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信息框架對居民新冠疫苗初期接種意愿的影響機制

2022-02-11 08:24:49韓璽鄧佳音韓文婷
現代情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影響信息

韓璽 鄧佳音 韓文婷

摘 要:[目的/意義]公共衛生事件中如何促進居民健康行為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以新冠疫苗初期接種為例,研究信息框架對居民預防型健康行為的影響,為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信息干預提供依據。[方法/過程]利用準試驗在2021年1月對413位居民進行疫苗勸說接種知識的干預,通過配對t檢驗、單因素ANOVA分析、中介和調節效應檢驗信息框架的作用機制。[結果/結論]收益和損失型框架信息干預均可促進居民新冠疫苗接種態度和意愿。收益型比損失型信息框架的勸說效果更好,且信息接受度發揮完全中介作用。感知易感性在信息框架通過信息接受度影響疫苗接種意愿中發揮正向調節作用。據此對公共衛生事件中促進居民健康行為的信息勸說策略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信息框架;易感性;信息接受度;新冠疫苗接種意愿;公共衛生事件;居民;健康行為;信息勸說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7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22)02-0070-11

The Influence of Message Framing on COVID-19 Vaccination Inten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Han Xi1 Deng Jiayin1,2 Han Wenting3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510320,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3.School of Management &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How to promote health behavior attracts attention during public health event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Vaccination,we investigate how message framing influences preventive health behavior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nformation intervention during public health events.[Method/Process]The quasi-experiment of vaccination persuasion knowledge intervention was conducted in 413 residents in January 2021.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message framing was tested by paired t-test,ANOVA analysis,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analysis.[Result/Conclusion]Both gain-framed and loss-framed message 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residents' vaccination attitude and intention.The gain-framed message has a greater impact than loss-framed message,and the information acceptance fully mediates the impact of message framing.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that message framing influences vaccination inten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acceptance.Accordingly,information persuasion strategies to promote residents' health behavior in public health event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essage framing;perceived susceptibility,information acceptance;COVID-19 vaccination intention;public health events;residents' health behaviour;information persuasion

新冠病毒的廣泛傳播和全球蔓延成為2020年后嚴重且普遍的公共衛生事件,疫情對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均帶來極大影響。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中,鼓勵居民實施以預防為目的的健康行為至關重要。就新冠疫情而言,除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日常防護,全面疫苗接種這一預防性健康舉措將成為終結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疫情政治化操作和疫苗虛假消息廣泛傳播,盡管各國政府均提供免費疫苗接種,除中國大陸地區外,在疫苗相對充足的不少國家和地區,民眾早期疫苗接種意愿較低,如俄羅斯、法國等國成年人接種意愿均低于60%,而后期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疫苗供應充分的情況下(截至2021年7月)首針接種率僅40%,遠低于終止疫情所需要的接種比例[1]。

在中國大陸地區,盡管疫情防控較好,但境外病例輸入引起局部傳播的風險一直存在,受國際疫情常態化和疫苗保護期限的影響,鼓勵居民接受這一預防性的健康行為仍是限制病毒傳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事實上,在疫苗大規模接種初期(2020年1月),居民接種意愿普遍較低,如中國疾控中心高福院士團隊于2021年1月針對浙江省醫療衛生人員新冠疫苗接種意愿的研究顯示,醫務人員對新冠疫苗緊急使用和上市后接種的意愿僅42.46%和27.65%,遠低于人們的預期[2]。隨著時間推移,依靠我國政府強大的組織宣傳和動員能力,國內居民疫苗接種覆蓋率迅速攀升,目前已有14億劑次接種(截至2021年7月)。但為了更廣范圍的覆蓋,在促進更廣泛人群接種疫苗時,一些基層政府組織通過懲罰性或限制性行政舉措來促進接種的方式受到衛健委的否定,疫苗接種仍需以自愿的原則開展。在公共衛生事件中,促進居民預防性健康行為確實需要政府的組織動員,但每次都如應對新冠病毒一樣的組織規模和成本并不現實,通過媒介宣傳改變民眾認知和態度,并促進他們主動參與依然重要且更有普遍意義。

在健康信息學領域,信息框架被認為在促進個體改變態度和健康行為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在新冠疫情這一公共衛生事件中,信息框架是否及如何發揮勸說作用對未來公共衛生事件中開展信息服務和宣傳傳播具有指導意義。本研究以國內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初期為背景,通過實驗的方式,探索在自愿原則下不同信息框架對參與者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機制,為疫情常態下的疫苗接種和同類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的宣傳對策提供參考。

1 文獻回顧

在意識到可以通過改變備選方案的信息表達方式來影響被試對象的決策偏好后,信息框架效應引起后續不少學者的關注[3]。信息框架主要包括收益型和損失型框架兩種,其中收益型框架的信息較為強調實施某種提倡行為的好處,而損失型框架的信息則重點強調不實施某種提倡行為的后果[4]。研究人員認為收益型和損失型框架信息呈現形式的微妙變化會導致個體傾向選擇不同的行動反應,而這種不同的影響可以使用前景理論來解釋[5]。前景理論認為人們在面對一個以損失型框架展示的選擇時更傾向于冒險,而面對一個以收益型框架展示的選擇時會傾向于厭惡風險[3]。信息框架目前在心理學、市場營銷學和醫學等領域得到大量應用和探索,學者們試圖通過信息框架的設計來達到更好的營銷和健康推廣目的[6-7]。在健康行為決策領域,信息框架被用于疾病檢測(乳腺癌[8]、皮膚癌[9])和健康預防行為(如節食行為[10]、戒煙[11]、疫苗注射[12])等不同的情景中。在不同情景中,信息框架發揮的作用并不總是一致,Rothman A J等發現,在疾病檢測行為中損失型框架的說服力更強,而疾病預防行為中收益型框架的說服力更強[4]。Gallagher K M等的元分析也顯示,在預防皮膚癌、鼓勵體育活動和戒煙等預防行為方面,收益型框架信息比損失型框架信息更有說服力[13],也有其他學者的元分析得到了類似結論[14-15],但部分學者同時也發現,在安全性行為、皮膚癌預防、節食和營養行為方面,信息框架的說服力并沒有顯著差異[15]。此外,O'Keefe D J等對信息框架影響疾病檢測研究的元分析發現,損失型框架比收益型框架僅在乳腺癌檢測方面有稍微多的說服力,在皮膚癌、牙齒問題等其他疾病檢測方面沒有顯著差異[16]。在不同情景的研究中,個人對負面結果的風險感知是影響信息框架效應發揮作用的關鍵因素[17-18]。具體而言,每個人對檢測和預防行為的風險感知有一定不同,且依賴于他們對疾病易感性的感知、具體行為的預期結果以及推薦行為的感知有效性[17,19-20]。

此外,專門針對疫苗注射的情景,信息框架的影響也得到了一定關注[21]。Penta M和Baban A的元分析顯示在所有該類研究中關注最多的疫苗是HPV,其次是流感疫苗、西尼羅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和百日咳疫苗。疫苗注射是一種預防疾病的保護性行為,它是一種風險較小的行為,因此基于前景理論,學者們預測收益型信息框架對說服人們去注射疫苗時會更有說服力[22],有個別研究證實了收益型信息框架的積極作用[23]。但是,有一些研究發現損失型框架會比收益型框架在鼓勵疫苗接種方面更有優勢[24-26],也有研究發現無論損失型還是收益型信息框架均比基準線能帶來更高的接種意愿[27]。然而,更多的研究則發現不同信息框架對疫苗接種意愿并沒有顯著的效果[12,28]。盡管如此,不少研究通過調節效應的分析發現某些特定情況下信息框架對參與者疫苗接種意愿具有顯著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參與者已有的特征(如動機取向[19]、涉入度[29]等)、感知接種風險[30]、易感性[31]或者一些情景因素(如行為頻率[24]等)。此外,也有少量研究探索了信息框架及其交互因素對接種意愿發揮作用的中介變量,如感知信任[26]、感知結果有效性[32]、感知嚴重性和態度[33]等。

綜上所述,盡管針對信息框架在健康決策領域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但是專門針對疫苗注射的情景相對較少(如HPV疫苗),且已有的研究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21]。在新冠病毒大流行這一特定公共衛生事件中,在自愿接種原則下,信息框架是否及如何對居民接種意愿產生影響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索,這有利于豐富信息框架在疫苗接種影響方面的研究,并為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的宣傳決策提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選擇大規模疫苗接種初期這一具有普遍公共衛生事件價值的時間節點,以國內適合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群為對象,探索不同信息框架對新冠疫苗接種這一預防型健康行為的影響,并以信息接受度為中介變量、感知易感性為調節變量開展分析,試圖厘清公共衛生事件中信息框架對預防型健康行為的影響機制,指導疫苗接種的宣傳和公共衛生事件中信息服務工作。

2 理論基礎和研究假設

2.1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模型

刺激(Stimulus)—有機體(Organism)—反應(Response)是Mehrabian A等在1974年基于環境心理學研究提出的模型,模型由刺激、有機體和反應3個元素組成,模型認為環境作為刺激(S)會影響人們的內在狀態(O),而內在的心理和認知狀態(O)會進一步作用于他們的趨近或規避的行為反應(R)[34]。S-O-R模型提出以來,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不同情景中解釋人們的行為或反應,如在線購物[35-37]、社交網站利用[38-39]、短視頻參與[40]、健康信息選擇[41]與規避[42]等情景中,S-O-R模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對參與者給予不同信息框架新冠疫苗勸說接種的文字信息(S)可以作為一種刺激,參與者在閱讀被展示的刺激信息后會產生一定的認知狀態反應(O),這種認知狀態最終會導致他們愿意(趨近)或不愿意(規避)接種疫苗的行為反應,因此用戶接受不同信息框架材料刺激并作出疫苗接種反應的過程符合S-O-R模型理論,故而將其作為本文的理論基礎。

2.2 信息框架和新冠疫苗接種

信息框架的效應經常用前景理論進行解釋,即當人們接觸到行動的消極后果時,會傾向于尋求風險,但當接觸到行動的積極后果時往往會傾向于規避風險[34]。盡管信息框架對健康行為的說服效應經常被發現不一致或者不顯著,但多個元分析均發現收益型框架比損失型框架在鼓勵預防行為方面效果更好,而損失型框架比收益型框架在鼓勵疾病檢測行為方面更有效[15-16]。對疫苗這一預防疾病行為而言,雖然元分析發現信息框架的作用存在不顯著或者完全相反的結果[43],但由于新冠病毒和以往HPV、麻疹、乙肝等病毒在傳染性、影響范圍、危害等方面均有較大不同,接種疫苗更為必需且接種的收益高于風險,信息框架效應可能會對參與者疫苗接種行為產生影響,且收益型框架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由于信息的作用是消除不確定性,因此研究人員發現無論以損失型還是收益型信息框架進行展示,勸說性信息的刺激均比基準線能夠帶來更高的接種意愿[27]。基于以往研究和上述分析,認為對大眾進行專門的疫苗接種信息勸說干預,會使他們對疫苗有更積極的態度,且收益型信息框架發揮的作用比損失型信息框架的作用更大。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1:無論何種信息框架的勸說干預,參與者對新冠疫苗接種的態度均比未受干預前積極。

H2:收益型信息框架比損失型信息框架對居民接受新冠疫苗接種的意愿影響更大。

S-O-R模型認為外界的刺激可以通過個體內心情感和認知的變化而對行為反應產生影響。當使用不同框架的勸說信息對個體進行刺激時,個體對說服性信息的認可和接受程度可能會中介對最終行為改變的影響。信息接受度是個體對信息說服力、相關度、可信度、有用性和客觀性的綜合感知度量[44],信息接受度越高表示個體越認可信息發揮的積極勸說作用,并會更積極參與被鼓勵的健康行為。過去有學者證實了信息框架在不同水平的自我效能調節下對信息接受度會產生影響[44]。本研究認為,當個體面對不同信息框架的疫苗勸說信息時,會根據不同信息框架判斷其可接受度,進而做出疫苗接種與否的決策,信息接受度在信息框架和新冠疫苗接種之間可能發揮中介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H3:信息接受度中介了信息框架對居民接種新冠疫苗意愿的影響。

2.3 感知易感性的調節作用

感知易感性是指個體對自己患某種疾病或者陷入某種疾病狀態可能性的認識,它包括對醫務人員所做判斷的接受程度以及自己對疾病發生、復發可能性的判斷等[17]。當人們認為自己容易受到健康問題的影響時,他們可能對健康結果更加警惕,信息刺激更容易引起積極的行為反應。以往在國外針對中老年女性的乳房X光掃描[17]、中年人結直腸癌掃描[45]、青年人HIV檢測[46]、牙線剔牙[47]、非裔美國父母對兒童注射HPV疫苗[31]的研究中,感知易感性均被發現和信息框架存在交互效應。此外,Hull S J還發現,感知易感性和信息框架的交互可以促進參與者對信息的詳盡加工處理,并進一步中介了信息框架對檢測行為意愿的影響[46]。在本研究中,如果參與者認為自己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此時過度負面框架勸說的信息讓人難以相信不接種疫苗的后果,參與者對信息的接受度較低,與此相反,這時收益型框架信息更讓人相信和接受,但同時感知易感性較低時,勸說性信息接受度對實際接種意愿的關系較低。而當參與者感知到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時,那么他們對負面的結果會更關注,此時負面框架的信息更讓人接受,較高的可信度此時會對接種意愿發揮更大的影響。總體而言,當參與者感知到較高的易感性時,會強化信息框架通過中介變量對疫苗接種發揮作用。基于以往研究和上述分析,預期感知易感性可能對信息框架和信息接受度的影響發揮正向的調節效應。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4a:感知易感性正向調節信息框架對信息接受度的影響。

H4b:感知易感性正向調節信息接受度對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

H4c:感知易感性正向調節信息框架通過信息接受度對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

2.4 研究模型

基于上述理論和假設,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自變量為信息框架,因變量為疫苗接種態度/意愿,中介變量為信息接受度,調節變量為感知易感性,控制變量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安全性感知、有效性感知、嚴重性感知和信息干預前對疫苗接種的態度。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對象和過程

由于早期國內提供新冠疫苗免費接種的適用人群主要為18~59歲,因此主要針對學生和不同年齡段職場人士開展調查,且要求參與者必須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研究采用滾雪球的方法,首次選擇不同年齡段人員各20名,再由他們通過社交網絡擴散實驗問卷。問卷首先告知參與者本次研究的目的,并簡單介紹新冠疫情和疫苗的知識。問卷主體包括3個部分,第一部分有關參與者個人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學歷、對疫苗了解程度)以及對疫情和疫苗的先驗感知(如對新冠肺炎的易感性和嚴重性感知,對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感知和接種態度);第二部分設計了類似今日頭條網站發布的有關疫苗接種的信息刺激材料,不同參與者會被隨機展示不同框架的材料信息;第三部分需要參與者填寫閱讀材料后對實驗提供信息的接受度感知以及疫苗接種的態度和意愿。

整個實驗問卷持續半個月(2021年1月15日—2月1日),最終得到有效問卷413份。其中收益型信息框架問卷201份,損失型信息框架問卷212份,數量較為接近。男性占42.9%,女性占57.1%;年齡18~23歲占18.9%,24~30歲占16.7%,31~40歲占41.2%,41~59歲占23.2%。此外,在假設檢驗分析前,采用獨立樣本t和卡方分析對兩種不同信息框架的樣本進行了隨機化檢驗。兩組樣本在年齡(t=-1.500,p=0.134)、性別(χ2=1.221,p=0.234)、教育程度(t=1.360,p=0.174)、感知易感性(t=-1.562,p=0.119)、嚴重性(t=-1.082,p=0.280)、疫苗安全性(t=-1.156,p=0.248)、疫苗有效性(t=-0.405,p=0.685)和疫苗接種的先驗態度(t=1.504,p=0.133)中均不存在顯著差異,兩組樣本分布較為隨機。

3.2 信息刺激

問卷中的信息刺激材料主要改編自Nan X等[31]和Gerend M A等[48]研究信息框架對成人HPV接種意愿影響研究的相關材料。在信息刺激材料中,為了充分探索信息框架發揮的效應,采用了3種不同的收益框架和3種不同的損失框架,以突出信息框架不同內容產生的結果。為了確保信息量的影響,不同信息框架的刺激材料總字數均在76~85之間。

3.3 變量測量

作為一個影響較為廣泛的公共衛生話題,多數民眾對新冠疫苗相關信息已有一定了解,為了控制參與者已掌握疫苗相關信息對本次試驗操控的影響,在實驗前和實驗后分別測量了一些變量。實驗前測量的變量主要有:對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嚴重性感知、對新冠疫苗安全性感知、有效性感知、易感性感知以及接種態度;實驗后測量的變量主要有:對刺激材料的信息接受度感知、接種新冠疫苗的態度和意愿。上述量表均改編自有研究,并用3個題項進行測量。控制變量中感知嚴重性(如“新冠肺炎是可怕的疾病”;M=6.305,SD=0.848,Cronbach's α=0.770)、感知有效性(如“注射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新冠肺炎”;M=5.811,SD=0.891,Cronbach's α=0.901)和感知安全性(該變量用負向表達,如“注射新冠疫苗會給我帶來不良后果”;M=3.819,SD=1.512,Cronbach's α=0.845)改編自Nan X等[31]、先驗接種態度改編自Orbell S等[49](如“我認為18~59歲居民注射新冠疫苗是明智的”;M=5.079,SD=0.891,Cronbach's α=0.785)。中介變量信息接受度改編自Riet J V等[44](如“我認為上述信息對我注射新冠疫苗有說服力”;M=5.531,SD=1.353,Cronbach's α=0.861)。調節變量感知易感性改編自Gallagher K M等[17]和Joseph G等[50](如“若不注射疫苗,我和家人可能會感染新冠病毒”;M=5.183,SD=1.434,Cronbach's α=0.879)。因變量中后驗疫苗接種態度(如“我認為18~59歲居民注射新冠疫苗是明智的”;M=5.742,SD=0.987,Cronbach's α=0.911)和接種意愿(如“若被社區通知,我愿意去接種新冠疫苗”;M=5.811,SD=1.009,Cronbach's α=0.962)均改編自Orbell S等[49]和Nan X等[31]。問卷所有量表信度均高于閾值0.7,總體而言問卷具有較好可信度。此外,借鑒已有研究[31,51],還控制了性別、年齡、學歷、是否了解新冠疫苗等變量。

3.4 多重共線性診斷

為了避免數據處理中的多重共線性問題,首先,對自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檢驗,所有自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475,一般認為相關系數至少大于0.75,才存在高度共線性,所以本研究自變量的共線性不是一個需要擔心的問題;其次,以疫苗接種意愿/后驗態度為因變量,納入所有自變量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并以方差膨脹因子(VIF)和容忍值(Tolerence Values)為指標對多重共線性進行診斷。數據顯示所有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均處于1.080~1.738之間,容忍值在0.576~0.926之間,符合方差膨脹因子小于10,容忍值大于0.1的要求,再次證明本研究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4 研究結果

4.1 信息框架對新冠疫苗接種的影響

假設1探索了在不考慮信息框架類型的情況下,勸說性信息干預材料對個體疫苗接種態度的影響。在實驗中,測量了每個參與者信息材料刺激前和刺激后對新冠疫苗的態度,因此利用配對t檢驗可以對信息刺激的效果進行驗證。SPSS的成對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勸說性信息干預后,參與者對疫苗正面態度的得分(M=5.742,SD=0.987)顯著(t=-14.335,p=0.000)高于試驗前對疫苗正面態度的得分(M=5.079,SD=0.891)。即無論信息框架的形式如何,經過額外勸說性信息的刺激,參與者的態度均會有一定提升,因此H1得到了支持。

假設2考察了不同信息框架對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通過控制年齡、性別、學歷、實驗前的感知嚴重性、有效性、安全性、疫苗了解程度和對疫苗的態度等變量,開展了偏相關分析和單因素ANOVA分析,發現信息框架和實驗后的疫苗接種意愿顯著負向相關(r=-0.137,F=7.292,p=0.007),即收益型框架(M=5.948,SD=0.858)比損失型框架(M=5.682,SD=1.120)的勸說信息能帶來更高的疫苗接種意愿,因此H2得到了支持。

4.2 信息接受度的中介作用

假設3探索了信息接受度在信息框架和新冠疫苗接種意愿之間發揮的中介作用。依據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進行中介效應檢驗,本研究借助Hayes(2013)編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中的模型4完成了該中介效應的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信息框架(0代表收益型框架,1代表損失型框架)可以負向預測信息接受度和疫苗接種意愿。放入中介變量信息接受度后,信息框架對疫苗接種意愿不再具有顯著預測作用,且信息接受度可顯著正向預測疫苗接種意愿。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檢驗表明,信息接受度的中介效應顯著,中介效應值為-0.161,95%置信區間為[-0.541,-0.064],區間不包括0,這再次表明信息框架對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是通過信息接受度的完全中介作用產生影響,因此H3得到了支持。

4.3 感知易感性的調節作用

假設4考察了易感性感知在信息框架通過信息接受度影響疫苗接種意愿過程中的全程調節作用。在SPSS逐步回歸分析的基礎上,結合PROCESS的模型59對調節效應結果進行分析,表3顯示了不同控制變量、自變量、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逐步對信息接受度和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

首先,感知易感性和信息框架效應的乘積項對信息接受度的預測作用顯著(p<0.05),并且乘積項增加了對信息接受度的解釋力(ΔR2=0.075,p=0.000)。乘積項的效應值為0.212,置信區間為[0.045,0.379],區間不包括0,再次說明感知易感性在信息框架對信息接受度的預測作用中起到了調節作用,因此H4a得到支持,即較之于低感知易感性居民,高感知易感性居民在信息框架對信息接受度的影響方面效果更為明顯。為了了解交互效應的實質,將易感性感知按照平均值加減一個標準差分為高、中、低感知易感性3組,3組參與者在信息框架和信息接受度之間關系的效應值及95% Bootstrap置信區間如表4所示,對高易感性感知組來說,該負向預測作用強于低易感性感知組。

其次,表3結果顯示,易感性感知和信息接受度的乘積項對疫苗接種意愿的預測作用顯著(p=0.000),且模型得到改進(ΔR2=0.040),交互項效應值為0.129,置信區間為[0.084,0.174],區間不包括0,再次說明感知易感性在信息接受度和疫苗接種意愿之間發揮了調節作用,因此H4b也得到了支持。此外,低、中、高感知易感性各組的效應值如表4所示。

最后,在調節中介模型中,感知易感性在信息框架和疫苗接種意愿之間也發揮了調節作用(p=0.002,ΔR2=0.017),交互項效應值為0.174,置信區間為[0.064,0.284],區間不包括0,再次證明易感性感知在信息框架通過信息接受度對疫苗接種意愿產生影響的過程中發揮了調節作用,因此H4c也得到了支持。低、中、高感知易感性各組中介模型中的調節效應值和置信區間如表4所示。

此外,當以信息干預后參與者對疫苗的態度為因變量來探索上述直接效應、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時,本研究中所有假設均得到支持,研究結果的穩健性較好。

5 討論與結論

信息框架對預防型健康行為,尤其是對疫苗接種的影響,國內外已有部分學者開展研究,但對信息框架發揮作用的結論存在較大差異,尤其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預防行為研究較少。由于情景因素對信息框架發揮作用的影響較大[43],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和疫苗虛假信息廣泛傳播的背景下,盡管國內疫苗接種這一健康行為依靠政府強有力的組織得到了高速普及,但對于常態化的公共衛生事件和日常政府宣傳,探索公共衛生事件中信息框架對健康行為普及的影響機制仍具有重要的學術和實踐價值。基于此,本研究以國內18~59歲適合接種的人群為研究對象,利用情景實驗的方法,探討了信息框架對新冠疫苗早期免費接種這一預防型健康行為的影響過程和作用機制,分析了信息接受度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易感性的調節作用。

首先,配對t檢驗發現,無論以何種信息框架展示,經過勸說性信息干預的居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的態度均比信息干預前有一定提升。這一結論與之前研究發現兩種信息框架與基準線和控制組相比均可以帶來更高的接種意愿一致[27,52]。在網絡中關于疫苗信息泛濫且真假難以判斷的情況下,盡管居民有自己固有態度,但這一態度很容易受到額外信息的影響。對于政府宣傳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而言,在公共衛生事件中,為了鼓勵居民積極參與預防型健康行為,持續不斷地向大眾提供更多的勸說性知識干預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改變用戶的認知、態度和行為意愿。

其次,收益型框架比損失型框架對預防型健康行為(疫苗接種)的影響更大。疫苗作為一種預防型健康行為,這一結果符合收益型框架在鼓勵預防行為方面效果更好的元分析結論[15],也與Broemer P針對疫苗的結果有一致之處[23],但與其他研究發現損失型框架會比收益型框架在鼓勵疫苗接種方面更有優勢的結論相反[24-26]。在新冠病毒廣泛傳播的疾病背景下,新冠疫苗免費接種的情景與一般的預防行為(如戒煙、運動)較為相似,反倒與其他付費疫苗及影響面較窄的疾病(如HPV)特征有一定差異,因此收益型框架可能發揮更高勸說作用。在政府通過媒體進行新冠疫苗知識的教育宣傳中,要重視收益型勸說信息框架的使用,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而近期部分基層政府通過不打疫苗不能出行、不能進商場、不能進醫院、停發公職人員工資等損失型信息框架的宣傳已引起網絡用戶的極大反感,不利于提升用戶的疫苗接種意愿。

再次,本文發現信息接受度在信息框架和疫苗接種意愿之間發揮了中介作用。以往對信息框架和疫苗接種行為中介變量的探索較少[43],主要涉及感知信任[26]、感知結果有效性[32]、感知嚴重性和態度[33]等,而本文則發現信息接受度這一變量在勸說性信息框架影響疫苗接種意愿的過程中發揮了完全中介作用,這豐富了信息框架影響健康行為中介機制的研究。信息接受度反映了個體對信息說服力、信任感等的綜合感知[44],以往針對體育運動和飲酒的研究發現收益型框架的可信度最高[53],對預防型行為而言,收益型框架更有說服力[15],故而在新冠疫苗免費接種這一預防型健康行為情景中,收益型框架可以使參與者對勸說信息產生更高的接受度,接受了勸說后更容易發生預期的疫苗接種行為。對政府和公共衛生機構而言,在信息框架的基礎上應該采取更多措施,如在社交媒體投放勸說信息、鼓勵朋友圈的社交傳播、健康專家和明星等KOL傳播,使居民對勸說行為改變的信息產生更高接受度,對于發揮信息的干預作用非常重要。

最后,感知易感性不僅直接影響用戶疫苗接種的意愿,在信息框架通過信息接受度影響疫苗接種意愿的過程中發揮了調節作用,這一結論與之前研究發現感知易感性與信息框架交互影響一些健康行為(如女性乳房X光掃描[17]、中年人結直腸癌掃描[45]、青年人HIV檢測行為[46]、牙線剔牙行為[47]、兒童注射HPV疫苗[31]等)的結論一致。感知易感性反映了個體對疾病發生可能性的判斷,感知易感性越高,個體保護動機越強,這時信息框架通過信息接受度對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也會較強。因此,在公共衛生事件的健康行為教育實踐中,宣傳人員應該重視對疾病嚴重性和傳染性的說明,通過國內外真實案例展示公共衛生事件對全部人群易感的事實,提升受眾的疾病易感性感知水平,增強信息干預教育的效果。

盡管與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創新地探索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信息框架如何通過信息接受度這一中介變量和感知易感性這一調節變量對疫苗初期免費接種意愿發揮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但也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政府的組織和管理對公共衛生事件中預防型健康行為的宣傳推廣可能發揮較大作用,如本次新冠疫情中國政府的強大組織動員能力是我國領先于國外疫苗接種的重要原因,信息框架是宣傳過程中可以發揮作用的一個錨點,但不能過分夸大公共衛生事件信息框架的作用;其次,本研究為橫斷研究,公共衛生事件有不同的發展階段,用情景實驗測量了疫苗接種初期參與者的態度和意愿,這只能說明其截面決策,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行為,但并不能完全代表后續行為,未來需要利用縱向數據進行持續跟蹤;再次,信息框架發揮作用非常依賴情景,新冠病毒和新冠疫苗的獨特情景不同于HPV、乙肝等其他疫苗接種情景,因此結論在其他預防型健康行為中是否適用有待進一步驗證;最后,信息干預的設計中除了框架形式,還有表達載體(文字/視頻)、證據類型(敘事與否)以及時間導向(短期/長期目標)等多種要素,信息框架如何與其他各種因素共同發揮作用,是未來研究利用信息促進健康行為時值得長期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田勘.中國人接種新冠疫苗意愿最高[J].中國老年,2020,(20):40.

[2]張杭杰,丁林玲,潘雪嬌,等.浙江省醫療衛生人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意愿和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疫苗和免疫,2021:1-7.

[3]Tversky A,Kahneman D.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J].Science,1981,211(4481):453-458.

[4]Rothman A J,Salovey P.Shaping Perceptions to Motivate Healthy Behavior:The Role of Message Fram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7,121(1):3-19.

[5]Rothman A J,Bartels R D,Wlaschin J,et al.The Strategic Use of Gain- and Loss-Framed Messages to Promote Healthy Behavior:How Theory Can Inform Practice[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6,56(s1):S202-S220.

[6]楊夢晴,趙宇翔,宋士杰,等.國外健康行為研究中信息框架理論的源流,應用與發展[J].情報學報,2020,39(6):662-674.

[7]王崇梁,曹錦丹,王珅,等.信息框架對健康風險認知和行為改變決策的影響[J].圖書情報工作,2020,64(4):68-77.

[8]Meyerowitz B E,Chaiken S.The Effect of Message Framing on Breast Self-Examination Attitudes,Intentions,and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3):500-510.

[9]Riet J,Ruiter R A C,Werrij M Q,et al.Self-efficacy Moderates Message-Framing Effects:The Case of Skin-Cancer Detection[J].Psychology & Health,2010,25(3):339-349.

[10]Satia J A,Barlow J,Armstrong-Brown J,et al.Qualitative Study to Explore Prospect Theory and Message Framing and Diet and Cancer Prevention-Related Issues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J].Cancer Nursing,2010,33(2):102-109.

[11]Toll B A,Salovey P,O'Malley S S,et al.Message Framing for Smoking Cessation:The Interaction of Risk Perceptions and Gender[J].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2008,10(1):195-200.

[12]Gainforth H L,Cao W,Latimer-Cheung A E.Message Framing and Parents' Intentions to Have Their Children Vaccinated Against HPV[J].Public Health Nursing,2012,29(6):542-552.

[13]Gallagher K M,Updegraff J A.Health Message Framing Effects on Attitudes,Intentions,and Behavior:A Meta-analytic Review[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2,43(1):101-116.

[14]Garcia-Retamero R,Cokely E T.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Risks to Young Adults:Using Message Framing and Visual Aids to Increase Condom Use and STD Screening[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pplied,2011,17(3):270-287.

[15]O'Keefe D J,Jensen J D.The Relative Persuasiveness of Gain-Framed Loss-Framed Messages for Encouraging Disease Prevention Behaviors:A Meta-Analytic Review[J].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2007,12(7):623-644.

[16]O'Keefe D J,Jensen J D.The Relative Persuasiveness of Gain-Framed and Loss-Framed Messages for Encouraging Disease Detection Behaviors:A Meta-Analytic Review[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9,59(2):296-316.

[17]Gallagher K M,Updegraff J A,Rothman A J,et al.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to Breast Cancer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Gain-and Loss-Framed Messages on Use of Screening Mammography[J].Health Psychology,2011,30(2):145-152.

[18]Rothman A J,Martino S C,Bedell B,et al.The Systematic Influence of Gain-and Loss-Framed Messages on Interest in and U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Health Behavior[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9,25(11):1355-1369.

[19]Nan X.Relative Persuasiveness of Gain-Versus Loss-Framed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 Messages for the Present-and Future-Minded[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12,38(1):72-94.

[20]Bartels R D,Kelly K M,Rothman A J.Moving Beyond the Function of the Health Behavior:The Effect of Message Frame on 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J].Psychology & Health,2010,25(7):821-838.

[21]O'Keefe D J,Nan X.The Relative Persuasiveness of Gain-and Loss-Framed Messages for Promoting Vaccination:A Meta-Analytic Review[J].Health Communication,2012,27(8):776-783.

[22]McCaul K D,Johnson R J,Rothman A J.The Effects of Framing and Action Instructions on Whether Older Adults Obtain Flu Shots[J].Health Psychology,2002,21(6):624-628.

[23]Broemer P.Ease of Imagination Moderates Reactions to Differently Framed Health Message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4,34(2):103-119.

[24]Gerend M A,Shepherd J E,Monday K A.Behavioral Frequency Moderates the Effects of Message?? Framing on HPV Vaccine Acceptability[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8,35(2):221-229.

[25]Nan X,Xie B,Madden K.Acceptability of the H1N1 Vaccine Among Older Adults:The Interplay of Message Framing and Perceived Vaccine Safety and Efficacy[J].Health Communication,2012,27(6):559-568.

[26]徐孝婷,張亭亭,朱慶華.在線健康社區中信息框架對HPV疫苗接種的影響研究——以信息可信度為中介變量[J].圖書與情報,2020,(5):39-47.

[27]Lechuga J,Swain G R,Weinhardt L S.Impact of Framing on Intentions to Vaccinate Daughters against HPV: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1,42(2):221-226.

[28]Haydarov R,Gordon J C.Effect of Combining Attribute and Goal Framing within Messages to Change Vaccina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 Healthcare,2015,8(1):45-54.

[29]Wirtz J G,Sar S,Ghuge S.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od and Personal Relevance on Persuasive Effects of Gain-and Loss-Framed Health Messages[J].Health Marketing Quarterly,2015,32(2):180-196.

[30]Riet J V,Cox A D,Cox D,et al.Does Perceived Risk Influence the Effects of Message Framing?A New Investigation of a Widely Held Notion[J].Psychology & Health,2014,29(8):933-949.

[31]Nan X,Madden K,Richards A,et al.Message Framing,Perceived Susceptibility,and Intentions to Vaccinate Children Against HPV Among African American Parents[J].Health Communication,2016,31(7):798-805.

[32]Ferguson E,Gallagher L.Message Framing with Respect to Decisions about Vaccination:The Roles of Frame Valence,Frame Method and Perceived risk[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7,98(4):667-680.

[33]Yu N,Shen F.Benefits for Me or Risks for Others:A Cross-Cultur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essage Frames and Cultural Appeals[J].Health Communication,2013,28(2):133-145.

[34]Mehrabian A,Russell J A.An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M].Cambridge,MA,US:The MIT Press,1974.

[35]Richard M O,Chebat J C.Modeling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Preeminence of Emotions and Moderating Influences of Need for Cognition and Optimal Stimulation Level[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2):541-553.

[36]Wu K Y K,Li W K.On a Dispersion Model with Pearson Residual Responses[J].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2016,103:17-27.

[37]高琳,李文立,柯育龍.社會化商務中網絡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意向的影響:情感反應的中介作用和好奇心的調節作用[J].管理工程學報,2017,31(4):15-25.

[38]徐孝娟,趙宇翔,吳曼麗,等.S-O-R理論視角下的社交網站用戶流失行為實證研究[J].情報雜志,2017,36(7):188-194.

[39]徐孝娟.基于S-O-R理論的社交網站用戶流失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5.

[40]龔艷萍,曹玉,李見.短視頻應用的特性對用戶參與行為的影響:心理參與的中介作用[J].情報科學,2020,38(7):77-84.

[41]姜婷婷,郭倩,徐亞蘋,等.證據類型對在線健康信息標題選擇的影響:眼動實驗與啟示[J].圖書情報工作,2020,64(19):61-70.

[42]Song S,Yao X,Wen N.What Motivates Chinese Consumers to Avoi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VID-19 Pandemic?: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2021,58(1):102407.

[43]PenM A,Baban A.Message Framing in Vaccine Communi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Published Literature[J].Health Communication,2018,33(3):299-314.

[44]Riet J V,Werrij M Q,Nieuwkamp R,et al.Message Frame and Self-Efficacy Influence the Persuasiveness of Nutrition Information in a Fast-Food Restaurant[J].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2013,29(1):1-5.

[45]Ferrer R A,Klein W M P,Zajac L E,et al.An Affective Booster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Gain-and Loss-Framed Messages on Behavioral Intention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J].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2,35(4):452-461.

[46]Hull S J.Perceived Risk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Framed HIV-test Promotion Messages among Wo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Health Psych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Health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2,31(1):114-121.

[47]Updegraff J A,Brick C,Emanuel A S,et al.Message Framing for Health:Moderation By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and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in a diverse sample of Americans[J].Health Psychology,2015,34(1):20-29.

[48]Gerend M A,Shepherd J E.Using Message Framing to Promote Acceptance of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J].Health Psychology,2007,26(6):745-752.

[49]Orbell S,Perugini M,Rakow T.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to Health Communications: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J].Health Psychology,2004,23(4):388-396.

[50]Joseph G,Burke N J,Tuason N,et al.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to Illness and Perceived Benefits of Preventive Care:An Exploration of Behavioral Theory Constructs in a Transcultural Context[J].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2009,36(5):71S-90S.

[51]Liu S,Yang J Z,Chu H.Now or Future?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Message Frame and Format in Motivating Chinese Females to Get HPV Vaccines for Their Children[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18,102(1):61-67.

[52]Frew P M,Zhang S,Saint-Victor D S,et al.Influenza Vaccination Acceptance among Diverse Pregnant Women and Its Impact on Infant Immunization[J].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2013,9(12):2591-2602.

[53]Borah P,Xiao X.The Importance of‘Likes’:The Interplay of Message Framing,Source,and Social Endorsement on Credibility Perceptions of Health Information on Facebook[J].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2018,23(4):399-411.

(責任編輯:郭沫含)

收稿日期:2021-07-21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健康科普知識對居民健康行為改變的影響機理及干預研究——基于ICT被動采納的視角”(項目編號:2021A1515011956)。

作者簡介:韓璽(1984-),男,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健康消費者行為。鄧佳音(1999-),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消費者行為學。韓文婷(1995-),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健康信息學。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影響信息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中國衛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0
公共衛生監督不是“陪襯”
中國衛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6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熟妇丰满人妻|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熟女日韩精品2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五月天久久综合|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99这里只有精品6|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欧美性天天|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日韩专区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噜噜噜久久|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五月婷婷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第一页| 青青国产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干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欧美性爱网|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日本免费a视频|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亚洲天堂自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色精品视频|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亚洲天堂伊人|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伊人成人在线| 日韩在线中文|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伊人中文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