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博
摘 要:課程思政作為近年來最為熱點的一個課題,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實現立德樹人的一項重要途徑。要想做好課程思政,必須要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本文以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這門課程為例,首先從教學能力、過程和管理等方面進行課程改革探索。其次結合本門課程的專業知識特點,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著重引領學生形成愛國、敬業、誠信等價值觀念。為同類型專業的課程思政提供了可靠方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課程改革 課程思政
1 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的總體狀況,促進汽車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的建設,2020年9月針對19級汽車專業學生進行了一次課程教學滿意度的調查。問卷調查表包括九道單選題和一道主觀開放題。九道單選題是由教學能力、教學管理、教學過程和學生認同四個部分組成,選項為A非常滿意,B滿意,C一般,D不滿意。對在校19級汽車專業學生進行全部抽樣,利用學習通APP總共發放144份網絡調查問卷,其中回收的有效問卷共142份。
經整理計算,本次學生對該課程滿意度均值是3.42分,總體滿意度為84.76%。表示我校大部分汽車專業學生對《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效果感到滿意。九道單選題得分分布情況如圖1,具體分值統計結果如下:選擇“D不滿意”為0.31%,選擇“C一般”為9.70%,選擇“B滿意”為37.87%,選擇“A非常滿意”為52.11%。
從圖1可以看出,學生對于6~9四道題,選擇“A非常滿意”的人數少于“B滿意”。證明學生對本門課的教學過程和學生認同兩方面滿意度較低,所以汽車教研室需要在教學過程、教學思政能力和學生認同等方面加強改革建設來提高本專業課程的教學滿意度。另外,針對問卷調查中總結出的問題以及開放性問題的反饋,提出以下三點課程改革的方向和建議:
1.1 提升課程認同度和教學過程質量
要求教師善于在課前發放預習任務,課后布置新穎有趣的作業。激發出學生對本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同時,要提升課堂紀律和行為管理。要嚴厲打擊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不能助漲班級不良風氣的形成。另外,學院應狠抓教學過程質量管理,加大教學過程考核力度,完善調動教師自律性和積極性的制度。各檢查小組在檢查完之后應及時反饋情況,對教師工作中有待改進的方面及時提出整改建議。
1.2 加強教師課程思政融合能力
強調專業教師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事物;也要樹立創新的思維,強調以新思路、新方法,來解決新問題。需要轉變專業教師的教學思路和理念,調整教學方法,努力提升個人思想政治理論素質和能力水平。然后根據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的特點進行分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尋找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契合點。這就要求教師緊跟時事,不斷更新教學的方式方法,掌握更先進的科學思維,更好地進行思政融合。
1.3 注重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通過深化課程目標、內容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等這些隱形教育與課程固有的知識、技能有機融合[1]。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提煉課程教學中的思政元素。但由于近些年少有比較好的思政專業融合的教材,所以利用熱點時事融入到課程思政教育中更為適合。例如日前鐘南山院士參加某大學畢業典禮發言,“為什么我國的新冠疫苗研發速度看起來比較慢,因為疫苗研發到第三期做不下去了,為什么做不下去了。因為國內沒有病人了,只能去國外做”。這段發言被網友稱為“頂級凡爾賽發言”。這個例子就充分說明了我國抗疫的顯著成果,也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把國家強大、人民安康的現狀表現的淋漓盡致。這類型的例子就可以結合20年全球汽車銷量來講,新冠疫情的肆虐,導致全球汽車消費市場萎靡不振,但反觀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一枝獨秀。所以單靠書本來凝練思政元素太困難,緊密結合和挖掘時事中的思政元素最簡便,學生接受度也較高。
2 課程思政實踐探索
汽車教研室組織課程思政實踐研討會,理解和把握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及難點,充分發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平時教學中堅持立德樹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著重引領學生形成“愛國、敬業、誠信、環保”等價值觀念,使其成為社會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和合格接班人。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
2.1 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為國家汽車工業發展出力。在講授汽車專業課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西方的工業文明,以及中國近代工業落后的一面。同時,教學中也不可回避,很多汽車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國企業,我國的汽車技術方面差距較大[2]。以至于許多學生至今仍認為中國汽車工業還停留在很多年前那個廉價劣質的時代。教師應該讓學生們知道的是,近些年來借著電動汽車產業崛起的東風,國產車早已脫胎換骨,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截止2020年底,全球汽車廠商最新市值榜單TOP 30排名出爐。其中,比亞迪、蔚來、理想、吉利、長安等10家中國車企進入該榜單。特別是比亞迪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佼佼者以753.5億美元的市值位列全球第5,與前一名奧迪差距不足百億。
讓學生們真正了解到中國汽車品牌正在慢慢地成為主流,汽車的未來屬于中國品牌。建立強大的民族自信心和榮譽感,但同時要告誡學生們應認清國內外汽車工業的差距,激勵學生們腳踏實地、刻苦學習。
2.2 培養敬業精神
據往年企業反饋調查指出,企業對學生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等方面要求顯著提高。需要從業者做到“敬業”和“精業”,也就是“工匠精神”。“7S”管理是在“5S”的基礎上增加了安全和節約。校內汽車實訓始終貫穿“7S”管理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養成優秀的行為習慣,同時培養學生遵守規章制度的意識。在《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的項目化授課過程中,已經將“7S”活動貫穿于其始末,當學生真正做到“7S”并長期堅持時他會養成上述習慣,相信此時已經達到了在學校層面上培養學生“敬業精神”的實際效能[3]
2.3 培養誠信精神
誠信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一個優秀品質,作為當今公民的第二“身份證”。泛指一個人在行為處事方面真誠、講信用,一諾千金等等。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倡導學生們養成誠信這種優秀品質,是我們專業教師要認真考慮的事情。例如在汽車拆裝與檢測維修實訓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掌握拆裝、檢測與維修的工具使用,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形成一種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誠實可信的職業道德。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基礎上,避免出現向客戶惡意夸大故障、隱瞞欺騙客戶等行為的發生。告誡學生們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以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的專業素養嚴格要求自己。這是體現學生人格素養的重要內容,必須要向學生們滲透這種誠信的思政理念[4]。
2.4 培養交通安全意識
目前大學生考駕照幾乎成為一門必修的社會項目,尤其是汽車專業學生。雖然在駕照考試的科目一中有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題目,但目前違反交通法規現象仍十分普遍,反映出國民的整體交通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意識不高。目前,全世界每年因為交通事故而死亡人數達到120余萬人,每分鐘就有兩人死于車禍,而我國交通死亡事故高居全球第二。因此,汽車專業課程的教師,有義務做好普及交通法規的宣講工作。告誡學生們遵守交通法規,保證交通安全,以自身的行為影響家人乃至社會。
3 結束語
思政教育如何融入到專業課堂中是近年來非常熱點的一個課題,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不斷地進行課程改革和思政融合探索與實踐。同時,應正確理解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關系,要在保證專業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向學生滲透思政教育的內涵,真正展現課程思政的核心意義。充分發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著重引領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和合格接班人。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課程思政行動計劃項目
項目名稱:《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示范課程,項目編號PX-142071。
參考文獻:
[1]高明峰.古代文學史“課程思政”的難點與解決策略[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0,(9):4.
[2]宋秋紅.“汽車概論”課程融合思政內容教學研究實踐[J].科教導刊.2018,(4):3.
[3]姜峰.高職《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南方農機.2019,(08):82.
[4]吳晨.高職《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思政探索與研究[J].時代汽車.202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