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曦 劉碩陽 李佳寅

在北京冬奧會上,有35個小項已經或將要首次出現中國選手的身影。而在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之前,有多達1/3的項目在國內沒有開展,另有1/3僅僅觸及門檻。短時間內補齊短板,提升成績,跨界跨項選材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之中,有約1/5的運動員是通過跨界跨項選材從事冰雪項目專業訓練的,雪上項目更是有近一半是跨界跨項選材運動員。”中國體育代表團秘書長倪會忠介紹說。
這其中就包括云南小伙劉榮勝(如圖)。作為曾經的長跑運動員,劉榮勝2018年12月被國家越野滑雪集訓隊選中,在田徑場上練就的爆發力較強、耐力較好、心肺功能強的優勢,在雪原上得以盡情展現。在北京冬奧會越野滑雪男子雙追逐項目中,他排名38,刷新中國選手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
“這些運動員就是火種,他們將成為各省區市 參加全運會的基礎力量,成為未來的教練員、管理者,并且帶動更多的人來 參與冰雪運動。”倪會忠 說。美國網站評論稱,從短期和可 .預見的未來來看,中國冬 季項目的發展充滿希望。 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選 手在此前的空白項目中的 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這為 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 礎。中國在跨界選材方面 進行了不錯的嘗試,北京 冬奧會是中國邁向冬季運 動強國的第一步。▲(陳晨曦劉碩陽李佳寅)
環球時報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