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雪
注意力是指個體專心于某一活動或事物時的心理狀態,對幼兒的發展極為重要。擁有良好的注意力,幼兒將會對自身所選擇的某一事物或活動保持較高的關注,且這種關注的狀態會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從而使幼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好的發展。良好的注意力是幼兒進入小學學習必備的品質,在幼小銜接階段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至關重要,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陪伴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意識到培養幼兒注意力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著重培養幼兒的注意力,為幼兒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注意力是個體專注于某一種活動時內心的狀態,這種狀態會隨著個體對外界的感知而不斷地變化,屬于一種獨特的心理特征。在整個心理過程當中,個體會選擇性地關注活動中的事物,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個固定化的事物上。擁有良好的注意力將會使個體對某一個事物產生更加深刻的感知,對該事物的記憶也會更加清晰。
注意力的產生受到個體的主觀影響,其開始的時間和持續時間的長短都與人的大腦有緊密的關聯。個體在相對清醒的狀態中會對環境中的各個事物產生相應的感知,不同的瞬間所感知到的事物也會有所差異,對內心所選擇的、傾向的事物則會表現出更多的關注,而對于其余未被選中的事物,個體便不會投入更多的關注。
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能使幼兒對自身生活環境中相關的事物產生更多的關注,然后,幼兒能夠在整體環境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同時,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幼兒對自身所選擇的對象更加關注,此種心理情緒將會持續一段時間,從而推動游戲活動、學習活動等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與進行,從而使幼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此外,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發現自身所處環境的變化,并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身的相關態度,以更好地應對外界的變化,獲取更多的相關信息。由此可見,幼兒注意力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能夠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在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家長更應注重對幼兒注意力的培養,為幼兒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做好準備。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幼兒受到的影響也會有所差異。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家長應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并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環境對幼兒成長與發展的正向作用。環境可以分為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家長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出發,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1.物質環境的創設。幼兒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周邊環境中事物的影響從而轉移注意力。在培養幼兒注意力的過程中,家長應清晰地意識到幼兒的這一發展特點,避免各類可能影響幼兒注意力的因素,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最重要的是安靜,只有在相對安靜的環境里,幼兒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因此,在幼兒完成課后作業、閱讀圖書或進行其他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家長應避免大聲說話,減少外界事物對幼兒的影響,不隨意打擾幼兒的學習。同時,家長還應適當減少陪同幼兒完成作業的次數。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對幼兒的某一行為起到較好的約束作用,但不利于幼兒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可能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而幼兒也會因此對成人產生過多的依賴,難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幼兒完成作業時,家長應為幼兒留出獨立的空間,以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2.心理環境的創設。在培養幼兒注意力的過程中,家長不僅需要為其創設較好的物質環境,還應為幼兒創設更加合適的心理環境。
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這屬于一種普遍的情況,但部分家長在發現幼兒注意力分散時會訓斥幼兒,希望幼兒能集中注意力。實際上,家長對幼兒的訓斥和嘮叨大多是徒勞的,并不會起到多大的改善作用,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幼兒注意力分散的問題。因此,在發現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時,家長應減少對幼兒的訓斥和嘮叨,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找到幼兒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并加以引導,從根本上解決幼兒注意力分散的問題。
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即將進入小學,而小學與幼兒園在各個方面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難免會感到困擾,也會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容易出現注意力下降的情況,自身的學習效率也可能因此而下降?;诖耍谶@一時期,家長應多關注幼兒的心理狀態,適時地幫助幼兒解決內心存在的困擾與疑惑。在發現幼兒出現緊張情緒時,家長應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注與鼓勵,促使幼兒以愉悅的心態參與學習活動,以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很關注幼兒的學習,在家時會不斷提醒幼兒去學習,“別玩了,趕緊去學習”這類的話也是常掛在嘴邊。不斷提醒幼兒完成作業看似是家長對幼兒的一種關心和督促,但從某些層面上講,此種行為不利于幼兒責任感和注意力的培養。因此,在培養幼兒注意力的過程中,家長應讓幼兒清晰地意識到完成作業是自身的事情,促使幼兒樹立責任意識,主動、認真地完成作業,從而達到提高幼兒注意力的目的。
1.安排固定的完成作業的時間。家長要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幼兒專心地完成作業,以在培養幼兒注意力的同時,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此外,家長應要求幼兒完成作業后方可玩耍或自由支配時間,促使幼兒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作業。
2.合理控制學習時間。個體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是有一定時限的,大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一旦超過這個時間段,幼兒就有可能出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所以,家長在幫助幼兒制定學習計劃或督促幼兒學習時,每一個階段的時間應盡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
3.保證幼兒充足的睡眠時間。幼兒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因此,家長應合理安排幼兒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讓幼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保證幼兒的睡眠質量,讓幼兒第二天以最佳的狀態參與各項活動。
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年齡較小,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無法自主設置學習任務與要求,需要家長的幫助。因此,家長應讓幼兒明白學習的目的和要求,幫助幼兒明確學習任務,這樣,幼兒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一些。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幼兒對自身所學習的事物擁有較高的興趣,就算家長不監督也能夠較好地開展該活動。所以,家長應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并以此為契機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欲,家長可以選擇與幼兒生活貼近的學習內容,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幼兒學習數字加減的知識時,家長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物品,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形象,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
此外,學習任務的難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因此,在給幼兒設置學習任務時,家長應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其設置難度適中的學習任務,使其既符合幼兒的能力水平又具備一定的挑戰性,以滿足幼兒的挑戰欲,促使幼兒集中注意力,完成學習任務,并在此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游戲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如傳話游戲、拼圖游戲等。這類游戲活動能夠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更加專注于活動本身。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更是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更是如此。這一階段,幼兒注意力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注意力難以很好地集中。因此,家長要從生活出發,從細節出發,與教師緊密配合,努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注意力,為幼兒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