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昕 孫一晨



摘? ? 要:中日兩國在感謝語的使用問題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語言及文化的各自特點,中日感謝語逐漸各成體系。文章基于語料以漢日感謝語為研究對象,分別從形式、功能、情境的角度來探討漢語感謝語特點,進而明確對日本留學生漢語感謝語教學的重難點,并以語言的對比為基礎,提出全面按照漢語感謝語使用特點對日本留學生漢語感謝語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漢語感謝語;日語感謝語;對日漢語教學;文化對比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1-0068-03
漢日感謝語在表達上擁有各自的體系,所以日本留學生更易于理解兩種感謝語的相似之處,而差異之處則可能使日本留學生難以準確地辨析漢語感謝語的特點,從而給實際交際帶來不便。鑒于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留學生使用漢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明確漢語感謝語特點、預判教學的重難點并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是對日漢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關于漢日感謝語的研究背景
李麗娜將漢語感謝語分為直接感謝和間接感謝,并將間接感謝分成關心式、道歉式、贊美式、承諾式、假設式、責備式和表達主觀感受;易欣指出感謝功能除表達謝意外,還能表示委婉拒絕、引起對方注意以及不滿與諷刺。熊取谷哲夫從“發話行為理論”出發將日語感謝語的具體表現方式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他認為凡是具有表明謝意的,都屬于直接式,其他都可歸入間接式。劉小姍、陳訪澤從言語行為理論方面出發,將日語感謝語功能分為表明感激之情、委婉的拒絕或制止、關注。
結合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漢日感謝語類型接近,在表達功能上類似,整體呈現出“大同”的傾向。文章將結合具體語言材料,分析歸納漢語感謝語的特點,并提出相應的對日漢語教學策略。
二、漢日感謝語對比下漢語感謝語的特點
漢日感謝語雖然在表達方式上十分相近,但卻不盡相同;在語用功能方面屬感謝功能最為常見,但是這一功能并不具備普適性。因此,同樣的感謝語在不同的場景下可能會表達出不同的意思,從而呈現出不同的功能。漢日感謝語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使用時也會存在一定差異。這里主要歸因于使用對象及場合的不同。
因此,文章在對漢日感謝語進行對比后,發現漢語感謝語無論是在表達方式、語用功能、使用對象及場合中都具有明顯的特點,具體歸納如下。
(一)形式上的特點
1.感謝類型多樣
在漢語感謝語的直接式感謝語中,標志性感謝詞可以有多種形式的表達,如“謝謝”“感謝”“感激”等。這些標志性感謝詞可以單獨完成交際任務,也可與其他成分共同構成感謝語詞組或小句,以“謝謝”為例,就有“謝謝”“謝謝你”“太謝謝啦”“謝謝你幫了我這么多”等表達。除此之外,還可通過重復標志性感謝詞形成重疊式感謝語來表示感謝。而間接式中的承諾式間接型感謝語作為漢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在交際中出現的頻率也很高,例如:
(1)周放:事成之后,請你們倆吃大餐。——《幸福,觸手可及!》
2.感謝形式完整
日語感謝語通過使用授受補助動“~てくださる”“~てくれる”“~ていただく”等來明確恩惠的傳遞方向。
例如:
(2)紅野:ありがとうね~隠れ家を提供していただいて。(謝謝你為我提供了隱蔽之所。)——《我是大哥大》
而漢語感謝語則需要有較為完整的感謝要素——施惠人、受惠人或是明確的語境,才能體現出恩惠傳遞的方向。例如:
(3)安迪:一起吃個飯,就算我給你道歉。
應勤:不過得我請客,這是我謝謝你。——《歡樂頌》
3.使用邏輯嚴謹
在漢語中,標志性感謝詞后,除可添加表示人和事的賓語之外,還可添加表示物的分句結構。而在日語中,這樣完整的表達較少出現。因此在邏輯上,漢語比日語更加嚴謹。
4.感謝語格式靈活
漢語直接型感謝語會話結構復雜,人們可以根據情境的不同來選擇其中的幾項成分,從而形成不同的會話組合,而各個成分在句子中出現的位置以及次數通常不固定。漢語間接型感謝語在符合禮貌原則的前提下,表達格式也較為自由。相反,日語感謝語大多為格式固定的公式化感謝語。
(二)功能上的特點
漢語感謝語主要具有感謝、婉拒、諷刺三種功能。日語感謝語同樣具有感謝、婉拒的功能,但因其標志性感謝詞包含部分宗教色彩,所以諷刺功能并未體現在日常會話功能中。
在特定的語境下,說話人可運用漢語感謝語的諷刺功能來向聽話人傳遞內心的不滿情緒,此時語氣、語調會較為夸張,例如:
(4)包太太:她魏國強是有名的經濟學家,人脈廣,資歷深,之前你們結親,對你對包家都有好處,可現在不一樣了。這時候粘上這樣的親家,這不是拖累是什么?
包奕凡:那我還得謝謝您,考慮的這么周到是不是。——《歡樂頌2》
(三)情境上的特點
權勢的高低、關系的親密度等社會因素對漢語感謝語的選用產生較大的影響。在中國,假設對話雙方社會關系較為親密,則可省略公式化感謝語,表達方式也隨之變得更加靈活,如“你看你給我買這個干什么啊”“天啊!你也太好了吧”。但在特定的交際情境中也可出現公式化感謝語,如子女故意營造親切的氛圍來向長輩撒嬌,因此親朋之間感謝語的選用具備一定的彈性。與之相反,在日本,親朋之間使用公式化感謝語是一種“社會公約”,否則會被認為不禮貌。在中國,我們經常見到的是客人向服務人員致謝;而在日本,情況則恰恰相反。漢語道歉式間接型感謝語的使用率也比日語道歉式間接型感謝語使用率低。因此,在交際時要根據使用對象、交際場合的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感謝語。
三、對外漢語教材中漢語感謝語的考察與分析
漢語口語教材是留學生操練口語的重要依托。在對部分教材進行評析后,文章以最新版本的《發展漢語》口語系列以及《漢語口語速成》為主要對象,進行全面的漢語感謝語的考察和分析。
(一)《發展漢語》口語系列中漢語感謝語編排的優點
本套教材漢語感謝語共出現117次,總量較為充足(如表1所示);在漢語感謝語的分布趨勢上注重了語言點的分散性與遞進性。在漢語感謝語交際情境方面編排得十分豐富,不僅選取了一些貼近日常生活的情景,而且將《論語》、烤鴨等中國文化要素融入其中。
(二)《漢語口語速成》中漢語感謝語編排的優點
本套教材共出現直接型、間接型感謝語42次(如表2所示)。從漢語感謝語的分布趨勢來看,教材的編排不僅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而且數量適中,不會給留學生施加過大的學習壓力。教材中出現的會話場景也多為貼近生活的場景,感謝語的各種形式也在各場景的會話中得到了充分且合理的展現,體現了教材的實用性。
(三)教材中漢語感謝語編排存在的不足
在對兩套教材中出現的感謝語語料進行統計與分析后發現,教材在以下三方面存在不足之處。
1.形式編排不足
據統計,《發展漢語》口語系列中并未把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道歉式、責備式、承諾式三類間接型感謝語編入教材。《漢語口語速成》中則沒有提及承諾式、贊美式、假設式三類間接型感謝語,同時在注釋中也并未發現相關介紹。因此可知,兩套教材對于間接型感謝語類型的編排存在不足。
2.功能編排不足
據統計,兩套教材中均只涉及1例表示婉拒功能的感謝語,諷刺功能感謝語則并未編排到教材中,同時也未做出一定拓展,這樣安排不利于留學生完成生活、學習或工作中的基本交際任務。因此可以認為,教材缺乏對婉拒、諷刺功能感謝語的重視。
3.練習編排不足
兩套教材在練習環節的編排上,基本都關注到了學生交際能力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根據精講多練的原則可知,兩套教材均對課文中的感謝語著墨較多,而在練習方面相對不充分。如表3所示。
四、面向日本留學生的漢語感謝語使用情況考察
教師以漢日感謝語差異為基礎,通過問卷的形式調查日本留學生漢語感謝語的使用情況。根據調查結果發現,日本留學生在漢語感謝語使用上存在如下問題。
(一)傾向使用簡單結構
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留學生使用直接型感謝語的頻率較高。這是因為兩套口語教材中直接型感謝語不僅最先出現,而且出現頻次也最高。同時,這樣使用還可直截了當地表達出禮貌意圖,因此日本留學生樂于選用并不意外。在日常簡單對話中選用“謝謝”進行表達是合理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境下使用難免給人以敷衍之感。
(二)母語負遷移導致的感謝語泛化
日本留學生更偏向于使用與日語感謝語相似的形式來進行交際。漢語特有的承諾式間接型感謝語、重疊式感謝語等仍屬于日本留學生的認知模糊區域,即使是在教材中接觸過,在日常交際時也不易于應用。因此,日本留學生對于一些不理解或不確定的形式一般會回避使用,傾向選用出錯率相對較低的簡單形式。
(三)語用功能判別存在缺陷
漢日感謝語都存在婉拒功能,因此其更易于被日本留學生理解,但根據調查結果可知,將該功能應用于具體交際場景時的準確率并不高。對于漢語感謝語的諷刺功能,日本留學生在理解上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使用率較低。
五、面向日本留學生的漢語感謝語教學建議
由于漢日感謝語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日本留學生在使用漢語感謝語時會存在一定困難。文章將分別從教材、教學者以及日本留學生三個角度出發,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以幫助日本留學生更得體地運用漢語感謝語進行交際。
(一)對口語教材中漢語感謝語的編寫建議
1.多方面豐富漢語感謝語
教材要根據日本留學生當前的學習等級來填補教材中漢語感謝語的空白。例如:簡單的漢語感謝語形式須編排在低階段教材中;一些較難理解的,如漢語感謝語的諷刺功能,可編排在高階段教材中。教材還可通過對應大綱中的要求來擴充間接型感謝語數量,如HSK4級的日本留學生要了解中國文化習俗以及思維習慣并有意識地將其轉化成交際能力,因此教材可編寫一些能體現文化特點的感謝方式,如承諾式間接型感謝語。
2.優化漢語感謝語分布
教材要適度且合理地編排功能句。漢語感謝語功能句分布不應太過于集中,要結合不同等級、不同階段日本留學生的特點進行編排。除此之外,還要提高功能句復現率,否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遺忘,如《初級口語(II)》中出現了一次表達主觀感受的間接型感謝語,但在其余幾冊教材中均未再次出現。知識點需要及時進行復現,因此,要結合大綱要求提升相關感謝語的出現頻率。
3.增加實踐性練習
教材要有針對性地擴大實踐性練習的比例,并要確保練習題目的實用性。例如:在中國,親朋之間選用感謝語是比較靈活的,教材要鞏固日本留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就要圍繞此知識點設置會話場景,讓日本留學生盡可能在真實、自然并具有一定代入感的情境下接觸更多的表達方式。除此之外,還要注重練習的趣味性,不能過于單調。
(二)對教學者漢語感謝語教學的建議
1.增強對漢日感謝語的認識
首先,教學者可通過查閱書籍、觀看影視資料或親身體驗等方式了解日本的禮儀文化和當地風土人情,從而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際水平。其次,教學者要引導日本留學生克服文化震蕩。教學者要對不同日本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水平有所把控,根據日本留學生具體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并及時獲取學習反饋。最后,教學者可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的方式來加深對漢日感謝語的理解,嘗試總結出漢日感謝語的不同之處,提前預設日本留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并以中日文化差異為基礎,篩選教學重點。
2.豐富課堂內容及教學手段
首先,教學者要合理利用日本留學生的母語負遷移。這樣可以幫助教學者在教學時更加明確教學側重點,從而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其次,教學者要側重漢語感謝語特有形式的講練。教學者可以設置感謝語文化專題課,注重特有形式背后的文化內涵輸出,同時也要為日本留學生提供貼近生活、使用率高的語料。最后,教學者要結合日本留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手段。
3.課堂教學與課下教學相結合
教學者除了要準確講解教材、充分把握課堂之外,還要利用課下時間提升日本留學生的漢語感謝語交際水平。例如,教學者可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輔助教學,可以選擇為日本留學生播放中國影視劇、紀錄片等方式,也可以開展一些課下實踐活動,讓日本留學生互相分享積累到的漢語感謝語形式,并互相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語言點,師生一起分析解答。
(三)對日本留學生的漢語感謝語學習建議
1.制定學習計劃
日本留學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學習計劃,也可以根據自己目前所處的學習階段,在查找相關大綱了解重難點以及語用策略要求后制定學習計劃。日本留學生遇到理解困難的語言點時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合理借鑒他人的學習方法,從而制定適合自身的漢語感謝語學習計劃。
2.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首先日本留學生要提前了解漢日感謝語的差異。例如,可以借用網絡或書籍來思考中日兩國在文化歷史、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處。其次在課上日本留學生要合理利用與教學者的互動,如在預習后總結出不理解的知識點,在課堂上帶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去聽講,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最后在課下日本留學生要充分調動移情能力。對于一些中國獨特的文化現象要以積極的情感態度去處理,要學會接受與欣賞中國的文化,并對中日文化差異保持敏感。
3.積極參與交際,增加實踐機會
首先,日本留學生要主動觀察交際中的真實對話,嘗試擴大日常交際的范圍,積極創造與母語為漢語的人之間的交流機會。其次,日本留學生還要增強對自身學習主體地位的認識度,以此來激發自身使用漢語感謝語參與交際的動機。最后,日本留學生還要學會在交際中感受漢語感謝語特點。
因此,教材應結合大綱與日本留學生需求,適當地對漢語感謝語的內容編排進行優化處理;教學者在提高自身跨文化意識的同時也要善用教學方法與技巧,多鼓勵日本留學生在交際中學習漢語感謝語;日本留學生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的同時增加課下實踐的機會,有效提高漢語感謝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麗娜.漢語“感謝”言語行為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4(9):95.
[2]易欣.漢語感謝言語行為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4(34):34.
[3]梁長歲.試分析日語的“感謝”[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22.
[4]劉小姍,陳訪澤.從言語行為理論看日語的感謝行為[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2(1):27.
[5]萬巨鳳.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日語“感謝表達”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9):183.
[6]李佩锜.從“ありがとう”和“謝謝”看日中思想差異和語言特征[J].文學界(理論版),2010(9):142.
■ 編輯∕陳晶
收稿日期:2021-08-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1-10-12
作者簡介:畢昕(198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現代漢語語法、跨文化交際。
基金項目:2018年度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以單動核句位為代表的現代漢語元語言單位研究”(UNPYSCT-2018024);2017年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漢語國際教育視域下的現代漢語單動核句位研究”(17YYC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