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頌濤
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000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不僅僅是要將環境當中各項因素列入聯系當中,同時也需要將城市居民納入其中,從而更好的展示出以人為本、以植物造景的相關理念,讓城市公園擁有更加深刻的人文氣息與文化韻味。
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讓人們在不斷滿足物質生活要求的同時追求精神層次的水平提升,可以說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對于文化與娛樂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而在城市當中建設大面積的城市公園,主要目的就是讓人們擁有消費放松的場所,進而緩解快節奏城市生活中的壓力[1][2]。
對于城市公園建設工作來說,改革開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隨著城市當中城市公園數量與建設質量的逐漸提升,城市公園也逐漸發生了改變與轉化,從以往的封閉式城市公園轉變成為了開放式城市公園。可以說城市公園的建設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而這很多時候也讓人們在享受穩定政治經濟環境的同時,感受到了精神層面的滿足。
未來在建設城市工作的過程中,主要建設方向是讓人們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可以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當中得到滿足與建設。在過去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居民始終將經濟發展以及政治發展作為主要追求,因此城市發展很多時候更多類似于經濟組合體,缺少對于城市公園景觀建設的關注和重視。而在未來多元化發展的要求下,城市公園景觀需要逐漸關注多元化,讓不同的居民都可以在城市公園當中找到自己的需求[3][4]。
2.1.1 環境自在性
很多時候環境發展意味著客觀環境發生了轉變,人們無法根據自己的一直來直接轉換環境,主要原因就是環境當中依舊包括人類,人類只能夠根據自然的實際狀態來進行建設。人類之所以可以脫穎而出,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懂得利用環境,創建出更好更合適的環境。雖然人類不能夠主導自然,但是很多時候人類能夠為保護自然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和效果。環境自在性的原則就是要求人類可以將大自然的自然景觀落實在城市公園當中,從而更好的保護自然環境,提升自然環境的整體水平。隨著社會工業化進程的逐漸發展與提升,人們對于自然環境有了更多的需求,環境也因此面臨巨大的危機,城市公園的建設很多時候在于將人與自然關系進行重新定位,這是一種對環境以及人類發展的尊重,同時也是保護人類自己的一種行為。
2.1.2 環境人文性
文化屬于人類文明的印記之一,一種文明一旦消失很多時候都是由于人類自身的因素導致,一些人文景觀被破壞之后就無法修復,主要原因是后修復的建筑失去了歷史的沉淀,這種重新塑造的古跡已經不能夠再展示文明。歷史不允許被捏造,真正的文明古跡能夠讓人們產生長足的思考,而捏造的歷史古跡只能讓人發笑。
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人始終是核心所在,城市當中的環境是人們的生存主要環境。由于這一原因,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需要始終關注城市居民這一因素,也就為居民多元化進行多元化需求得到滿足。在對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概念與相關理念,主要目的在于滿足人們的需求與多元化設想。在未來,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需要擁有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風格,把握當下環境設計的整體發展趨勢,同時也能夠更好的通過設計人員的主觀意識來滿足大眾需求[5][6]。
城市公園設計的過程中,很多區域需要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念,這一觀念很多時候更加強調人與自然處于和諧相處的狀態,通過科學的分析與研究之后可以發現,只有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夠保證人與自然處于和諧共處的狀態。隨著全球環境遭受了嚴峻的考驗,身為環境景觀建設人員,未來需要始終保持尊重自然,注重對于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同時在景觀設計當中需要始終貫徹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國策,保證對能源實現最大程度的利用。想要達到這一目的,主要需要從幾個方面開展工作。首先需要盡量在建設城市公園景觀的過程中避免出現對水環境和土壤環境的嚴重破壞。其次則是需要在城市公園景觀建設當中選擇最合適的建筑材料,站在更高角度上避免出現資源的損耗。再次,對于一些細枝末節也需要進行重新關注,比如說路燈的照明方式需要盡量使用太陽能照明以及風力發電的方式。在其他材料選擇方面則是盡量避免高損壞材料,盡量選擇低損耗可再生的能源。下圖1為城市公園以海綿城市為原型的設計方案。

圖1 城市公園與海綿城市的結合
2.4.1 開放性劃分空間
公園當中每一個公共區域都可以作為群眾聚集場所,比如一些溫度適中、景觀精致、光線照明較好、安靜位置,這些地方比較適合群眾聚集。設計人員在對這一位置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私密性、半私密性、公共性三個層次開展設計,盡量發揮出公共空間的最大功能。
2.4.2 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簡單的綠地以及綠化很多時候并不代表城市公園環境,在環境美學視角下,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需要落實在空間層次的變幻上。很多時候針對于特殊人群還需要進行重點關注與設計,例如殘疾人、老年人等等,這些人群心理也有著一定的不同,因此設計人員需要考慮到特殊人群的整體需求,設計合理的空間用來滿足聊天、娛樂等等方面需求。
2.4.3 符合交通體系設計
在公園道路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展示出公園道路的功能性與幫助性,下圖2為城市公園道路設計與中央水系統之間的作用與聯系。很多時候景觀設計與道路設計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設計人員不能夠為了滿足帶路設計而破壞環境設計,而環境設計也不能夠影響整體道路布局,盡量展示出人性化的一面。設計人員可以劃分出不同的交通路線,這能夠方便人們的不同出行需求,同時也可以提升安全,例如將游玩車與人行路進行劃分等等。首先在道路設計過程中需要避免道路過于曲折,其次則是在道路設計過程中關注雨天路滑等等細節問題。再次則是需要盡量避免道路高低落差較大的情況,最后則是在較長的道路上需要設置供人休息的位置。

圖2 城市公園道路設計與中央水系統之間的聯系
總之,城市公園作為城市景觀設計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內容,關鍵作用在于為城市居民提供游玩和休息的場所。站在城市環境上來說,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將城市居民作為主要的主體,目的在于能夠自然的處理好環境與人們之間的沖突,找到其中的落腳點,讓城市公園景觀擁有更好的性能,例如人性化、智能化、全面化,從而讓城市公園發揮出屬于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