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工程承包企業也逐步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在經濟全球化、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國內具有實力的企業紛紛調整策略,將工程承包目光轉移到海外的基建市場,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面對風險更大的海外市場,受到綜合實力以及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最終也不乏開拓失敗的情況,而投標過程中的風險是企業進入國際工程承包市場首先面臨的挑戰,因此,能否有效控制投標階段的風險直接關系到海外項目的最終執行結果[1]。工程承包企業要抓住廣闊的海外市場,要高度重視投標風險管控工作,通過多種措施實現風險的有效規避,降低因風險帶來的損失。
海外工程投標的風險多種多樣,從分類來看,可以從普通風險和重大風險兩個類別進行分析。具體來說,普通風險包括自然環境風險、匯率風險、風俗文化風險、政治及法律風險;重大風險包括投標決策風險、投標報價風險、投標技術風險。
所謂普通風險是指海外投標中部分外在的不可控風險,這些風險并不是投標方可以控制的,而且這部分的風險客觀規律性比較強,主要體現在自然環境風險、匯率風險以及風俗文化風險等[2]。
2.1.1 自然環境風險
自然環境風險是由于自然力的不規則變化產生的現象所導致阻礙項目推進的風險,如洪水、冰雹、臺風等氣象災害和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質災害,這些情況帶來的風險可以歸為此類風險。由于各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不同,投標單位所面臨的自然環境風險也不同。例如,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的地震災情,對當地工程企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2.1.2 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的客觀性和規律性較強,屬于普通風險的一種,投標企業在工程投標時要做好一定的防范。由于海外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相對較長,所以,項目在竣工結算時,可能會因匯率跌幅,在貨幣轉換的過程中對項目整體造成虧損。因此,投標企業要盡可能地了解工程所在國的整體匯率和外匯的情況,選擇比較穩定的匯率或者匯率變動對承包方有利的幣種作為報價的幣種,如果是招標文件中對報價幣種有明確的規定,則需要明確地說明匯率兌換的比例以及有效期限,盡可能規避因匯率問題帶來的風險[3]。
2.1.3 風俗文化風險
風俗文化風險是必然存在的,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文化,如生活習慣、民間風俗、宗教信仰以及語言文字等,工程承包企業要尊重當地文化習俗,例如,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人們每周要做禮拜,齋月不能進食,因此每到這些日子,必然會出現工程進度滯后的情況,這對工程的正常運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4]。風俗文化風險屬于外在不可控的普通風險,工程承包企業可提前做好風險預測和管理,降低這部分風險帶來的影響。
2.1.4 政治及法律風險
海外工程投標涉及國外的政權問題,政治風險就是項目所在國家的政治環境帶來的風險,也就是當地政權更迭或是當地政局和社會動蕩等情況的出現可能會給項目帶來損失的可能性。除此以外,項目所在國和我國之間一旦發生政治關系的惡化,都會對我國企業在當地承攬和實施項目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國的法律和國外的法律有一定的區別,因此,中國企業所承包的國際項目在所在國也會受到一定的約束,項目所在國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甚至是缺乏法律執行的明確要求,都會對中國企業實施項目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
2.2.1 投標決策風險
投標決策主要是公司根據項目的可行性以及業主的信譽度等情況的分析,最終決定是否參與投標,并且要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投標,以此實現最后的中標。在海外項目投標過程中,如果投標團隊對環境不熟悉,不能在復雜的形勢中做出正確的判斷,那么最終帶來的投標決策風險就會增加,同時也會影響投標工作的進展,甚至會對企業的正常發展帶來影響[5]。
2.2.2 投標報價風險
要降低投標報價風險,就要提前做好投標決策和策略的正確評估,選擇好的投標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報價風險,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在投標決策時對工程項目的復雜度和形勢進行了解,以免在策略的選擇上出現判斷失誤。企業在進行投標時,要充分考慮可能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各項費用,例如,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為保障正常施工,可能會搭建必須的生活以及生產用的臨時建筑,這些建筑的搭建會產生一定的費用,這部分費用如果在報價時按照國內項目經驗進行計算,一旦國外的周邊交通設施以及實際的情況遠超想象,環境比較惡劣的情況下,后期的施工項目會消耗較大的人力和物力,而這部分費用如果在報價時沒有進行充分考慮,就會增加項目經營的負擔[6]。
2.2.3 投標技術風險
投標技術風險是海外投標工程建設中的重大風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而技術能力、設計施工、設備選型、標準規范等方面都可能暗藏風險。因此,投標團隊應當在工程投標前完成技術風險的分析工作,在此過程中,要做好風險項清單,著重分析潛在的技術風險。也可以邀請專家參與到投標風險清單的編制中,根據其中提及的風險因素以及國內和當地的市場調研情況,為投標決策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
風險存在雖是必然,但只要提前了解其特征,掌握其規律,規避一定的風險,就能減少損失。本文根據上述風險,分別提出了相對應的風險防控措施。
企業要對匯率及外匯風險承受進行策略管理,合理確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界定可承受的風險區間,提前制定好匯率及外匯管制風險預警措施。在投標階段,深入研究項目所在國家近5年的匯率走勢,全面測算當地貨幣和國際貨幣的需求,包括各種費用中所產生的稅費金額。當確定匯率風險較大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幣種選擇,盡可能選擇方便兌換的美元、歐元等幣種作為工程計價結算貨幣。支付日常物資采購費用時,應綜合考慮選擇更為經濟的物資采購地,并選擇自由兌換貨幣作為結算貨幣,根據匯率變動的預測情況合理調整支付時間,以避免匯率波動對工程成本造成的影響。
在現場考察和市場考察的工作中,企業必須做精做細[7-8],考察前盡可能全面羅列考察事項清單,尤其注意工程實施采用的標準是當地標準、國際標準,還是中國標準。如采用當地標準或國際標準,還要做好相關標準、規范等的收集整理。投標前,企業要仔細調查項目所在市場的基本情況,包括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稅收、社會治安、建筑市場和我國的政治經濟關系等。同時還要對項目現場進行仔細調查,如當地勞動力來源、能力和工作態度等,當地原材料的供應情況,供應商的信譽、實力和能接受的支付方式等,進口材料的來源、價格等,購買、租用機械的渠道和價格等,水陸運輸能力及價格等。在充分研究項目的基本情況、技術要求、商務條件后,分析投標人參加該項目的優勢和劣勢,從而采取有效降低風險的措施。
企業海外工程項目投標過程中,企業和其商務合作伙伴都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要求,包括國際規則、中國及所在國的法律規定、國家部委規章制度和企業的規章制度等。如在經營中不遵守法律、規章制度,將可能引發法律合規風險,使企業和相關方受到相關處罰,進而對企業造成經濟和聲譽損失以及其他負面影響。因此,企業要建立海外專項法律合規風險防范體系,制定海外經營規范和法律合規指南,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合同管理、知識產權管理、勞工雇員管理、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合規經營行為準則等做出規定。制定海外投資規范和法律合規指南,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海外投資活動進行分類,并將各類投資活動的工作流程標準化,同時提出各項工作中的主要風險點和防范措施。建立有效的風險報告制度和違規事件應急處理機制,以便企業及時發現和處理違規風險。
海外一些國家存在社會治安問題,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會出現搶劫和偷盜現象,嚴重的甚至會發生綁架工人事件。企業在工程實施階段要做好所有工作人員的安保工作,分別制定項目營地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和因公外出安全管理制度。指定安全管理負責人定期對項目營地、施工現場安保人員和值班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施工現場必須保證至少有1名安保人員保衛,工作期間不得離開保衛范圍,如遇到緊急情況,必須服從安保人員指揮,不得魯莽行動。因公外出時,必須安排安保人員保衛,聘用當地司機駕駛車輛。在投標階段,企業要考慮因社會治安造成的安保費用,如果工程所在國屬于防范恐怖主義國家,企業還應考慮防恐措施費用。
投標企業在全球化經營的過程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將會給企業帶來投標市場開拓風險,包括政治方面發生政權更迭、戰爭、違約等,社會治安方面遭遇宗教糾紛、種族及文化沖突、恐怖襲擊等,法律法規方面受到合規經營、法律政策變化影響等,這都將對企業在所在國市場開拓以及經營業務的開展造成不良影響。
面對新投標市場的開拓,投標企業要制定有效的經營決策管理辦法,并嚴格執行、層層把控。綜合考慮目標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法律法規、治安、自然、合同、設計及技術管理及其他多方面風險,同時,統籌分析我國與目標國家之間的政治、貿易、文化等關系多方面的風險因素。加強企業各部門項目開拓初期的風險管控和可行性研究階段對技術、融資、運營及可持續性等多方面風險的統籌考慮,從源頭降低風險。
海外工程項目建設是我國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部分,也是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必然結果。雖然我國有比較強的基建能力,但風險依然存在,這其中涉及的因素非常多。海外工程建設的風險多種多樣,要成功進入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就需要樹立高度的風險防范意識,正確認識到投標中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并且進行深入分析,找出一定的規律,強化風險管理力度,采取有效規避風險的措施,力求將海外項目的投標風險降到可控范圍內,海外工程建設才會順利進行,進而提升企業的海外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