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偉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幼兒園后勤工作更需要我園在園所文化引領下,從嚴管理,全面防控,為幼兒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在園所文化引領下,我園開展廣泛調研,融合教職工集體智慧,每位教職工都參與幼兒園各項管理制度制定,使規章制度被全體教職工認可。我園成立了應急處置組、衛生防疫組、后勤保障組、宣傳報道組、安全保衛組、教學管理組等六個日常管控小組,根據我園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防控工作的“三案九制”,包括工作目標、組織架構、人員職責、防控準備、組織流程等,為教職工提供行動指南。
我園有二十多個班級、九百多名幼兒,來園、離園、就餐等容易積聚人流。為了化解這一難題,我園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我園實行錯時、錯峰入園制度,來園分三個時間段,離園分六個時間段,并細致規劃好各班行走路線。我園還將不同的來園、離園時間段制定成可視化表格,以展板的形式讓所有家長、教職工和幼兒明確自己的出行時間和路線。
我園以幼兒視角做好防疫宣傳。幼兒園大廳布置上,結合幼兒居家生活指導做好幼兒課程活動的展示,如“七步洗手法”指導、幼兒體溫測量記錄等;班級活動環境布置上,結合防疫工作,重新調整班級環境,用幼兒可以理解的圖譜來呈現,如門口幼兒排隊小腳丫、椅子櫥柜標識、用餐提示等。我園戶外場地開闊,每個班級都有指定的戶外區域。我園組織幼兒在戶外開展活動,或開展集體教學、或開展體育運動、或開展自然探索活動。幼兒每天在規定的指定區域活動。
此外,我園還制作了防疫相關圖畫展示板,作為教師在戶外開展集體閱讀活動的材料,幫助幼兒了解新冠肺炎防控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疫情期間,各類防疫物資供應緊張,我園想方設法,全力做好防疫物資儲備。為做好物資貯存和管控,我園嚴格按照物資儲存規范要求,新設防疫專用物資倉庫,添置貨架、儲存柜、滅火器等,張貼名牌、標簽,做到物資專場存放。
同時,安排保健醫生負責抗疫物資的入庫、保管、發放,并定期對物資進行盤點,及時掌握物資數量和價值,做到賬物相符、專人管理。在防疫物資使用上,我園組織開展相關培訓,內容主要是消毒液配置和額溫槍、防護服、護目鏡、醫用口罩等物品的使用,確保其熟悉處置流程,掌握使用方法。
我園實施幼兒園封閉式管理,堅持“五個一律”:未經批準一律不準返校;園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入園;進出園所的人員一律核驗身份、監測體溫;對疑似癥狀者一律檢查、觀察;對不服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教職工、幼兒入園必須佩帶口罩、進行體溫測量;對必須進入園內的外來人員,按“攔、查、問、測、記”步驟進行,查驗“蘇康碼”“行程碼”,測量體溫,做好相關信息登記工作。
在做好日常清潔、消毒工作的同時,我園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每天堅持對教室、多功能室、走廊等活動場地開窗通風,常態化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消毒泡騰片、消毒濕巾等物資做好消毒防疫工作,持續完善各項工作記錄。
消毒過程中,教職工認真仔細,注重細節,全面噴灑消毒,全方位覆蓋,不留死角,不留盲區。我園還制定了幼兒園《班級每日離園清單》《公共區域責任清單》《食堂物品每日消毒記錄》,通過各崗位人員每日打卡的方式,督促各班和各公共區域相關責任人,對包干區域內的安全、消防、物資、環境、衛生、數量等加強管理,真正做到安全衛生全覆蓋、無死角。
安全常識不能各自為政,必須做到全園安全培訓全覆蓋。我園利用多種手段,開展全員疫情防控知識教育。
在此基礎上,我園就外來人員管控、消毒水配比、食堂操作規范、幼兒入園、師幼體溫測試、發熱癥狀處置等方面進行實操培訓,確保所有在崗人員掌握工作流程。
我園開展復園防控演練,模擬演練開學一日活動。教職工按照幼兒錯時錯峰來園、測體溫、進班、盥洗、區域游戲、戶外游戲、集體活動、用餐、午睡等流程,明確分工,責任到崗,任務到人,進一步熟知各環節的操作流程和防控重點。
我園建立了疫情防控聯防聯控機制,聘請街道衛生院副院長為我園衛生副園長,并與城管、交警等部門建立聯系,協助幼兒來園、離園管理,為幼兒園封閉式管理提供保障。我園及時向各部門匯報工作情況,各職能部門定期來幼兒園檢查和指導相關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同時,我園針對教職工和家長開展相關專業培訓,如疫情防控知識、交通安全知識、食品安全知識等,有效提升了我園后勤管理效能。
疫情防控給幼兒園后勤管理工作不僅帶來挑戰,也帶來提升工作質量的機會。我園從專業角度出發,從幼兒的視角出發,做好后勤管理,強化疫情防控,切實保障幼兒和教職工的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