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博,韓躍紅,孟慶紅,常浩娟,章滌凡
(1.云南中醫藥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2.昆明理工大學,云南 昆明 650093)
近年來,隨著需求的增長,政府高度重視健康產業,“十三五”規劃期間,已密集出臺了20余個政策文件,以促進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特別是2016年出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關于健康產業概念還沒有較為準確的界定,但很多學者都在此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并給出了定義。張毓輝等認為健康產業是從產業體系的角度出發,將與健康緊密聯系的服務及相關制造等產業包含在內的產業體系[1]。張車偉等將健康產業定義為以健康服務業為核心,通過產業融合發展滿足社會健康需求的全產業鏈活動[2]。在健康產業研究中,大量研究都以定性分析為主[3-9],并探索嘗試定量分析,利用系統動力學模型、多元回歸分析、灰色關聯模型等方法來預測健康產業的發展并對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戰略建議[10-15]。這些研究對健康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由于健康產業在我國發展還處于初始階段,缺乏相關歷史數據,給定量分析帶來了較大的困難。本文將運用系統動力學基本思想和方法,嘗試建立健康產業系統動力學模型,并以云南省健康產業為研究對象進行仿真模擬分析。
健康產業系統可以從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兩方面進行分析。在內部動力中需求子系統基本要素包括人口結構變化、城鎮化帶來的消費升級、人口素質的提升和交通發展帶來的人口流動,供給子系統基本要素包括對健康產業的資金投入、信息服務的升級、健康資源的供給和對勞動力的教育培訓。外部動力主要包括環境子系統,基本要素為國家政策導向、宏觀經濟環境、生態環境變化和科技創新發展,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健康產業系統模型,見圖1。
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SD)是系統科學理論與計算機仿真緊密結合、研究系統反饋結構與行為的一門科學,是系統科學與管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系統動力學是解決復雜系統問題的一個非常實用有效的方法[16]。過去30年,系統動力學被大量應用于管理學、心理學、環境科學等研究領域中[16,17]。健康產業體系中涵蓋的范圍非常廣,影響產業發展的因素也非常的錯綜復雜,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利用系統動力學理論對健康產業進行系統研究,既可以對健康產業進行全面宏觀研究,將所有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又可以進行微觀研究,從某一影響因素著手,分析某一影響因素對未來產業發展的影響,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決策做出較為科學合理的判斷。
健康產業系統承載著居民身體健康、生活質量和城市經濟發展的功能。健康產業需求的增長表現為地區人口數量增加、老齡化比例變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需求增長需要供給來滿足,否則會產生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分析健康產業系統要素關系可以發現:隨著地區人口的增加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數就會增加,帶來了大量的健康需求,增加了健康產業產值;同時隨著地區經濟增長,生活質量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就會升級,促進健康需求。地區經濟增長還會促進產業投入、財政衛生支出、科研投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這些都增加了健康產業供給。政府出臺的系列政策和健康資源也會促進健康產業發展,增加健康產業產值。利用Vensim PLE Version 5.8c軟件建立健康產業系統因果關系圖,見圖2。
因果關系圖反映了健康產業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和反饋過程,但是無法描述變量間的數量關系,這就需要建立流圖。在因果關系確定的基礎上,輸入各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描述系統的運作過程,建立健康產業系統動力學流圖,見圖3。模型數據主要以2013-2018年云南健康產業相關數據為基礎,見表1。要素之間數量關系通過回歸分析、文獻查詢、專家咨詢得出。模型中主要方程見表2。

表2 健康產業系統動力學模型部分方程

續表2
根據歷史數據和仿真數據進行誤差分析,本研究選取國內生產總值,健康需求量和健康產業產值3個變量進行數據對比,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2013-2018年實際值和模擬值對比數據
本文應用平均絕對百分誤差(MAPE)來衡量模型的模擬值和實際值的差異的大小。MAPE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其中,At表示歷史值,Ft表示仿真值,n表示仿真值的個數,t=6。通常,MAPE的評價標準為:MAPE<10%則為高精度預測,10%
檢驗結果:國民生產總值MAPE為4.7%,健康需求量MAPE為5.2%,健康產業MAPE為4.8%,所檢驗參數均為高精度預測。
運行模型,對未來5年云南健康產業產值進行預測,可以得到2019年云南健康產業產值2838.95億元,2020年達到3188.28億元,2021年為3580.60億元,2022年為4021.20億元,2023年為4516.01億元。
利用軟件進行政策模擬:政策一,將政策影響系數改為0.75;政策二,將政策影響系數改為2。發現政策影響系數的改變,影響了健康需求量;政策影響系數越高,健康需求量也越高,健康產業的產值也隨之提高。到2025年,政策一影響下健康產業的產值預測值為5658.53億元,比政策現狀減少37.25億元;政策二影響下健康產業產值預測值為5794億元,比政策現狀增加98.22億元。因此可以通過政策的變化來促進健康產業的發展。
本研究通過文獻分析構建了健康產業系統模型,并以2013-2018年云南健康產業相關數據為基礎,建立了云南健康產業系統動力學模型,進行了政策仿真模擬。仿真結果發現,健康產業系統動力學模型能夠高精度地模擬和預測云南健康產業發展,并驗證了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健康需求量就會增加,同時健康產業產值也會隨之增加,對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促進效果就越強。與茍夢雍[21]、施芳芳[22]的研究結論一致。
從云南健康產業需求方面來看,隨著云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隨之增加,居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強,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逐年攀升,2018年云南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達到1875元,占總消費支出的8.7%,但是與經濟較發達地區(如北京3475.8元、上海3221.8元、天津2825.1元)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23],因此云南地區的健康消費需求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這給云南發展健康產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從云南健康產業供給方面來看,云南具備發展健康產業得天獨厚的健康資源優勢,包括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如良好的空氣質量、生物多樣性、溫泉資源、旅游資源等)及中醫藥(民族醫藥)資源優勢。因此,云南省抓住時機,充分利用健康資源優勢,于2018年提出了要打造“綠色能源牌”“綠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發展目標,其中“綠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都與健康產業相關,其產業鏈從“現代中藥、疫苗、干細胞應用”到“醫學科研、診療”,再延伸到“康養、休閑”。
云南健康產業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劣勢。首先,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首先要做好“健康云南人”,但是云南大部分地區為高海拔地區,對心腦血管疾病人群的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且紫外線強度高,會對人的皮膚和眼睛造成傷害。再者,2020年云南人均壽命為75.1歲,低于全國77.3歲的平均水平,說明云南居民的健康水平較國內其他地區還有一定差距。最后,醫療資源的短板也是阻礙云南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全省醫療衛生機構數25,587所,醫院總數為1376所,每千人口執業醫師僅為1.9人(排在西南五省最后一位)[23],醫療資源整體情況處于全國中下水平。這些不利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云南健康產業的發展目標。
云南健康產業近年來在市場主導和政策支持下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云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因此引導云南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促進云南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根據本文的研究結論,提出如下針對云南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云南具有豐厚的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底蘊,世居2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勞動人民經過千百年的累積,形成了極為特色的養生觀念,如傣醫理論基礎“四塔五蘊”、彝醫“天地人三才相應觀”、藏醫轉經養生等。中醫(民族醫)的養生觀念正是健康產業發展的核心內涵,因此云南可以充分發揮中醫藥(民族醫藥)資源優勢,使其成為云南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突出云南特色。如發掘特色民族藥,轉化成產品推向全國乃至世界;發展道地藥材種植、觀光業,助力鄉村振興;開展民族醫藥特色理療、民族醫藥體驗等,打造云南具有民族特色的健康產業。
當前數字經濟時代,線上服務已經融入生活中,雖然云南在醫療資源上存在一定短板,但是可以通過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來補足。互聯網醫療,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包括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咨詢、遠程醫療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自2018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系列文件規范和促進互聯網醫療發展,特別是2020年防疫期間,互聯網醫療發揮了重要作用,現階段互聯網醫療已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在云南大力推進“數字云南”建設背景下,可以通過提高信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比例,打造數字醫療信息平臺,建立健全云南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實現遠程醫療指導、線上醫療咨詢等服務,提高云南全域醫療服務水平。
產業發展的核心是技術,健康產業也不例外。要培育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必須要求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具備創新研發能力。因此要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提高科研人員待遇,同時增加科研經費投入,促進校企合作,推動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在現有生物醫藥和健康產品基礎上再加以研發和創新,并重視品牌建設和多渠道推廣,重點培育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帶動全產業鏈快速、可持續發展。
云南作為旅游文化大省,發展健康旅游具備良好基礎。同時發展健康旅游也是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重要內涵和特色體現。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統籌規劃,制定標準,充分發揮引導、監管和規范作用。在規劃時需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在全省范圍內部署特色康養旅游重點區域。利用溫泉、森林、藥材、文化等健康旅游資源,開發如溫泉藥浴康養旅游、森林康養旅游、道地藥材觀光旅游、中醫(民族醫)文化研學旅游等具有云南特色的健康旅游產品,豐富健康旅游內容,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促進云南健康旅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