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赫 劉濤 呂偉 孫敏 包晗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136)
截至2021年,我國研究生教育招生達到了117.7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關系到我國創新人才的培養。信息素養能力是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也是高等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國內外高校均十分重視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與發展。國外信息素養教育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已越來越受到重視;二是強調信息素養是人的基本素養;三是信息素養關系到人的終身教育;四是強調個體在利用信息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創造能力;五是重視信息素養的國際化程度,強調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包容與理解。國內關于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卻十分迅速。國內高校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一般由圖書館承擔,主要有課程教育和非課程教育兩種模式,前者以開設文獻檢索課程為主,開課形式主要是必修課、選修課、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3種方式;非課程教育模式是開設各類講座或組織相關的活動,主要以專業信息搜索獲取及鑒別評價技巧、網絡信息資源獲取與文獻傳遞、學術規范等教育內容為主。
2002年2月,教育部修訂并頒布了《普通高校圖書館規程》,明確規定了將信息素養教育納入高校圖書館的日常工作。2015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1-3]。因此,近年來國內各高校針對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進行了大量研究與實踐,如,清華大學近幾年在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方面實施了多項創新舉措,如整合運用新媒體環境下各種信息技術,打造國際化信息素養教育項目及加強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實效性與精準度等措施[4];多所高校開展了與自身專業相結合培養模式的探索,如,邱旭、姬浩及張琳等針對醫學研究生培養、經管類研究生培養以及農學類研究生培養,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開展了研究生信息素養課程教學研究[5-7];張曉陽、張琴等開展了信息素養嵌入式教育模式探索[8-9];莊善潔、周曉蘭、張虹及周妍等進行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探索[10-13]。上述研究提升了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的時效性和精準度。
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針對研究生的信息素養教育也亟待更深入地完善,針對本校研究生信息需求特點和學習能力,借鑒國內外最新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設計出符合本校研究生具體需求的教育內容和培養體系,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本校培養創新型研究人才貢獻力量的同時,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加強信息素養教育,也是信息社會對教育的現實要求,是滿足國家發展對高素質、高質量人才的需要。
在校研究生多數沒有接受過系統的信息素養培訓,缺乏信息檢索基本知識儲備。對信息獲取途徑了解較少,對圖書館能夠提供的學術信息獲取渠道了解不夠透徹。另外,很多學生獲取信息的主動性不強,缺少基于前沿信息服務科研創新的能力。
在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目前主要是老師講授相關的理論,對圖書館現有信息資源實踐訓練較少,學生對部分理論內容應用不夠熟悉,信息素養理論教育與研究生科研實踐結合不夠緊密。
學生學科專業背景不同,對信息素養教育中涉及的學科競賽、文獻檢索、前沿技術跟蹤等方面需求也不同。目前信息素養教育內容與學科專業融合度不高,導致信息素養教育服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針對性不強,未能實現信息素養教育對研究生科研全程實現全覆蓋。
構建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必須明確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體系構建目標。由于當前研究生整個學習階段信息素養教育是分散的,缺少連續性及系統性,多數研究生不是在本科生階段缺少信息素養教育環節,就是即便上過文獻檢索類課程卻仍然缺少實踐操作或者無法與科研課題相結合。而研究生學習階段,為了保障研究課題的先進性和創新型,需要及時、快捷地獲取學科前沿、最新的專業信息,這就需要具備實用性強、科學系統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專業、準確地獲取信息,系統掌握學科領域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提升科研能力,具備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需要通過分析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尋求更加科學有效的信息素養培養途徑與方法,提高研究生的信息素養水平。
構建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立體化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系統的信息素養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獲取能力,助力其在科研領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良好的學術素養能力,從而為科學研究的專深性和創新性打下良好基礎。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
(1)重構內容框架。以當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注重學習任務設計的關聯性、程序性、連續性,將大任務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幫助學生逐步掌握信息素養的相關技能。跳出傳統文獻檢索課的框架,重新定義信息素養教育的核心和邏輯。從“信息素養”而非“信息檢索”這個角度來定義課程的整體邏輯與內容框架。
(2)強化案例教學。信息能力的培養實踐性非常強,需要將知識點嵌入到具體的案例中,在案例設計的過程中強化探究性。案例不僅從“授魚”的角度呈現一系列有別于傳統的具體問題解決方法,更重要的是案例中所體現的相關內容從“授漁”的角度提供一種基于信息解決問題的思路,同時擴大終身學習的外延。
(3)嵌入學科專業。要實現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研究生信息素養授課團隊應加強與專業課授課教師團隊的合作,深入至專業課程建課、備課及授課各環節,使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深度嵌入專業課授課環節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研究生的信息素養能力。
(4)融合線上線下。運用信息共建共享理念,充分發揮智慧教育優勢。在當前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對各高校優質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資源整合與開發優勢,充分利用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數據庫中豐富的優質教學資源,尤其是要利用好特色的微視頻資源和研究生碎片化學習時間,實現對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融合線上線下教學探索與實踐。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為一所航空航天專業特色類綜合性大學,校內設有兩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5個碩士學位一級授權點,7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各專業、各年級研究生的需求十分豐富,傳統研究生信息素養課程教學內容已無法滿足研究生多樣化需求,因此針對各專業、各年級研究生進行個性化、定制化的教學內容建設,是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體系構建的重要內容。內容建設體系如圖2所示。

圖2 多維度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教學內容體系
針對研一學生主要開展其所在專業常用數據庫介紹及文獻檢索技巧等基礎專業信息素養教育,以及科研誠信教育引導、圖書館服務介紹等通識類教育;針對研二學生主要開展科研論文撰寫、投稿指南等進階專業類教育,以及知識管理軟件、可視化文件分析軟件等進階類教育;針對研三學生主要開展畢業論文撰寫指導等高階專業類教育及科創指導等。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團隊針對校內各年級在讀研究生開展了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實踐。為了真正深入到各專業研究生教學工作中,團隊成員深入各學院與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進行深入交流,了解當前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現狀及師生需求。基于各學院對信息素養教育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信息素養培訓活動,對航空宇航、機電工程、電子信息及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多個學院的研究生開展了信息素養專題培訓實踐。
在開展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學團隊針對不同年級研究生的實際需求,進行了分層次培訓,如對于研一學生的信息素養通識教育需求,主要開展了以介紹圖書館資源及數據庫使用方法為主,并通過互動答疑、上機實踐,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具體內容如圖3所示。針對研二學生的培訓內容主要為投稿指南、知識管理軟件和可視化文獻分析軟件等,旨在為論文寫作和科學研究提供助力,具體內容如圖4所示。從研一階段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開始,就在各環節中嵌入了科研誠信教育相關內容,并對遼寧省科技廳等五部門《關于組織開展遼寧省科研誠信和“三評”改革績效評估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及遼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進行了詳細解讀,從科研起步階段就開始加強研究生的科研誠信及學術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弘揚科學精神,恪守誠信規范,樹立良好的科研風尚,在校內營造誠實守信的科研環境。

圖3 面向研一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培訓內容

圖4 信息素養線下教育與學生互動討論
圖書館信息素養教學團隊充分利用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庫(https://suyang.zxhnzq.com/)的優質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并結合課程團隊建設的微課資源,開展了多元化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教學模式探索。利用微課優點,為研究生提供個性化教學內容推薦,豐富了教學資源,使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變得更加靈活。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線上教育活動見圖5-圖7。

圖5 線上優質資源融入學生信息素養教育

圖6 微信平臺推送的研一部分課程資源
筆者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為例,提出了一種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建設了立體化的教育資源,開展了線上線下混合式的信息素養教學實踐。經過圖書館信息素養教學團隊多年實踐,結果表明,這種信息素養教育模式能夠滿足研究生整個學習和研究階段的需求,培養了研究生學術素養水平,提升了圖書館核心服務能力。這一實踐成果對高校圖書館在“雙一流”建設中有效履行信息服務和教育職能具有較好的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