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璇,朱 玲,孔欣欣
(鄭州科技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4)
饅頭是我國日常主食之一,隨著食品工業發展,主食類產品加工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普通小麥饅頭易消化且血糖生成指數(GI)較高。長期食用GI值過高的食物會引發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等疾病[1]。低GI食品在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被作為指導糖尿病人飲食的有效指標,可作為糖尿病人膳食干預的指導依據[2]。雜糧含有豐富的必需氨基酸和膳食纖維,將其加入饅頭中,可減少饅頭中淀粉的相對含量,降低饅頭的GI值,改變饅頭的感官品質和質構特性[3]。以小麥粉、高粱粉、燕麥粉、蕎麥粉、薏米粉、黑豆粉為主要原料,開發一款GI值較低的雜糧保健饅頭,研究最優生產工藝,并通過質構測試和體外模擬消化試驗,驗證其感官及消化功能特性,對開發特定人群可食用的保健主食具有重大意義。
高粱粉、燕麥粉、蕎麥粉、薏米粉、黑豆粉、小麥粉,均購自丹尼斯超市;即發活性干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胃蛋白酶、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美國Sigma-Aldrich公司提供。
和面機,青島漢尚電器有限公司產品;壓片機,北京俊媳婦壓面機有限公司產品;食品發酵箱,廣州市泓鋒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產品;低溫保存箱,青島海爾特種電器有限公司產品;食品電子溫度計,北京恒瑞鑫達科技有限公司產品;TA-XTplus型質構儀,英國Stable Micro System公司產品。
1.2.1 工藝流程
燕麥粉+蕎麥粉+高粱粉+黑豆粉+薏米粉+小麥粉→預混→和面(加入安琪干酵母+水)→發酵→壓片→成型→醒發→蒸制→冷卻→成品。
1.2.2 操作要點
(1)調制面團。稱取適量小麥粉、高粱粉、燕麥粉、蕎麥粉、薏米粉、黑豆粉與溶有酵母的溫水加入和面機中迅速攪拌5 min,直至無生粉,柔軟、不黏手、富含彈性和外表光滑的程度。將和好的面團包裹保鮮膜,在相對濕度70%,溫度35℃的發酵箱中發酵60 min。
(2)成型。調制好的面團使用壓面機反復折疊壓面10次,使面團中的氣泡全部排出且表面光滑,分成大小相等的面胚,搓揉成型。
(3)醒發。把成型的面坯置于濕度70%,溫度35℃的恒溫發酵箱中醒發30 min。
(4)蒸制。待水沸騰后,將醒發好的饅頭放入鍋中,蒸制25 min。
(5)冷卻。出鍋,自然冷卻至室溫,進行試驗。
1.2.3 單因素試驗設計
經多次預試驗,以小麥粉質量為基準,雜糧粉添加量30%,水添加量60%,酵母添加量1.1%,醒發時間30 min,蒸制時間25 min的條件下,雜糧粉最佳配比為高粱粉40%,蕎麥粉20%,燕麥粉25%,薏米粉7.5%,黑豆粉7.5%。在此基礎上,分別考查雜糧粉添加量(10%,20%,30%,40%,50%)、酵母添加量(0.7%,0.9%,1.1%,1.3%,1.5%)、水添加量(50%,55%,60%,65%,70%)、醒發時間(15,20,25,30,35 min)4個因素對雜糧饅頭感官評價的影響。
1.2.4 正交試驗設計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小麥粉質量為基準,將雜糧粉添加量、酵母粉添加量、水添加量、醒發時間作為試驗因素,設計L9(34)正交試驗,確定雜糧保健饅頭的最優工藝。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
1.2.5 產品感官評價指標
邀請10名有經驗的人員對雜糧保健饅頭進行感官評分,結果取平均值。雜糧保健饅頭的感官評分標準參考國標[4]。
感官標準見表2。

表2 感官標準
1.2.6 雜糧保健饅頭質構測定
用TPA質構模擬咀嚼運動,對雜糧樣品和普通饅頭樣品進行質構測試,對比分析硬度、黏著性、彈性、黏聚性、膠著性、咀嚼性和回復性等參數。參數設定為P/36R型壓盤式探頭,壓縮率50%,測前速率2.0 mm/s,測試速率1.0 mm/s,測試后速率1.0 mm/s。
饅頭蒸制好后冷卻1 h,豎刀切割成厚度為25 mm的片狀,取2片進行TPA測試,每一樣品重復3次,結果取平均值。
1.2.7 雜糧保健饅頭消化特性測定
饅頭樣品液用酸水解淀粉,以葡萄糖為標品,測定樣品液中還原糖含量,并換算成葡萄糖當量。
總淀粉含量=葡萄糖當量×0.9.
饅頭血糖生成指數(GI)測定參照李珊[1]、許芳溢[5]、馬雨潔[6]等人方法制成樣品消化液并測定。以葡萄糖為標液,測定消化液中還原糖含量,并換算成淀粉含量,計算淀粉水解率。

以淀粉水解率為縱坐標,時間為橫坐標繪制淀粉水解曲線。計算雜糧保健饅頭樣品和參考樣品小麥粉饅頭在0~180 min期間淀粉水解曲線下的面積(AUC樣品和AUC參考)。以小麥粉饅頭作為參考,得出樣品淀粉水解指數(HI);樣品的血糖生成指數(GI)按下式計算。

以葡萄糖GI值定為100,GI值大于75為高血糖食物,GI值在55~75為中血糖食物,GI值小于55為低血糖食物[7]。
2.1.1 雜糧粉添加量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
雜糧粉添加量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1。

圖1 雜糧粉添加量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
按照1.2.3方法進行試驗,雜糧粉添加量為30%時,其感官評分最高,口感達到較佳,同時具有良好的組織狀態;當雜糧粉添加量大于30%時,面團呈現粗糙感且難以成團,雜糧保健饅頭的口感過于粗糙、發散、干硬;雜糧粉添加量小于30%時,形成的面團光滑,易成型,口感雖好,但雜糧饅頭本身的特色卻被掩蓋。所以,雜糧粉的最適添加量為30%。
2.1.2 酵母添加量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
酵母添加量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2。
制作饅頭的過程中,添加酵母使面團蓬松,蒸制后的饅頭具有松軟的口感。酵母利用面團中的糖類進行發酵,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8],面團在發酵的過程中形成面筋網絡,將產生的二氧化碳保留在組織內部,從而形成饅頭疏松多孔的結構,提高面團的持氣能力,饅頭的體積隨之增大[9]。按照1.2.3方法進行試驗,由圖2可知,當酵母添加量為1.3%時,其口感達到較佳,同時具有良好的組織狀態;當添加酵母小于1.3%時,造成相同時間內面團發酵不成熟,發酵體積過小,使饅頭口感發硬,無彈性和韌性;當酵母添加量大于1.3%時,面團發酵過度,乳酸產生過多,產生明顯酸味,影響雜糧保健饅頭的組織狀態,內部組織過大。所以,酵母的最適添加量為1.3%。

圖2 酵母添加量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
2.1.3 水添加量對雜糧保健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
水添加量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3。

圖3 水添加量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
制作饅頭的過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水,使小麥粉中的面筋蛋白可以形成良好的面筋網絡,蒸制后的饅頭具有蓬松的口感。由圖3可知,當水添加量大于65%,面團過軟易粘手,制成的雜糧保健饅頭口感過于軟綿;當水添加量小于65%,形成的面團過硬,不利于成型,且難以發酵,饅頭口感發硬;在水添加量為65%時,其口感達到較佳,同時具有良好的組織狀態。所以,水的最適添加量為65%。
2.1.4 醒發時間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
醒發時間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4。

圖4 醒發時間對饅頭感官品質的影響
隨著醒發時間的逐漸增加,面團產氣量變大,面團內氣孔壁變薄,面團的持氣性也隨之增強,但隨著醒發時間延長,面團成熟過度后,持氣性開始慢慢變差。只有當酵母的產氣力和面團的持氣力同時最大時[10],面制品的體積才能達到最大,同時產品的內部結構,表面色澤都達到最佳[11]。由圖4可知,當醒發時間30 min時,饅頭口感達到較佳,同時具有良好的組織狀態;當醒發時間小于30 min時,饅頭口感過硬,不夠松軟;當醒發時間大于30 min,饅頭坯就會出現軟化、軟塌的情況,饅頭發酵過度,形狀變差,內部組織增大,酸味增加,影響產品組織形態和口感,導致感官評分降低。所以,醒發時間控制在30 min較好。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見表3。

表3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
由表3中的R值可知,影響雜糧保健饅頭品質的因素依次是雜糧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醒發時間、水添加量。根據正交試驗數據,通過極差分析推測出雜糧保健饅頭的優水平組合為A2B2C2D2,即雜糧粉添加量30%,水添加量65%,酵母添加量1.3%,醒發時間30 min。
按照正交試驗最優工藝組合A2B2C2D2條件進行驗證,并與上表3中感官試驗最高分A2B2C3D1因素進行比對。
驗證試驗見表4。

表4 驗證試驗
由表4可知,驗證試驗中感官評分較高的仍為A2B2C2D2得94分,與A2B2C3D1相比,饅頭沒有酸味,顏色較均勻,外觀形狀較好,內部組織均勻細膩,口感筋道有嚼勁,復原性好,具有麥香和雜糧粉淡淡的香氣。所以,正交試驗優化方案可行。
通過正交試驗得到雜糧保健饅頭最佳配方如下:以小麥粉質量為基準,雜糧粉添加量30%,酵母添加量1.3%,水添加量65%,醒發時間30 min,蒸制時間25 min;雜糧粉配比為高粱粉40%,蕎麥粉20%,燕麥粉25%,薏米粉7.5%,黑豆粉7.5%。
通過質構儀對雜糧保健饅頭和普通小麥粉饅頭進行質構測定。
饅頭質構特性對比見表5。
由表5可知,雜糧饅頭硬度、膠著性、咀嚼性、回復性顯著高于普通小麥粉饅頭。雜糧饅頭因雜糧粉的添加,對蛋白組成具有較大影響,使得面團的網絡結構產生改變,硬度增大較多[12]。

表5 饅頭質構特性對比
對雜糧保健饅頭和普通小麥粉饅頭進行體外模擬消化分析。
2種饅頭淀粉水解率見圖5。

圖5 2種饅頭淀粉水解率
2種饅頭在模擬消化過程中,雜糧保健饅頭水解率明顯低于小麥粉饅頭。2種樣品前30 min水解速率最快,其后水解速率減緩,并于120 min后逐漸趨于平穩。
GI值,即血糖生成指數是衡量食物餐后血糖反應的指標。GI值大于75為高血糖食物,GI值在55~75為中血糖食物,GI值小于55為低血糖食物[7]。雜糧保健饅頭水解指數(HI)為25.3,GI值為53.6,屬于低血糖食物,對餐后血糖控制具有一定作用,可作為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的日常主食食用。
采用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確定雜糧保健饅頭最佳配方和工藝參數,按照該配方和工藝制作的雜糧保健饅頭呈現色澤均勻、外觀形態較好、內部組織均勻且大小一致、口感筋道有嚼勁、復原性好,具有麥香和雜糧粉淡淡的香氣。
雜糧保健饅頭最佳配方和工藝參數:以小麥粉質量為基準,雜糧粉添加量30%,酵母添加量1.3%,水添加量65%,醒發時間30 min,蒸制時間25 min;雜糧粉配比為高粱粉40%,蕎麥粉20%,燕麥粉25%,薏米粉7.5%,黑豆粉7.5%。通過對雜糧保健饅頭、普通小麥粉饅頭質構評價和體外消化特性測定,雜糧保健饅頭硬度、膠著性、咀嚼性、回復性顯著高于正常小麥粉饅頭,且其GI值較低,屬低血糖食物,可作為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的日常主食食用。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認識發生改變和對營養的關注逐漸增多,消費理念也發生了變化,消費者變得更多地去追求食品的營養化、多樣化、功能化、方便化。作為雜糧保健饅頭,既能滿足人們對于營養的需要,又能很好地降低血糖,還有一定的降低血脂、血壓作用,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將會成為人民喜愛的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