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勃 常州晉陵電力實業有限公司 史如新 袁靜 范剛 國網常州供電公司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我國電力建設也迅速發展,電氣化水平不斷提高。2021年7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21年上半年全國電力形勢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3.9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2%;隨著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第一產業用電潛力持續得到釋放,用電量同比增長20.6%;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其他制造業行業、消費品制造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分別為27.3%、22.3%、22.2%、13.7%;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增速明顯高于同期制造業平均水平,反映出當前制造業升級態勢明顯,新動能成長壯大。預計今年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3.7億千瓦,同比增長7.7%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達到11.2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到47.3%,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的規模及比重將有望首次超過煤電。
常州市地處江蘇南部,是經國務院批復確立的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國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之一,其經濟發展水平和電氣化水平在國內處于靠前位置。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常州市各界積極探索和尋求能源轉型破局之路,積極提高全社會電氣化水平,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9年,常州市全社會用電量為505.85億千瓦時,環比增長3.3%;用電量居全省第四位,占比為8.1%;用電量增幅居全省第七位。其中,溧陽市用電量為95.77億千瓦時,環比增長1.6%;金壇區用電量為50.1億千瓦時,環節增長8.9%;武進區用電量為359.97億千瓦時,環節增長3%。搜集整理常州改革開放以來的用電量數據,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隨著常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用電量也在不斷增加。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80-1990年,用電量呈上升趨勢,增速在10%以下;1991-2000年,用電量也呈上升趨勢,增速在10%-15%之間;2001年至今,用電量迅猛攀升,增長率波動較大,最高年份達28.41%,最低年份僅1.04%。這間接反映常州經濟發展特點,1980-1990年相對緩慢,1991-2000年處于起飛前的準備階段,2001年以來迅速騰飛。

圖1 1980-2019年常州市用電量及其增長率
收集整理常州市電力消費相關數據,總結出電力消費的四大用途,如圖2所示。

圖2 1980-2019年常州生產和生活用電情況 單位:%
由圖2可知,常州市電力消費主要用于工業、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以及城鄉居民生活。1980-1985年,四大用途幾乎占全部用電量;1986-2011年,四大用途占比在90%以上;2012-2019年,四大用途占比下降至88%。這表明,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是用電主體。四大用途內部具體情況如下:
將2019年常州市農林牧漁業的用電量按內部行業進行細分,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在農林牧漁業內部,漁業用電15915萬千瓦時,占農林牧漁業用電量比重為44.98%;農林牧漁服務業用電8754萬千瓦時,占比24.74%;農業用電5975萬千瓦時,占比16.89%;畜牧業用電3384萬千瓦時,占比9.56%;林業用電最少,僅占3.82%。

圖3 2019年常州市農林牧漁業細分行業用電情況 單位:萬千瓦時
將2019年常州市工業用電量按內部行業進行細分,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制造業用電3382319萬千瓦時,占比87.8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與供應業用電464002萬千瓦時,占比12.05%;采礦業耗電最少,僅占0.14%。

圖4 2019年常州市工業內部細分行業用電情況 單位:萬千瓦時
制造業用電量在工業部門占比達87.81%,占全年比重達66.86%。那么,制造業各細分行業如何呢?
由表1可知,在制造業內部,用電量排前5的分別是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都屬于重工業范疇。這樣的制造業用電量結構,間接映射了常州產業結構偏重的事實。

表1 2019年常州市制造業細分行業用電量排序情況 單位:萬千瓦時
搜集整理2000-2019年常州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用電量數據如圖5所示。

圖5 2000-2019年常州市城鎮與農村居民用電量及其增長率
由圖5可知,常州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都呈上升趨勢,并且農村居民的用電量始終高于城鎮居民;從增長率來看,除部分年份如2001、2002、2003、2004年以外,其他年份的增長率差距極小。
由表2可知,常州人均用電量和人均生活用電量都逐年增加,且始終高于全國、江蘇水平。

表2 2000-2019年人均用電量與人均生活用電量 單位:千瓦時/人
綜上可知,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常州市電氣化水平不斷提高,用電量規模不斷擴大,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成為用電主體,人均用電量和人均生活用電量穩步增長,始終高于全國和江蘇省平均水平。
但是,常州市能源資源稟賦嚴重不足,原煤、原油、天然氣等主要一次能源供應全部依靠外部輸入;風力資源較少,水力發電資源可利用空間小,秸稈資源能源化利用率有待提升,地熱資源也有待進一步開發。常州市面臨著巨大的能源轉型升級壓力,需把提升電氣化水平作為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的關鍵舉措,深入推進工業生產領域和交通運輸領域電氣化,普及居民生活消費電氣化,助力農業農村領域電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