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和合文化視域下城鄉融合發展的邏輯理路

2022-02-06 05:48:02
西部經濟管理論壇 2022年2期
關鍵詞:融合文化發展

吳 波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社會與生態文明教研部 安徽合肥 230022)

文化是城鄉融合發展的軟要素、軟實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祖先曾創造了無與倫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這其中的精髓之一?!盵1]中華和合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以和合理念為主要特征,在多元異質元素(自然、人際、心靈、社會、文明)之間不斷斗爭、協調與融合的過程中形成的思想觀念體系,包括天人相合的平衡觀、尚中貴和的人生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和衷共濟的價值觀、保合太和的理想觀等。中華和合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社會生活、政治實踐中產生和不斷發展的文明結晶,蘊含著豐富的、可被城鄉發展借鑒的融合理念、內涵、方法與機制。中華文明是唯一古今相續的人類文明,植根于中華農耕文明的和合文化是一種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覺,通過和合的道德教化、和合的制度“規”化、和合的民俗約化等實現機制,多方位地將“和”“合”的思想觀念體系內化于中華文明的價值體系,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已傳承為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的重要內容,升華為我國城鄉發展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與實現手段。

近年,我國學者(尤以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張立文為甚)對中華和合文化的內涵思想及當代開發價值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探討(張立文[2]、左亞文[3]、陳立旭[4]、汪守軍[5]等)。同時,自黨的十九大首提鄉村振興戰略后,城鄉融合發展作為協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共同支點,學者們圍繞城鄉融合發展的內涵、實現機制與路徑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魏后凱[6]、黨國英[7]、黃祖輝等[8]、賀雪峰[9]等),但從和合文化邏輯方面探討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較為鮮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①。自此,中華民族告別了絕對貧困,邁向解決相對貧困、走向共同富裕、建設現代化國家、實現偉大復興夢想的新征程,城鄉關系的融合、和諧、同步發展將是最為迫切必須首要解決的關鍵問 題。城鄉發展及城鄉關系的重塑重在“融合”,而“融合”本就是和合文化中的應有之義,可以說,城鄉融合發展與和合文化具有邏輯本義的一致性和內涵的高度契合性,城鄉融合發展也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的和合文化中汲取營養與力量。秉承中華傳統和合文化的價值理念和智慧結晶,立足新型城鄉關系的現實發展需求及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探討中華和合文化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邏輯理路,既凸顯了和合文化現代轉化的時代意蘊,又深化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文化價值,更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首提的“兩個結合”重大論斷的理論價值印證與實踐邏輯踐行。

一、城鄉融合發展的內涵理念契合和合文化的價值觀念

城鄉融合是指城鄉生產力要素、空間要素、文化要素和自然資源要素的雙向流動和優化組合,是對過去“重城輕鄉、重工輕農”的城鄉關系及城鄉要素單向流動統籌理念的修正與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既是經濟問題,又是社會問題,也是治理問題。城鄉融合的過程,即是城鄉均衡發展的過程,城鄉“融合”不是“城”與“鄉”靜態地“混合”,也不是機械地“化合”,更不是被動地“湊合”,而是要互融共生地“耦合”。城鄉融合發展既是城鄉治理的手段與路徑,也是城鄉發展的戰略目標與價值回歸,旨在縮小城鄉差距,強化城鄉各自功能,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其實質就是要扭轉過去“重城輕鄉”的制度安排與價值取向。通過城鄉價值重塑形成“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②,實現城鄉在經濟、文化、社會、治理、生態等多維領域的共建共享、共生共榮、互惠互促、互融互合。更需注重的是,縮小城鄉差距并非是要取消城鄉的功能差異,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也并非是要追求城鄉“一樣化發展”。

中華和合文化源遠流長,統攝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多派的文化精神,其理念與內容具有傳承性、科學性、實踐性。中華和合文化的和合相生、和合相濟、和合相成、和合相融方法也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符合科學規律的方法。從哲學角度考察,“和”表示相互差別、對立的事物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協調、相互統一,“合”表示事物的矛盾雙方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合的過程或狀態[10]15。和合文化的思想淵藪從“和”“合”的構字就可見端倪、知本意。“和”字,古為龢,從字形上看,像是在演奏排簫,后簡為咊,今規范為和。據《說文解字》:龢,從龠禾聲,龠是古代竹管樂器[11]。龢的本義就是指音樂和諧,樂師和六律以成樂曲。后又不斷從本義生發引申,不僅有諧和、和順、和睦、和平諸義,還有應和、調和、和解、適應等義,但核心要義是要能夠彰顯出“調和對立、恰到好處”的意境。合,為上下結構,“從亼從口”,亼,有集之義,“集聚會合、關系和諧”是其核心要義,不僅有符合、契合、融洽諸義,還有融合、適合、配合、合作等義。

“和合”一詞,最先出自《國語·鄭語》:“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12]278即,商契能融合“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用來安撫保全百姓。“和合”的價值在春秋諸子時代就被認同,這在《國語》《管子》《墨子》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體現和闡釋,使“天人合一”“太和萬物”“禮之用,和為貴”“和而不同”“和衷共濟”等和合思想的內涵得以大大豐富,并將“上下和合”的社會風氣是否形成作為執政結果優劣的評判依據,展現出安定求和的社會大同夢想與政通人和的家國認同愿景?!赌印ど型肪蛯ⅰ昂秃稀弊鳛橐环N應然要求,從反向角度分析家庭內部關系:“內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離散之心,不能相和合?!盵12]278并且,將“尚同”作為實現“和合”理政的根本和治國的關鍵:“其以尚同為政,善也。……尚同為政之本,而治來也?!盵12]278誠然,墨子的“尚同”,是上同自然天道,下同民眾心志,以尚同原則治政就是善政,圣明的君主都會對此崇尚遵循,這才是天下大治的根本?!豆茏印び坠佟芬舱J為:“畜之以道,養之以德。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習,習故能偕,偕習以悉,莫之能傷也?!盵13]管子則是將“道”“德”的養成教育作為民眾和合協調的前提,強調以“道”教化就能使民眾和睦,以“德”培養就會使民眾團結;通過修習養成的和睦團結,民眾都安樂于自己的生活,就會達到“莫之能傷”的局面,這樣便會形成“大同”社會。類似的還有《禮記·禮運》中的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少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為大同?!盵12]157這段話描繪了一個重賢講信、不分親疏、各得其所的和諧社會,強調要“不唯獨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而去奉養,不唯獨以自己的子女為子女而去撫育”,也進一步論證了“社會的根本法則,就是天下為天下人共有”。由此可見,和合文化由最初強調的人際關系的和諧與不相違(治家),逐漸上升至治國治民的良策方略。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現代社會的方向標與穩定器,也是城鄉融合的內在發展目標。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典籍中,“和”“合”“和合”“合和”“和諧”“中和”等表意相近的闡述比比皆是,雖然不同時代背景下各自內涵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根本旨歸卻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通過和合的方法力圖實現和諧的理想狀態,由此凝練出的內涵思想就構成了中華文化的融合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和合”思想的精髓不僅能夠科學理解,而且還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創新發展,曾明確指出“世界大同,和合共生,這些都是中國幾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不能獨善其身,而應該兼濟天下”③,精確地賦予了“和合”思想新的時代內涵。城鄉高質量發展,融合是基礎,是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實現城鄉良性互動的前提條件。城鄉融合發展,既有城鄉異質元素和諧共處的“和”文化,也有城鄉異質元素融會貫通的“合”文化,融合蘊含在“和合”文化之中,不僅是一種狀態與理念,還是“和合”的目標與歸宿,更是一種途徑與方法。因此,城鄉融合本身就是要建立一種新型和諧的城鄉關系,城鄉融合發展既要能體現出城鄉不同事物之間的差異性,更要能體現出城鄉矛盾多樣性的統一,這也符合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實質構成了城鄉發展治理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因此可以說,城鄉融合發展的目標、路徑、體制機制及內涵價值,與中華和合文化的目標、方法論、價值體系及內在精神是一脈相承、完全契合的,和合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對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與啟示意義。

二、“天人合一”觀構成城鄉融合的平衡發展邏輯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一直實行的是農耕自然經濟,農耕自然經濟下的生存之道就是要遵循自然、和合自然,由此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世界觀。道家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盵14]老子所說的“道”是指自然本質規律;“一”是指由“道”產生的萬物歸宗的物質本原規律;“二”是指由“一”產生的與具體事物相輔相成的物態基本規律;“三”是指由“二”產生的物種變化發展規律。世間萬千事物就是遵照這樣的物種變化發展規律而不斷造就出來的。同時,老子還明確地闡釋了陰陽平衡是“和合”的根本要求和基本結果,即“道”之所以能化生萬物,是因為蘊含著陰與陽兩個方面;世間萬物都背負著“陰”,而又懷抱著“陽”,并在陰陽沖氣激蕩交流中達到統一,形成陰陽平衡的和合狀態。天人合一觀還認為人與自然萬物皆為同源,即“天地萬物為一體”“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12]38,人與自然是既相互影響又和諧共生的統一體?!暗婪ㄗ匀弧睆娬{了天道的自然就是人道的根基,呈現出由自然王國走向必然王國的生存哲學。

“天人合一”直接強調的是人與萬物、人與自然界等各方面均要和平相處、和諧共生,實質是在強調人與萬事萬物及各自自身均要平衡發展?!疤烊撕弦弧庇^提供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平衡理念,構成和合文化認識論的哲學基礎,也要求我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和合”是異質元素的沖突與融合,實現最終的整體和諧才是和合的根本所在?!疤烊撕弦弧钡睦砟铍S著中華民族的不斷發展,逐漸內化為人們的一種思維方式和價值準則?!疤烊撕弦弧庇^就是要把萬千具體事物視為關聯整體,進行整體探索和思考,注重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下的自身平衡狀態和變化。可以說,天人相互統一的和諧與整體平衡關系構成了城鄉融合發展的邏輯平衡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雹苋缃?,我國正在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融合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推進過程中,要從城鄉整體出發,以系統的觀念和方法,通過統籌城鄉發展空間、促進城鄉統一規劃、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政策體系等不斷縮小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注重城鄉協調、平衡地發展,實現城鄉全面融合與平衡發展的戰略目標。

三、“以和為貴”觀構成城鄉融合的協同發展邏輯

人際和諧是人類自身發展的應然之理。《論語·學而》中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盵15]明確告訴我們:禮是“用”,“用”乃“可施行也”,是方法和途徑,以和諧適當最為可貴,也是根本目的?!昂蜑橘F”本是針對禮治的功用而言的,禮治的要求與目的就是凡事都要按照禮制的規定,用以維護和諧??梢哉f,古代圣明君主的治道,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能遵循一定的規矩與制度規則,無論大事小事均能夠遵循著“和”的規制去做。

如今,傳承下來的“和為貴”,早已走出原來的禮治狹隘,已擴展到待人、處世、治國等諸多方面,將“與世求和平、與物求和諧、與事求和順、與人求和睦、與心求和樂”作為人們行事的普遍信條及社會關系、人際交往的一種意識自覺。這種自覺意識,一方面體現在圣賢積極以良善德風的教化和疏導作為治政施策的良方,努力實現“融合”與“統一”,如“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振民育德”[12]96。另一方面,這種自覺意識體現在具有顧全大局的理念。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大的格局就是“和”的局面,最可貴的局面就是和諧的治理環境。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實踐價值,明確指出“從文化淵源看,崇尚和諧,企盼穩定,追求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平安社會、和諧社會,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背景下,積極運用“以和為貴”思想中的顧全大局、協同統一原則及教化疏導方法,在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時,為城鄉融合提供了協同發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有利于提升鄉風文明和市民的精神風貌。因此,城鄉融合發展的整個過程都要貫穿“和為貴”的思想,都應該秉承“和為貴”生發的價值判斷與行事原則,以“融合”作為城鄉協同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本原則,堅決改變過去“掠奪式”“以農補城”的做法,進一步強化補齊農村、農業發展的短板,將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推進、協同發展。

四、“和而不同”觀構成城鄉融合的特色發展邏輯

“和而不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論,是人們對社會生活各層次及各種沖突和社會現象的認知和提升,成為君子交往的基本遵循,充滿著獨特的辯證智慧。堅持“和而不同”原則實質上是對不同價值觀精華的一種兼收并蓄,既體現出人與人交往中的寬容大度與相互尊重,又能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同時,摒棄單一文化的偏見,以平等的態度兼收并蓄、和睦共處。《尚書》之“和”,是圣賢之治所追求的圣治境界,即“百姓昭明,協和萬邦”[12]227?!吨杏埂分昂汀?,是“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具有鮮明的“執其中、叩兩端、守其正、致中和”特質,講究的是“求大同,存小異”[12]83?!墩撜Z·子路》強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5]。這里孔子特別強調了君子與小人的本質區別,即,君子能夠而且愿意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在相互交流探討中可以反對你的觀點,但不否定你的人格,尊重你但并不會一定認同你的觀點,強調協和但不強求相同;而小人卻不敢也不肯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意圖,只會一味地附和求相同,但是做不到協和,這種表面上的一致,其實則是在敷衍,是非常不利于解決問題的?!斗段恼e集》對“和而不同”更有一段妙喻:“和而不同,亦猶天地分而其德合;山澤乖而其氣通;日月殊行在,在照臨而相望;寒暑異數,于化育以同功。則知質本相違,義常兼濟。”[12]93就是說:和而不同,猶如天地有區分而德性相吻合,山澤各異但氣息相通,日月各殊卻運行同在且光照彌望,寒暑異時但對化育卻是同功。由此,充分表明了,知曉本性雖不同,但功用常常相互濟助,透露出“和合”的精義與意蘊。

“和而不同”觀是構成“和合”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合文化中“同”與“和”是相對應的,也強調了“和”與“同”的區別。“同”可引申為“相同”“齊一”“共同”等義,是指事物之間無差別的同一與絕對的一致,機械地否認矛盾統一性原理?!蹲髠鳌ふ压辍酚涊d的晏嬰與齊景公的對話中,晏嬰用羹湯和音樂為譬喻:“和如羹焉……聲亦如味……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盵16]晏嬰的意思就是:“如果只用水做湯,誰能吃?如果琴瑟只有一個聲音,誰能聽?”也就是說,這種單一、唯一、同一是不能產生新事物的,從而生動地闡釋了“和而不同”的應然之道。同理,《國語·鄭語》也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12],進一步揭示出“萬物之間實現了和諧,就可以生長發育,假如完全同一,也就無法發展繼續”之理。如若用各自的相同來補益相同之處,萬物的個性也就被全拋棄了。因此,“和合”不可理解為“等同”,“和合”對事物之間的斗爭即事物自身內部的矛盾,會有比較客觀鮮明的認識,強調重視不同屬性、不同種類的事物之間的有機結合。和合狀態下仍要保持著原有的個別屬性,是包含著差別與對立的統一,有合二為一之意。這也符合“沖突→融合→和合體(新事物)”多元的理論思維??芍^“一陰一陽謂之道”,只有陰陽互補,方可變化一體;只有剛柔相濟,方可融合統一。

“和合”是相互對立與矛盾的各方在沖突與融合中形成的一種平衡狀態,是以承認多樣存在、多元差異、多方矛盾沖突為前提的。對立統一的“和合”關系是促進事物不斷發展的動力?!昂投煌笔翘幚碇黧w之間各種沖突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強調各主體有其自身相對獨立與特別的發展方式,通過求同存異、互濟互補,達到統一、和諧的共生關系。在新時代,社會經濟成分復雜多變,城與鄉各自具有獨特的功能,正是因為存在差異性才顯得經濟的豐富、生活的多彩。城鄉融合是當下城鄉關系構建的目標與旨歸,城鄉關系的融合就需要建立在“和而不同”的價值判斷基礎上,要發揮城與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職能,保持各自特色,強化鄉村的生產保障(糧食和農產品)、生態保障和傳統文化傳承三大獨有功能,在“和”的前提下,追尋共同富裕這一共同點。在這個過程中,城鄉要發揮各自的優勢與特色,補短板、強弱項,使得城市發展得更像城市,鄉村振興得更像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不能強求將城鄉一體化發展演變成城鄉一樣化發展,更不是把鄉村發展成為城市,而是要強化城與鄉按照自身的規律發展,實現“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五、“和衷共濟”觀構成城鄉融合的合力發展邏輯

人的社會性要求每個成員具有風雨同舟、和衷共濟的集體意識。中國自古就不乏這種共生共贏的社會精神。典故成語“和衷共濟”就來源于《尚書·皋陶謨》中的“無教逸欲,有邦?!鷧f恭和衷哉”和《國語》中的“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12]219。此外,還有不少類似的論斷,如“合則強、孤則弱”“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分,則無一人之用”[12]219等思想表述,在體現合作共贏智慧的同時,也進一步突出了同舟共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起共謀大事的重要性,否則,如果一盤散沙,必將一無所成。這些均構成了和合文化的重要內容。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12]85。墨家也認為和合是家庭和諧、社會安定的調節劑,無論家庭和社會、國家,都應遵循“兼相愛、交相利”原則,使家庭、社會和國家緊密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集中應對不利因素,更好地實現各自利益,否則就會“內者父子兄弟作怨惡,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17]。

“和合”是各要素按照一定的結構實現融合的結果,這種和合不是各個要素的簡單相加,而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實現的有機融合[10]151。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也是一種合作共贏的經濟。在城鄉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有效的城鄉融合發展就是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和集中體現;在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需達到的結果與目標也就是要實現城鄉融合發展[18]。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已宣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深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建設,釋放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中國之治”的最強信號。城鄉融合發展作為城鄉關系的新型定位,既構成了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承擔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抓手的職能,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檢視儀”,有力地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18]。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56 個民族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⑤,因此,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構建和諧的城鄉關系就必須要秉承“協和萬邦”“和衷共濟”的價值觀;秉持“合作共贏”思想;秉持“共建共享”理念,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五個維度合力協同推進,助力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政治核心力維度:城鄉融合發展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城鄉融合發展的實現要全過程、全方位、全時段矢志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8]。新時代,要繼續發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①,始終牢固堅持黨在城鄉融合發展中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全面領導地位和核心凝聚力,不斷提升和完善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確保城鄉融合發展總方針、總目標、總步驟、總路徑等制度安排不偏不移。

經濟決定力維度:城鄉融合發展首位力量需依托經濟的驅動。經濟處于決定性基礎地位,城鄉融合發展必須注重市場機制作用,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城鄉關系深度融合的決定力源自于改革的驅動,深化城鄉發展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其重點就是要完善產權制度和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堅決破除阻礙城鄉互融共生的體制機制藩籬,加快形成要素主體平等、自由、等價的雙向流動格局。堅持以高質量發展新理念為引領,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促進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經濟潛能,釋放經濟活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治理效能[18]。

文化引領力維度:城鄉融合發展必須注重增強城鄉文化交相輝映。文化建設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精神內核,是鑄魂化人的思想源泉。城鄉文化互融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粘合劑、潤滑劑[18]。在城鄉融合發展進程中,我們要牢牢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在城鄉融合中的文化引領主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①,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文化理念、城市文化與鄉土文化和諧共融,筑牢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的精神基石,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

生態保護力維度:城鄉融合發展必須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城鄉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時代要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城鄉融合發展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也是鄉村相較于城市最大的潛能與優勢,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年大計[18]。堅持城鄉生態融合發展之路就是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大綠色牽引效應,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深化河(湖)長制、林長制,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促進能源體系、產業體系、經濟體系等綠色低碳轉型,涵養鄉風文明,走可持續綠色發展之路。

社會創新力維度:城鄉融合發展必須注重加強社會治理。城鄉融合發展是以社會和諧穩定為前提的,而創新社會治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新時代社會治理體系已經明確了各主體責任,這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制度保障,既關系到人民安居樂業、城鄉社會和諧有序和國家長治久安,又是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有效途徑[18]。

六、“保合太和”觀構成城鄉融合的進階發展邏輯

和合文化包含著“和”“中和”與“太和”的層進意味。“和”作為人類社會可持續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指人與自然、人際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相互依存、和睦相附、和諧相生的一種“持中與求和”狀態,是對沖突的化解和多樣性的統一,從而達到和諧、和平和中和。而且,這里的“持中與求和”,不是折中主義、調和主義,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不是保守與妥協,不是茍同。“中”在西周以前主要用來表示方位,西周時期上升為一種美德,成為“中道”,是禮學思想中具有倫理內涵的一個概念。中華和合文化強調過猶不及,它所要達到的理想狀態是中和[10]20。《禮記·中庸》開篇就對“中”“和”及“中和”進行了闡釋,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12]241中庸之道是孔子推崇的一種處世之道,但也不是一味固守,強調要根據時空、對象和環境的變化做出適合時宜的調整。從中可知,喜怒哀樂之情沒有發泄出來,就叫“中”。“中”是人人應具有的本性,故有“中者,天地之所終始也”[12]88,即中正平衡,是天地變化演進的核心;“中和”是以中正之德平衡,以和諧之心互動?!爸小北憩F出來且全都切合節度,就叫“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12]88;“和”是大家應遵循的原則,找尋到“中和”境界,天地就各在其位,萬物就生長繁盛。其間,有“中”為本體、“和”為功用的意思。王夫之提出“則和又體而中其用也”[12]246,其意就是“中”“和”互為本體、功用。正一法文天師也指出:“道以中和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合和,萬物萌生,華英熟成;國家合和,天下太平,萬姓安寧;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慶。賢者深思念焉,豈可不和!”[12]88強調了“道,以中和為美德,以不和為有害”。由此,天地和合,萬物就會萌生,繁盛榮華;國家和合,天下就會太平,百姓就能安寧;家庭和合,就能父慈子孝,天倫之樂福報福慶。賢者這樣去踐行之,怎么可能產生不和呢?

保合太和,語出《周易》,是以有利和中正為目的而保持常和。《周易·象·乾》中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盵12]235這里乾陽之道,表示肇元資始、從無到有的化生之道,自然規律的生發之道,才會有萬物各秉其本性,自全其命運,保全最佳的圓滿和諧,從而有利于最適宜的發展。順應天道率性發展而達到最佳狀態,就是保合太和。大自然是自然而然,故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社會卻是不然,多為有意作為,因為人各有私、人各有志[12]246?!跺鑲鳌氛J為,天下的變化之道,各自率性發展,“保合太和”就利于謀劃,首先富庶萬物,天下就安寧[12]246。對自然變化之道,保護迎合到最為適宜的狀態,即“保合太和”,唯此方能物阜民豐,天下安寧。這一思想至宋、明得以發揚,如“天地之道,長久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陰與陽和,氣與神和,是為太和”[12]246。和合之至的狀態就是整個社會能夠實現和諧?!疤斓剡`其和,則能天能地,而不能久。人違其和,則能得能失,而不能同”[12]246,即天地違反平衡常態,雖然還是天地,但反常狀態不能長久。人違反和諧常態,雖然有得有失,但不能和同。

“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 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①。“保合太和”意味著達到整體和諧之至的狀態,是中華和合文化的最高原則。在萬物互聯的宇宙世界,普遍都會遵從一個總的規律性和平衡性,呈現出一個相對穩定、和諧有序的和合過程。“保合太和”的整體和諧理念是自然和諧、人際和諧、社會和諧的總合和有機統一,是人們追求的理想境界。由此,“保合太和”的理念、原則與城鄉融合發展需要達到的目標與價值高度是完全吻合的,構成了城鄉融合發展的邏輯進階目標基礎。同時,“保合太和”還遵循著和合相生的普遍性法則,只有各種社會關系達到和諧統一狀態,才能實現相濟相成、“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因此,積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協調新型城鄉關系,就是要達到“保合太和”的理想狀態,實現城鄉一體、共同富裕的至高境界。

總而言之,中華和合文化是以和合為旨歸,通過和合的方法力圖通達和諧的理想狀態,歷史證明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具有當代價值開發與轉化的現實意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地位,積極吸收和借鑒中華和合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正確方法,寓和合教化于其中,不斷推陳出新,遵循“和合文化”在城鄉融合發展中的獨有文化邏輯,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緊扣一體化,重塑城鄉關系,不斷推進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城鄉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注釋:

① 習近平2021 年7 月1 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② 2021 年6 月1 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中城鄉融合發展的相關內容。

③ 習近平2018 年4 月11 日在海南省博鰲國賓館集體會見博鰲亞洲論壇現任和候任理事時的講話。

④ 習近平2017 年1 月18 日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時的主旨演講。

⑤ 習近平2021 年7 月22 日在西藏布達拉宮廣場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猜你喜歡
融合文化發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今日農業(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現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誰遠誰近?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国产第八页|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91视频首页| 婷婷午夜天|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色香蕉影院|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日韩毛片基地|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婷婷|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二级毛片| 极品国产在线| 婷婷在线网站| 无码 在线 在线|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青青草原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不卡|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 天堂成人在线| 青青久视频|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无码视屏|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免费在线成人网| 色综合久久88|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欧美午夜精品|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亚洲国产系列|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人人艹人人爽| 亚洲二区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看国产一级毛片|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国产色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福利|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伊人91视频|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