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然,于寶明
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課證融通的研究
王紅然,于寶明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1+X證書制度是我國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一項重大改革和創新,而“課證融通”是實施這一制度的關鍵環節,但如何進行課證融通仍是困擾職業教育的一大難題。文章在分析三種課證融通方式的基礎上,提出了1+X課證融通的思路。結合學校課證融通的實踐,介紹了基于專業的課證融通和基于專業群的課證融通方法。實踐和分析表明,基于專業的課證融通方式是一種科學的課證融通方式, 而基于專業群的課證融通方式比較靈活,能快速適應專業或專業群的調整,為職業院校的課證融通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參考。
1+X證書制度;課證融通;職業院校;實踐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職業教育是類型教育,提出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即1+X證書制度,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1]。1+X證書制度是未來指導職業教育活動的基礎性制度,也是我國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一項重大改革和創新,而“課證融通”是實施這一制度的關鍵環節,推動1+X證書制度的順利實施[2]。
目前,對于1+X課證融通的研究主要分為三種方式,即基于某一門課程的課證融通、基于某一個專業的課證融通和基于某一個專業群的課證融通。基于課程的課證融通是把課程對應X證書模塊的相關工作任務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以實現專業教學內容與技能考核內容的銜接[3]。基于專業的課證融通是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的要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4]。基于專業群的課證融通是統籌專業群內各專業對職業技能證書的需求,讓學生在完成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后,自主選擇專業方向,確定技能證書課程,循序漸進地考取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5]。
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是按照雙證書,即“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進行設計[6],其優化升級需要對行業、企業和學校等進行充分的調研,更新周期長,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1+X證書制度下,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由第三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制定,能精準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人才培養目標重新進行定位,將X證書的考核內容有機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使之更符合產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要求,對課程標準進行修訂。傳統的課程標準強調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考核形式比較單一。汽車領域1+X證書把考核面劃分為七個方面的能力:安全/7S/態度、專業技能能力、工具和設備的使用能力、資料/信息查詢能力、數據的判斷和分析能力、表單填寫和報告的撰寫能力,考核形式多樣化,能比較客觀地反映考生的真實能力和素養。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設計者和實施者,課證融通能否順利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2年,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超過一半。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各地對“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沒有統一的標準,為此,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對專業師資隊伍制定了一套認定標準,如北京中車行實行的考評員制度等。此外,作為專業教師,也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提升自己,如參加國培、省培、企業實踐,參與科研項目,參加各種技能大賽等,緊跟行業最新發展。
實驗實訓基地是實驗實訓的場所,也是1+X證書制度的重要保障,實訓設備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1+X證書的質量,課證融通的順利實施也離不開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傳統的課程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可以借助臺架或虛擬儀器進行,而1+X證書的考核大多要求在真實的工作情景中進行,如測量驅動電機的轉速、動力電池的工作電壓、讀取車輛故障碼等,這對傳統的實訓條件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此,我們要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兩個主體的作用,按照1+X證書標準要求共同建設實驗實訓基地,開發實驗實訓教學標準。
深化“三教”改革,教師是改革的主體,而教材是課程建設與教學內容改革的載體。傳統教學以規劃教材為主,注重知識的系統化講解,為迎合實踐教學需要,隨后又出現了項目式教材、互聯網+教材、活頁教材等,為課證融通奠定了重要基礎。1+X證書制度下,我們需要改革傳統教材內容,按照1+X證書的培訓內容合理安排教材內容,開發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課證融通教材,同時,要把課程相關資源如視頻、動畫、虛擬仿真等以合適的形式融入到教材中。
作為首批1+X試點院校,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首批試點專業為切入點,將1+X證書試點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標準修訂、課程實施方案制定等工作緊密融合,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已進行了四批次1+X考證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課證融通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根據中車行智能新能源汽車1+X課證融通的三個落地實施設計(如圖1)進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實施方案設計、考題及評分表設計。下面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為例進行介紹。

圖1 三個落地實施設計
3.1.1選定課證融通專業
根據汽車類各專業目前1+X考證情況、師資條件、實訓條件等綜合考慮,選擇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作為1+X課證融通的試點。
3.1.2確定與專業融合的證書模塊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選擇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包括五個模塊(如表1)。初級模塊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能源汽車各個系統的檢查與保養能力,中級模塊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能源汽車各個系統的檢測與維修能力,高級模塊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能源汽車各個系統的診斷與分析能力。基于專業群課程體系及各X證書模塊的考核標準,選擇每個模塊的中高級模塊作為考證模塊。
3.1.3課程體系與等級證書的對應
根據各模塊證書的知識要求、技能要求和素養要求,對原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形成適合1+X課證融通的專業課程體系。專業課程與1+X證書的對應如表1所示。
表1 專業課程與1+X證書的對應
證書模塊支撐課程考核要點對應學期 2-1新能源汽車動力驅動電機電池技術(中級或高級)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檢測與維修、混合動力汽車傳動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機技術、動力電池及充電技術增程混動動力系統增程混動驅動系統驅動電機系統動力電池系統增程混合動力性能第3學期 2-2新能源汽車懸掛轉向制動安全技術(中級或高級)新能源汽車底盤維修、新能源汽車結構檢測維修實訓新能源汽車轉向系統新能源汽車懸架系統新能源汽車制動系統新能源汽車安全系統第3學期 2-3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空調舒適技術(中級或高級)新能源汽車電氣設備、新能源汽車空調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檢測維修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系統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新能源汽車舒適系統第4學期 2-4新能源汽車網關控制娛樂系統技術(中級或高級)新能源汽車網關控制技術、汽車網聯技術基礎新能源汽車動力網關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中央網關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底盤網關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車身網關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信息娛樂網關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娛樂系統第4學期
3.1.4課程安排
綜合考慮1+X證書的考核內容和銜接關系,將考核內容融入到多門專業課中。結合本專業的教學進程和1+X考證需求,合理安排各門專業課程,原則上將待考證書與對應課程放在同一個學期,課程結束后組織考證。如2-3模塊主要涉及到“新能源汽車電氣設備”“新能源汽車空調技術”和“新能源汽車電氣網絡檢測維修實訓”三門課程。這三門課程都安排在第四學期,課程結束后進行2-3模塊的考證。
3.1.5課程內容及標準的對應
1+X證書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充分考慮了行業企業需求,因此,在制定專業課程內容時以1+X證書考核內容為主,按照1+X證書考核標準要求修訂課程標準,同時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以2-1模塊中的一個工作任務“驅動電機檢測維修”為例,該任務要求掌握驅動電機與減速機構的拆裝和清洗流程、驅動電機各組成部分的拆裝和測量方法、驅動電機各部件絕緣電阻的檢測方法,能將驅動電機和減速機構正確解體,能正確測量驅動電機各部件的絕緣電阻,能正確測量驅動電機各項動態數據等。該任務涉及到兩門課程:“新能源汽車電機技術”“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檢測與維修”。修訂后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驅動電機的拆裝和絕緣檢測部分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機技術”課程的內容,將驅動電機各項動態數據的測量作為“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檢測與維修”課程的內容。
2020年,我校對智能交通學院原有專業進行整合后形成智能交通專業群,包括四個專業,即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智能交通專業、軌道交通專業,解決了原有專業不聚焦的問題。

圖2 四個核心課程群
3.2.1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
各專業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人才培養目標重新定位,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對原有專業群課程體系進行重組,構建四個核心課程群,即新能源汽車專業核心課程群、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核心課程群、智能交通專業核心課程群、軌道交通專業核心課程群,形成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頂層綜合的專業群課程體系。
3.2.2專業群的課證融通
目前專業群內各專業學生對1+X職業技能證書的需求主要分為四種,即智能新能源汽車1+X證書、智能網聯汽車1+X證書、智能交通1+X證書、軌道交通1+X證書,專業群的課證融通主要圍繞這些證書展開。此外,根據專業群對應行業要求,大部分崗位需要取得低壓電工證。為此,對底層共享專業課程也進行了模塊劃分,如“電工電子技術應用+低壓電工作業實訓”模塊用于支撐低壓電工證,“新能源汽車電氣設備+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技術+新能源汽車底盤維修”模塊用于支撐新能源汽車類證書,“智能交通系統概論+數據網絡與總線實訓+交通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模塊用于支撐交通類證書,根據專業領域選擇核心課程模塊。根據證書培訓內容和考核標準制定課程標準和評價體系,實現專業群的課證融通。
從表面上看,三種課證融通方式的區別在于融通的范圍不同,即從課程到專業再到專業群,而實際上它們的區別在于職業技能證書技能點的顆粒度不同。基于課程的課證融通方式技能點顆粒度最大,這種方式不夠靈活,多個證書之間可能存在技能點的重疊,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基于專業的課證融通方式將技能點進一步細化,顆粒度相對較小,將密切相關的技能點融入同一門課程,同時考慮課程間的銜接關系,便于融入現有課程體系,是一種科學的課證融通方式。基于專業群的課證融通方式技能點更加細化,顆粒度最小,同時考慮專業群內各專業課程的互通共享,便于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模塊化課程套餐,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考證需求,這種方式比較靈活,能快速適應專業或專業群的調整。
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的課證融通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借鑒,需要行業、企業和學校等共同努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融通方案,為書證融通和學分銀行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國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 孫善學.對1+X證書制度的幾點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9 (7):72-76.
[2] 丁天明.高職物流管理1+X證書制度推進過程中課證融通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20(8):42-47.
[3] 劉曉鋒.“1+X”證書制度背景下的《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證融通教學改革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12):152-154.
[4] 劉詠梅.“1+X”證書制度下構建對接職業標準課程體系重構探析——以水利工程專業為例[J].湖南水利水電,2020(2):41-43.
[5] 曹煥亞,楊天玲.高職院校專業群實施1+X證書制度的路徑研究——以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專業群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20(8):20-24.
[6] 高婷婷,沈勤.制度邏輯視域下雙證書制度和1+X證書制度的比較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7):41-48.
Research on the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1+X Certificate System
WANG Hongran, YU Baoming
( Nan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su Nanjing 210023 )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a major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desig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s the key lin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ystem, but how to carry out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s still a major problem perplex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 ways of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the idea of 1+X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s put forwar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n school, the methods of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based on specialty and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based on specialty group are introduced. Practice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based on specialty is a scientific mode of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while the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based on specialty group is more flexible and can quickly adapt to the adjustment of specialty or specialty group,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1+X certificate system;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G710
A
1671-7988(2021)24-140-04
G710
A
1671-7988(2021)24-140-04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3
王紅然,碩士,講師,就職于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新能源汽車。
2020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20SJA0726),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課題(YB20200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