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一塊木頭、數把刻刀,便是張卓越的整個雕刻世界。笑看人生、福龍、麒麟、雄獅納財、中華龍、壽比南山福龍等是他雕刀下的常見作品。
在一刀一鑿中,5年時光流轉,一塊普通的木頭經過他的精雕細琢,呈現在人眼前的是一幅幅精美的雕藝術品。近日,記者來到了太原煉鋒號儒匠手工坊,聽他暢談他眼中的木雕工藝及其永恒的魅力。
身著一件藍色上衣,外加一件自制的皮制工裝,黑色邊框眼鏡,充滿藝術且個性的打扮,活脫脫一位“老匠”形象。1月20日,記者在太原煉鋒號儒匠手工坊見到了工坊創始人張卓越,此時他正沉浸在自己的雕刻世界里,那些普通的木頭、皮革、金屬,在他的手中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件件頗具藝術感和時尚魅力的手工藝品……
“80后”的張卓越,從小就酷愛琢磨家里的大小物件,每次父母給他買回新玩具,他都要拆裝半天,他對玩具的結構和構件充滿了好奇。張家有個小小“修理工”的消息也因此不脛而走。
高考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太原師范學院戲劇影視系。2006年畢業后,他就一直想著自主創業,但是條件不允許。于是,他就職于太原市一家電腦培訓機構,當了一名老師,教授學員影視編導、剪輯、拍攝等課程。2007年春節過后,張卓越的內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于是成了一名“北漂”。先后在北京多家影視動畫以及創客企業從事影視動畫美術設計以及文創產品設計制作工作,沒想到,這一干就是十年。期間,他采訪過許多領域的優秀人才,從他們身上找到了自己多年來所追求的完美工匠的精髓。而他,也在手工藝制作方面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為他日后從事雕刻藝術打下了良好基礎。
2017年,張卓越創辦的煉鋒號儒匠手工坊正式成立并入駐太原市千誠信企業孵化園有限公司,致力于電影衍生品的開發設計、手工生產、私人訂制、體驗培訓與銷售。
開業沒多久,張卓越在他的淘寶網店上成功接到第一個訂單,內心萬分激動。他至今仍記得,客戶選擇的是一款唐草風格的錢夾子,盡管這件讓他熬了好幾個通宵的作品當時只賣了不到五百元,卻讓他有些小激動。這件作品的售出,不僅證明了他研究了多年的領域是有市場的,而且也是對他的一種認可和信任。除卻心靈上的安慰,最重要的是,他從這里看到了希望……只要有人喜歡,就說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張卓越說:“我在大學里學習影視專業,畢業后做了攝影記者,回太原后繼續影視拍攝制作。如今,我專職雕刻,并沒有脫離自己的專業。”
在張卓越的工作室,掛滿了張卓越多年來制作的雕刻作品,有紅梅爭春、連年有魚,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也有毛澤東詩詞等書法作品,內容各異,種類繁多。張卓越一邊介紹一邊給記者演示起雕刻技藝,只見他鋪開一張白紙,用鉛筆精修細描之后,再拓印到質地綿軟細膩的椴木板材上,然后啟動線鋸機,用鉛筆芯粗細的鋸條,沿著畫好的細線,一點一點切割。
“開始雕刻前,一定要在大腦中提前對整幅作品進行合理分解,想好先刻哪一塊,后刻哪一塊,等都刻好以后,再一點點打磨,一片片粘貼,全部環節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心中有數,手下不亂。不過,這個需要長時間實踐、不斷積累。”張卓越說。
張卓越與梧桐木、皮革、毛發等雕刻材料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內,經常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時為了趕制一件作品,幾乎幾個晝夜不眠不休。他說,自己經常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看到墻上自己用撿來的枯樹枝做成的掛衣架,地上擺放的特制桌椅,頗具匠心的錢夾子、皮帶……張卓越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張卓越辦公桌一角,擺著幾件精致的木雕作品,張卓越告訴記者這是佛教題材的木雕創作,作品線條刻畫流暢細致,紋理刻畫清晰到位,工藝甚為精湛,久看讓人內心平靜,余味無窮。
在談及這一題材的創作,張卓越分享:一要有藝術修養,二要汲佛學營養,三要知文化涵養,這樣的作品才能達智慧人。
據了解,位于忻州古城內的儒匠手工坊的作品,就是創始人張卓越一件一件親手做出來的。整間工作室,小到煙灰缸,大到桌椅板凳、墻面布景等,每一處細節都是他自己不知熬了多少個晝夜制作出來的。他說只有這樣才能讓作品與設計理念融為一體。也正是因此,在忻州古城內,很多商家都邀請他為店鋪做匾,他也沒讓大家失望。
張卓越把藝術創作的每一步都當作成長的起點,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追求他的目標,并不斷實現它、超越它。
經過幾年打造,張卓越的工作坊已經創新性地制作出具有傳統唐草紋風格、佛教題材、電影題材、現代動漫題材等作品,每一種風格都有“粉絲”情有獨鐘。如今,他研究制作的作品內容和領域更為寬泛,而他對傳統木工匠人制作技法,如鋸、刨、銑、削、車等工藝也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包括作品著色、美裝等。
在張卓越看來,一名匠人除了持之以恒地堅守,還要耐得住寂寞與誘惑,深耕作品、深耕技藝,才能精益求精,日臻完美,才能匠心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