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榮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所好學校,必然擁有一位好校長。”一所教育質量高、社會信譽好的幼兒園背后,一定有一位受人敬重的好園長。
自從走上幼兒園領導崗位以來,我深深感受到:一所幼兒園想要規范、優質發展,關鍵要靠一個好的園長去引領、助推,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基于多年園所管理實踐,我在面臨問題、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如何成為大家信任并欣賞的好園長有了感悟和見解。
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中說:“教育者須對教育有信仰心。”園長首先應該思考:幼兒園要培養怎樣的幼兒?怎樣培養?為誰而培養?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是提升生命價值的重要途徑。陶行知先生在《教師歌》中說:“你不能教導小孩,除非你發現、了解、解放、信仰甚至變成一個小孩。”
因此,有信仰、有情懷的園長和其團隊成員應當都堅信:教育是一種啟蒙、一種喚醒、一種賞識,使人成為人,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實踐中,如何將個人信仰變成共同信仰?對此,我曾深感困惑。華東師范大學楊全印博士在《學校文化建設》一文中關于“認同感”的論述給了我較大啟發:一個人經常講自己相信的話,就能夠創建共同體,讓共同體內的每個成員都能風雨同舟、同甘共苦。
園長應該充分利用每次教職工大會、專題研訓、團隊活動以及個別交流等機會,通過價值引導、樹立典范、榜樣引領等方式,幫助教職工樹立教育理想,讓團隊充滿正能量。有信仰、有情懷的園長像發光的燈塔,指引團隊向上、向善、向前,攜手追尋教育理想。
園長身上應該散發著人性的溫暖與光芒,她能夠吸引身邊的每個人向暖而聚、向美而行。
園長是善良真誠的。她會把教職工當做家人、朋友看待,會把幼兒當做完整的人。她不僅關注每個教職工的工作狀態,還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她會真誠地指出教師在工作中的不足,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陪伴教師一起尋找改進策略,激勵每個人充分發揮長處。

她是行走在校園里的一道風景,把陽光灑向校園的每個角落,把溫暖傳遞給每個人,讓幼兒園成為有愛、有歡笑、有溫暖的家園。
園長是寬容大氣的。寬容是寬厚的容忍,是園所內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園長應該有“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心境和“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胸襟,只有這樣,才能從容地面對工作中的種種挫折與逆境,才能豁達地面對教職工在發揮各自潛能的過程中產生的過失。
南京鶴琴幼兒園園長張俊教授的“不問對錯,只問思考”的“活教育”管理思想,引發了我的深入思考。園長在管理工作中,要力求做到:對逆耳之言寬容。認真聽取同事的批評和建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在無傷大局的事情上斤斤計較;學會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辛苦和難處。自己犯錯當改則改,同事犯錯委婉指正。
一是能容經驗、閱歷、能力比自己強的人。遇到大事先聽取資深教師的意見,征求他們的建議,本著“誰做事、誰做主、誰負責”的原則,盡量放權給分管園長,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也有利于領導班子的團結合作。
二是能包容年輕老師。年輕教師雖有積極性,但心智不夠成熟,工作中常常會出現失誤,尤其是和家長溝通交流過程中,因缺乏經驗,常常好心辦壞事,引發家長的不滿。
對這些教師,我要經常和他們談心、交流,幫助他們分析問題所在,指出他們的不足,并請年長的、家長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開設家長工作專題講座或心得分享,幫助他們學會智慧工作。
園長是溫潤知性的。園長應該富有文化修養和文化品位。有品位的園長會培養出有品位的老師,有品位的老師會培養出有品位的幼兒。
園長要好讀書、讀好書,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園長不僅要自己多閱讀,也要引導教師多閱讀,讓教師的生命因讀書而充盈;園長要激勵師幼共讀,營造書香校園,讓幼兒徜徉在書的海洋里,成為愛讀書、愛思考的人。
園長應當推崇美、創造美。園長的形象代表幼兒園的形象,因此,園長的穿著和談吐要優雅、大氣。園長要關注教師的形象,引導他們以良好的精神風貌面對幼兒和家長;園長要關注幼兒園的形象,讓幼兒園的每個角落都能彰顯美,給幼兒營造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
一園之長應是師者之師,在專業上有思考、有建樹、有發言權,要形成特有的辦園理念和教育思想,并把這些理念和思想傳遞給園內的每位教師。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園長要善于立足當下,追求園所的長遠發展。園長要了解當前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明確幼兒園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不斷調整園所的發展方向,使園所發展更科學、更長遠。
學前教育人常說一句話:“愛在左,責任在右。”園長是幼兒園的“定海神針”,園長在園所管理工作中不僅要有愛、能寬容,還要有責任意識。”幼兒園里每個部門的安全、平穩,每個幼兒的健康、生長,每個教師的幸福、成長,都是園長需要考慮和規劃。
在壓力和責任的驅使下,園長應當自覺了解園內每個部門、每個班級的情況,善于發現問題并整合一切力量排除隱患,努力營造安全、溫馨、和諧、快樂的園所環境。
陶行知先生在《整個的校長》一文中寫道:“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一個園長只有讓“整個的自己”做“整個的園長”,才會有成為好園長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