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唐曉威
摘要:玉米新品種德禹341是由吉林德禹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榆林市海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發的一款新型玉米品種。該品種于2016年選用自交系的DY618和DY278為母源親本和父源親本。德禹341是由母本和父本進行雜交、組配,通過聯合選育而成。2021年,德禹341通過吉林省審定,審定編號為吉審玉20210009。該品種具有產量高、品種優質、抗病、抗寒能力強等特點,適合在吉林省中早熟區域內進行種植。
關鍵詞:玉米;德禹341;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玉米作為吉林省重要的糧食、飼料、經濟、加工植物,種植面積占總作物種植面積的60%以上,是吉林省重要的糧食作物。德禹341是吉林德禹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榆林市海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于2016年選用自交系的DY618和DY278為母源親本和父源親本進行雜交、組配,通過聯合選育而成。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于2021年審定,審定編號:吉審玉20210009,適合在吉林省中早熟區域內進行種植。該品種自2016~2020年多次參與吉林省舉辦的玉米品種試驗,都取得了優異成績。2016~2017年,德禹341參與了多環境網點試驗。2018年參與了吉林省玉米雜交種中早熟組預備試驗。2019~2020年參與了吉林省內舉辦的玉米雜交種中早熟組區域試驗。2020年參加吉林省玉米雜交種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德禹341品種具有產量、容量高,品質優異,淀粉含量高、抗病性能強等特點,可廣泛種植于吉林省中早熟區域,是未來中早熟區域種植的主要玉米品種。
德禹341屬于中早熟的玉米新品種。該品種成熟期較早,種子自出苗至完全成熟僅需125天,與吉單27相比,成熟期短一天。另外,德禹341玉米幼苗的葉鞘顏色為紫色,葉片、葉緣以及穎殼均為綠色,花藥為淺紫色。德禹341玉米植株的株型為半緊湊型,整體株高平均3.01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為紅色,籽粒為黃色,呈馬齒形。顆粒較重,百粒重約45.6克。德禹341品種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2019~2020年該品種在延邊自治州農業科學院以及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分別進行了人工接種抗病(蟲)的鑒定。兩年時間進行4次鑒定,鑒定結果表明,該品種對大班病、絲黑穗病、感灰斑病、凈腐病、穗腐病能起到明顯的中抗效果。除此之外,2020年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哈爾濱)對該品種進行了一系列指標檢測,檢測發現德禹341籽粒容重為750克/升、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別為11.39%和3.42%、粗淀粉的含量為73.11%、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含量為0.31%。
2.1 母本
玉米新品種德禹341是采用系譜法進行選育而成的自交系。以美國雜交種×L201為基礎,經6代自交選育而成。2011年開始自交,2016年育成S6。該自交系種子自出苗至成熟一共需125天。這就需要≥10℃積溫2550℃。另外,該自交系的幼苗葉鞘呈現為紫色,葉片為綠色。全株一共有18片葉,其中雄穗分枝4~6個,花藥呈現紫色,花粉量表現為適中,花藥與花絲同為紫色,但花絲顏色較花藥淺。該自交系植株的株型為半緊湊型,植株高2.05米左右,穗位在75厘米左右處。該自交系品種的粒重、百粒重約為30.2克,籽粒顏色為黃色,粒型為半馬齒型。另外,該品種的玉米果穗為筒形,穗長約為15.5厘米,穗粗約3.7厘米,穗行數14~16行。單穗粒重可高達120克左右,且穗軸呈紅色。該品種對大斑病,灰斑病絲,絲黑穗病、莖腐病、穗腐病等疾病表現出良好的抗性性能,因此該品種產量較高,一般公頃產量可高達3500公斤及以上。
2.2 父本
玉米新品種德禹3 4 1以四-287雜株為基礎,在系譜法下經過6代自交選育而成。與母本相同,父本也于2011年開始自交,2016年育成S6。該自交系種子自出苗至成熟一共需124天,較母本早一天,需要所需≥10℃積溫2500℃。另外,該自交系的幼苗葉鞘呈現為綠色,葉片也為綠色。全株一共有17片葉,其中雄穗分枝3~5個,花藥呈現紫色,花粉量表現為適中,花藥與花絲同為紫色。該自交系植株的株型為半緊湊型,植株高1.90米左右,穗位在70厘米左右處。玉米果穗為筒形,穗軸為紅色,穗長約為15.8厘米,穗粗約為3.8厘米,穗行數12~14行。該自交系品種的粒較重,單穗粒重可高達115克左右。百粒重約為33.0克,籽粒顏色為黃色,粒型為硬粒型。該品種對大斑病,灰斑病絲,絲黑穗病、莖腐病、穗腐病等疾病表現出良好的抗性性能,因此該品種產量較高,一般公頃產量可高達3500公斤及以上。
對玉米新品種德禹341進行平均公頃產量試驗是檢驗該雜交品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2019年對該品種進行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可高達11582.3公斤,該試驗結果較吉單27品種的平均公頃產量增加了9.0%。2020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可高達10125.5公斤,對照品種吉單27產量增產7.2%。2019年和2020年兩年區域試驗,德育341品種的平均公頃產量為11052.6公斤,比吉單27品種產量增加了8.4%。2020年進行的生產試驗中,5個試驗點均表現出增產結果,且平均公頃產量為10333.9公斤,較吉單27增加9.8%。其中蛟河瑞興種業的增產幅度最高,而延邊州農科院玉米所的增產幅度最低,二者的增產幅度分別為16.4%和5.7%。
4.1 整地與播種
玉米播種前需要做好秋季整地工作。在土壤封凍之前需要將土壤內的玉米根茬進行粉碎處理。另外,還需將土壤中的雜草進行填埋,隨后進行碎土工作,從而完成耕地的秋耙深松。開春后還需再次進行整地,需做到壟面平整,無秸稈及雜草。做到壟距均勻、整齊一致。選擇合適的早春時節進行早播。播種時可采用壟上精良機器進行點撥,從而做到播種深度一致、覆土均勻。播種后需及時進行鎮壓。
4.2 合理施肥
做好施肥工作,也是保證玉米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以施足底肥為基礎,底肥以選用農家肥為主,每公頃施用農家肥1.5萬~2萬公斤。其次,可施行氮、磷、鉀復合肥,注意施用時要保證肥料均衡。每公頃施用復合肥400~600公斤。另外還可追肥。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375公斤。追肥的施加可以結合封壟一次完成,避免多次機械化作業對植株和土地造成傷害。
4.3 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
做好玉米種植密度管理,有效保證田間透光率,促進玉米產量增加。玉米新品種德禹341的種植密度一般推薦為6萬~6.75萬株/公頃。玉米播種前需要用玉米除草劑在雨后進行噴霧封閉除草,減少雜草生長。幼苗期間為預防黏蟲,需選用低毒的殺蟲劑進行防蟲處理。大喇叭口期注意使用藥劑進行玉米螟的預防。在玉米4~5葉期可結合中耕進行定苗,7~8葉期還需進行中耕培土和施加追肥等工作。
4.4 適時收獲
玉米成熟時會表現出籽粒乳線消失,苞葉顏色變白,果穗開始松動等現象。另外,玉米籽粒還會變得堅硬、發黃,基部出現黑胚層,此時宜進行收獲。收獲后還需及時進行晾曬處理,防止水分過高造成玉米霉變。
5.1 保持親本自交系的種性和純度
為了保持親本自交系的種姓和純度,可采用親本自交系原種一次性繁殖多年進行應用。每年還可通過制種技術對原種進行擴繁。擴繁時需要做好隔離安全工作,嚴格篩選去除雜種、劣種。
5.2 選地及管理
制種基地的選擇應以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源充足、隔離距離不小于300米為原則。制種期間父本和母本需要同期進行播種,父本與母本行比為1∶5,種植密度為5萬~5.5萬株/公頃。制種期間還需加強基地的田間管理,不斷進行提純復壯,以保持品種種性。另外,還需加強田間的抗寒、排澇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以保證制種工作的順利進行。
德禹341是2021年吉林省審定的一種新玉米品種。該品種具有產量高、品種優質、抗病、抗寒能力強等特點,是未來實現玉米高產、穩產的主要種植品種。做好德禹341的整地、播種、施肥、收獲等高產栽培技術,可有效實現玉米高產。另外,為實現玉米高產穩產。品種培育還需做好該品種的制種工作,保持親本自交系的種性和純度,做好制種基地的選擇、建設以及管理工作,從而保證品種的特征和特性,更好的實現玉米高產、穩產,促進我國玉米種植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而增加農民經濟收益,提高我國農民生活質量。
作者簡介:李丹(1980-),女,本科,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