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饒妍娉
學習效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和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雖然大多數教師都明白學習效率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他們很難保證學生一直處于高效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進行雙向互動,教師需要掌握以學促教的基本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及時做出教學調整,從而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勤于思考、樂于探討。小學數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教學方式,掌握“以學促教”的基本理念和模式,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幫助他們打牢數學基礎。本文探討了影響數學學習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在小學數學中融入以學促教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以學促教是現代教學理念的基本要求,是指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為教學依據,它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小學數學知識雖然較為基礎,但是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較低,他們掌握的知識經驗不夠豐富。教師運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會降低學生的興趣,影響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從現代教育理念出發,教師的根本教學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所有知識,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成長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逐漸提高,課本固定的知識會限制學生認知的發展,如果教師仍然采取單一的教學手段,會適得其反,從而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以學促教的提出,能夠幫助教師在課堂上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基于以學促教,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提出問題,運用不同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真正實現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

小學生對于未知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對于某一件事物,如果小學生本身不感興趣,他們就很難投入精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數學知識,還要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及學習情況開展教學活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沒有為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一些教師雖然會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但通常是以學生吸收知識為主要目標,無法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如果教師長期將教學目標局限于課本知識,那么學生吸收的知識也是片面的。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為首要目標,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在課堂上采用多變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經常會運用“題海戰術”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這種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而言,他們能夠對問題舉一反三,拓展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而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即使是一些簡單的數學公式,他們也很難理解。這部分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弱,和其他學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不加強指導和練習,就會對其學習效率產生負面影響。對此,教師應幫助這部分學生打牢基礎,不斷發展其邏輯思維,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
以學促教突破了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和局限,旨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采取“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應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給予他們更多的主動權。同時,不同的學生對于知識點有不同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學習。以學促教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能夠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比如,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活動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掌握更多的解題思路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發揮相應的作用,而不是放任不管。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且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各不相同,教師應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比如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重點,可以進行小組探討,也可主動詢問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與同伴合作討論,這有助于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

以學促教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而主動學習建立在學生具有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相比比較枯燥,知識要點大多和數字有關,長時間的學習會讓學生感到疲憊。因此,教師應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比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時,這部分內容知識較為簡單,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創造教學情境或是利用游戲的方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發揮自身觀察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在一旁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為其提供指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后續的教學活動。在以學促教模式中,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自由探索,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表現舞臺”,讓學生在講臺上分享探究成果,以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都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表現為基礎,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以學促教是一種教學模式,它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全面的知識,還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基于此,教師應深入了解以學促教的概念和意義,并將以學促教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世界千變萬化,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學生只學表面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使學生今后能夠適應社會的變化,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以學促教有著深遠的意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它是教學模式改變的一小步,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一大步。當前,小學數學教材有著完整的知識結構,教師要在此基礎上,運用以學促教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個人思考空間,鼓勵他們自主探索,豐富課堂內容,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從而實現教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