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亞莉
家園共育即要求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強調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是家長及教師的共同教育目標,大班幼兒閱讀能力較強,如何進一步強化幼兒的閱讀效率,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本文立足于家園共育背景,對開展大班幼兒閱讀活動展開簡要探討,從不同視角提出建議,以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5~6歲的大班幼兒學習能力較強,通過前期的培養,其對閱讀活動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并掌握了一些基礎的閱讀方法。例如,他們能自主地閱讀繪本故事、能將前后的故事內容串聯起來、能主動講述故事內容等。大班幼兒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較強的求知欲與探索欲,閱讀個性化趨勢逐漸增強,初步形成了符號意識與記錄意識,更喜歡用自己的方法去解釋故事中的內容。
受年齡、能力、經驗等因素影響,大班幼兒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幼兒閱讀以繪本故事、圖畫書為主,豐富多樣的插畫、夸張的表達手法及趣味曲折的故事情節能開闊幼兒的眼界,滿足其對外界環境的好奇心,在閱讀中獲取豐富的生活和社會經驗。
在幼兒閱讀故事時,其想象思維會得到極大滿足,在閱讀中會跟隨著故事情節大膽地展開想象與構建。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力、創造思維會得到發展,并逐漸朝著邏輯思維過渡,這能有效促進幼兒語言思維邏輯的發展。

閱讀活動貫穿人的一生,在幼兒期培養兒童的閱讀能力,能幫助其建立正確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對其未來的發展有積極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家園共育背景下,家長和教師要加強聯系與溝通,共同確立大班幼兒的學習狀態和閱讀特點,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幫助其樹立良好的閱讀意識。
大班幼兒學習能力強,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家長和教師要注重分析幼兒的發展階段,從其年齡特點出發并選取合適的閱讀素材,促使幼兒能力提升。如教師可將閱讀能力與培養幼兒前書寫技能相融合,在閱讀過程中為幼兒提供筆、畫紙等材料,引導幼兒將自己看到的、閱讀到的知識用符號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在閱讀后向同伴分享。在幼兒分享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幼兒將記錄的內容與家長分享,深化幼兒的閱讀印象,在講述中提高幼兒的閱讀意識。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做好教育表率,積極配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如在每日放學后,家長可詢問幼兒在園內閱讀的故事,并鼓勵其將故事分享給家庭成員,在講述中強化幼兒的閱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家長和幼兒可以共同制定閱讀計劃,如在每天睡前15分鐘,家長和幼兒可以一起閱讀故事書。久而久之,幼兒便會養成自主閱讀、自主總結的良好習慣,閱讀意識也會得到增強。
大班幼兒年齡處于5~6歲,這個階段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期,做好銜接工作也是教師及家長的重點教育任務。因此,在閱讀活動展開時,教師和家長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閱讀素材,盡可能地將閱讀內容與小學知識相連接,并確定教育方向與目標,通過具有針對性的閱讀素材促使大班幼兒閱讀能力得到提升,為其未來的學習做好準備。
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可立足于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挖掘其語言領域的優勢,選擇合適的繪本故事對幼兒進行講解。在講解故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詢問引導的方式鼓勵幼兒說出看到的畫面及內容,以強化幼兒的閱讀能力。除此之外,在班級的閱讀區中,教師要投放有關幼小銜接的故事繪本,以幼小銜接為主題,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既能達成閱讀教育的目標,又能達到銜接教育的目的。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將幼小銜接放在首位,給幼兒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確保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進一步強化大班幼兒的閱讀能力。家長選擇的故事要以幼小銜接為主題,契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讓幼兒在閱讀中充分了解小學生活氛圍,這不僅能強化幼兒的閱讀能力,還能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呼應,實現家園共育的教育目標。
《綱要》提到:“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家園共育工作主要體現在“共育”特點上,為保證大班幼兒閱讀活動的有效性,家長和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教育功能,學會資源共享,互相交換優質的閱讀教育資源,促使大班幼兒閱讀能力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作為專業的教育基地,其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與素材,相比家庭教育而言,幼兒園的教育優勢更大。在共育工作中園所可發揮自身的教育優勢,與家長共享一些繪本故事,提高家庭教育效能。如教師可以定期向班級群中發放一些電子繪本故事的鏈接,將優質繪本分享給家長,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教師還可以創設微信公眾號,每周定期推送優秀繪本故事,這種便捷簡單的方式也有利于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向教師分享一些優質的閱讀材料及建議。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遇到了較好的繪本資源,可以讓幼兒將其帶到園所中并鼓勵幼兒分享給教師及幼兒園的同伴。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在學前教育階段“建立家庭合作關系,保證幼兒教育質量”是家庭及幼兒園的共同任務。在開展大班幼兒閱讀活動時,教師和家長要做到思維擴展,在教育上要做到與時俱進,利用好網絡信息的便捷性,使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別樣的親子閱讀活動,為幼兒閱讀學習創造更好的條件。
1.線上親子閱讀活動。線上親子閱讀活動突破了時間、空間、人員、場地等多種因素的限制,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展開趣味閱讀活動。在線上親子閱讀活動中,教師可鼓勵家長使用錄視頻、拍照等方式,記錄并分享幼兒的閱讀過程。例如,家長可以拍攝短視頻《小小朗讀者》,讓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并與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片段;開展線上活動“100天閱讀挑戰”,記錄幼兒每日的閱讀過程,打卡100天即可獲得閱讀獎勵;等等。這些具有趣味性的線上親子閱讀活動,能給予大班幼兒別樣的閱讀體驗,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教育目標。
2.線下親子閱讀活動。在線下親子閱讀活動中,幼兒園可以發揮自身的教育功能,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以家庭為單位開展趣味性活動,各個家庭間可以相互交流、討論故事,這也能給予幼兒別樣的閱讀體驗。
在線下親子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故事大王”比賽,以家庭為單位,要求父母和幼兒共同演繹自己喜歡的故事內容;還可開展“故事創編大會”活動,教師為家長和幼兒提供一些圖畫和素材,仍以家庭為單位,要求家長和幼兒共同圍繞畫面內容創編故事;等等。線下親子閱讀活動具有別樣的教育意義,在家長的陪同下幼兒也會有更高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學習興趣是課程活動的最佳保障,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是幼兒最好的教師。在開展大班幼兒閱讀活動時,為保證教育的質量,教師和家長可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其感興趣的題材及內容,激活幼兒對閱讀活動的欲望。
大班幼兒具有較強的探究欲,由于生活、社會經驗的缺失,其對自然環境、科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探究欲望。在開展閱讀活動時,教師和家長可從幼兒的這一特點出發,在家庭和幼兒園中投放合適的閱讀素材,滿足大班幼兒的經驗需求,同時提高其閱讀能力。如可投放科學類繪本《水先生的奇幻旅程》《太空貓的大冒險》《超級理發師柯奇》等。這些繪本故事以“科學探索”為主題,完美地契合大班幼兒的閱讀需求和學習興趣,能讓其以更加濃厚的欲望投入自主學習與閱讀中,有效保證閱讀活動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投放大量有關自然環境的繪本故事,如《從前有一片森林》《毛毛蟲與蝴蝶》《一顆蓮子的生命旅程》等。這些繪本故事以“大自然”為教育主題,不僅能教給幼兒豐富的知識,還能讓其更加親近自然,同時也滿足了幼兒對自然環境的好奇心,閱讀活動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立足于家園共育視角,結合大班幼兒閱讀學習特點,結合家園合作、親子活動等教育方式提出了教育建議。教師及家長要意識到家園共育工作的重要性,各自發揮出自身的教育價值,為大班幼兒創設一個輕松、自由、愉快的學習環境,在各種趣味活動的構建下讓其掌握豐富的閱讀技能,不斷強化其對圖書的興趣,幫助幼兒在閱讀中形成良好的思維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為其未來的小學生活做好充足的學習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