼兒自主探究、自主發現,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汽車總動員”項目活動確定后,各小組圍繞問題自主探究,教師沒有直接給予幼兒答案,而是鼓勵幼兒自己尋找答案、解決問題。有的幼兒建議翻閱圖書找答案,有的幼兒建議通過網絡找答案。幼兒將生活經驗引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征得家長同意后,教師為兩組幼兒配備了兩臺平板電腦,幼兒通過發送語音輸入問題,再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獲得答案。幼兒邊看邊記錄,針對各自的記錄展開討論,形成最終的小組意見。小巧的、操作簡單的平板電腦成為探究的好幫手。一邊是平板電腦,一邊是記錄本,使幼兒成為“小專家”。平板電腦提高了幼兒的解決問題的效率,讓幼兒獲得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探究過程中,幼兒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例如,汽車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生產車間是什么樣子的,工人們是用什么工具把車子吊起來安裝零件……為了支持幼兒,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幼兒不能走進生產車間,就和生產線上的工人(家長資源)現場視頻連線,將問題拋給生產線上的工人。在視頻連線和自主互動中,項目活動得到深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為了鼓勵幼兒大膽、自信的表述,在項目活動探究的中期和末期,教師為幼兒創設分享探究成果的機會。師幼商量,在分享中可以來點“新花樣”。幼兒可以借助手機、電腦、白板等多種工具,作為自己分享交流的小幫手。這一提議得到幼兒的歡迎,他們積極行動起來。在家長的幫助下,有的幼兒將探究成果制作成PPT,在家反復練習,邊說邊播放PPT,在集體里儼然成了一個“小小解說家”;有的幼兒在家中采用錄制視頻的方式,將階段性匯報以“小電影”的形式呈現給同伴;有的幼兒利用投屏手機圖片的方式進行演講……多種呈現方式激勵了更多幼兒參與分享,項目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信息技術打破了固有模式。不僅為幼兒自主搭建了交流平臺,增強了幼兒的表達、交流能力,而且拓展了幼兒的視野。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創造型人才已經成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課題。幼兒的想象天馬行空,他們是夢的編造師,而教師是夢的引導者。教師應注重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借力信息技術,讓幼兒感受想象和創造的魅力。在項目活動“汽車總動員”接近尾聲時,幼兒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汽車:有的設計了帶翅膀的汽車,有的設計了像潛水艇一樣的汽車,有的設計了帶爪子可以攀爬墻面的汽車……為了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教師運用二維動畫制作軟件讓幼兒的汽車“動”了起來。幼兒歡呼雀躍:“看,汽車在藍天里飛起來了。”“老師的汽車好厲害,它會爬墻。”“老師還要再設計一個更厲害的水陸兩棲車。”……由于幼兒的汽車夢得到“實現”,使幼兒不減創作的激情。
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用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已成為幼兒教育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單一的學習方式變得豐富多元,它給幼兒提供更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學習途徑,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啟迪幼兒思維,讓幼兒在學習中更主動、更積極,讓幼兒園項目活動插上自主飛翔的翅膀,讓幼兒在成長中收獲快樂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