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巴中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開啟新征程,開創新局面,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提升全面從嚴治黨水平,為建設現代化巴中提供堅強保證。近年來,通江縣用好用活縣域紅色資源,創新探索革命老區“紅色黨建”新模式,力爭在建設“三市兩地一樞紐”和現代化巴中的新征程中,更好地貢獻通江力量、唱響通江聲音。
突出紅色“鑄魂”,抓牢政治思想教育。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精心籌辦紅軍入川90周年和川陜蘇區成立9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摸清“紅色家底”,精心編制川陜革命老區歷史文化專題教材,綜合開發紅色精品課程、研學路線,高品質打造全國初心使命教育基地。加強與市外的萬源、旺蒼、儀隴、廣安等革命老區交流合作,合力打造“紅色文化初心之旅”康養品牌,共建紅色文旅走廊。加快推進縣委黨校和大巴山干部學院通江分院建設,持續拓展培訓載體、創新培訓方式,將弘揚川陜蘇區精神、踐行川陜蘇區群眾工作法,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核心主題,打造集傳統教育、研學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黨性教育“紅色熔爐”和全省革命老區新時代黨建通江樣板。
突出紅色“夯底”,抓好基層組織建設。聚焦“六個標準化”要求,以推進“百支示范、千支達標”工程為抓手,深入開展“紅城先鋒”基層黨組織創建活動,對照“五好標準”,著力創建一批省級“5A”先進黨組織。深入實施兩新領域黨建“178紅帆計劃”和“五個一春陽工程”,全域打造“流動黨員”之家,扎實推進“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全面開展“紅城印象”黨建品牌創建行動,將紅色教育融入黨員教育管理全過程,推行“百名好書記、千名后備干部、萬名黨員先鋒”培育計劃,著力培育一支黨性強、作風好、干勁足的黨員干部隊伍。
突出紅色“聚力”,抓實執政骨干鍛造。將家國情懷、人民情懷、老區情懷納入干部選任、人才招引的評價指標范疇。健全干部培養管理體系,制定選調生中長期發展規劃,出臺關鍵崗位中層干部輪崗交流實施辦法,進一步優化全縣干部結構比例。深入實施“百千萬引才工程”,常態開展“三線墩苗”“雙向互派”,著力引育一批優秀人才,嚴格落實“諾水英才卡”保障政策,有序推進人才公寓建設,成立通江人才協會,開通優秀人才“直達車”服務平臺,采取“崗編適度分離”推動專業技術人員掛職兼職、離崗創業,實行返鄉創業人才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促進農村婦女人力資源向人才資源轉化。
突出紅色“賦能”,抓活城鄉基層治理。加快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提升打造一批“紅旗庭院”,常態開展“紅星黨支部”“最美紅色故事宣講人”評選活動,定期開展“童心向黨”“講四史”等紅色文化活動,引導和激發黨員干部群眾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全域推進“四張清單”和“十項微改革”,持續加強“三大重點領域”專項治理,推廣運用“院戶長”“自管委”等村(居)“微自治”模式。強化示范帶動,重點打造涪陽至諾水河“產旅融合·綠色發展”、毛浴至沙溪“德治鑄魂·紅色傳承”、廣納至鐵佛“自治共管·解難破困”、興隆至空山“法治護航·優化服務”等4條基層治理示范長廊。持續抓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統籌網格員、衛生防疫員等崗位設置,深度整合治理力量。以中、省扶持項目為支點,撬動村級集體經濟增長,不斷增強基層治理內生動力。(作者系中共通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