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莘捷 圖Konstantin Yuganov Saul David A Litman Pixel-Shot Michelle LRafael Gabriel O. flickr

美洲古老悠久的阿茲特克文明,融合了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天主教傳統,在墨西哥這片土壤上催生了極具特色的亡靈節。在墨西哥人的認知中,死亡,是新生命的起點,同樣值得慶祝。

墨西哥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說:“死亡才能顯示生的最高意義。”沒錯,在墨西哥文化中,人們認為死亡同樣值得慶祝,所以他們每年都會舉辦一場連接生與死的亡靈盛典。
墨西哥亡靈節,原本是在七八月份舉辦的印第安土著傳統節日,但在融合了西班牙殖民者的萬圣日和萬靈日后,人們將節日時間改在了每年的11 月1 日和11 月2 日。早在2008 年,墨西哥的亡靈節就已經被納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正是因為對生死的灑脫認知,墨西哥人可以將骷髏作為配飾,將亡靈元素融入吃食,舉辦盛大的慶典去慶祝與逝者的“重逢”。在亡靈節來臨之際,整個墨西哥都會變得熱鬧非凡,其中瓦哈卡的慶典是最經典的。如果想要了解墨西哥的亡靈文化,沒有比瓦哈卡更合適的地方了。
亡靈節是墨西哥人一年中最為盛大和歡樂的節日,在墨西哥的古老傳說中,每年10 月31 日至11月2 日,亡靈可以重返人世,生者可以在這期間準備慶典迎接逝去的親人。其中,11 月1 日是“幼靈節”,專門祭奠逝去的孩童;11 月2 日是“成靈節”,祭奠逝去的成人,每年的時間固定不變。
這一節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14 世紀時,墨西哥中部和南部生活著印第安人中的一支阿茲特克人,他們創造的阿茲特克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根據阿茲特克歷法,七八月份是“少年靈節”和“成人靈節”,兩個月加在一起,形成了對死者的長期慶祝。16 世紀初,西班牙人征服了阿茲特克帝國,占領了現在的墨西哥。出于宗教和政治原因,西班牙殖民者強迫土著居民皈依天主教。傳教士介紹的節日有萬圣日和萬靈日,分別是11 月1 日和2 日兩天。在文明的融合過程中,本土亡靈節,以及土著的陪葬和祭祀風俗與外來的節日相結合,形成了現在的亡靈節。
墨西哥人對于死亡有著自己的理解,在電影《尋夢環游記》中便可見一斑:“一個人,只有當他從所有愛他的人的記憶中消失了,才算是真正的死亡。”這部電影講述的出發點便是墨西哥的亡靈節,而電影的“死亡”內核也治愈了許多人。
在墨西哥,亡靈節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狂歡派對。墨西哥人認為,逝去的人在亡靈節這天會回來,他們會從節日的歡樂程度來判斷自己的歸來是否受歡迎。所以舉辦狂歡盛典的眾人,一定是發自內心的歡樂。
墨西哥人將死亡看作新生命的起點,每年都會專門為亡靈舉辦狂歡慶典。左頁圖為墨西哥瓦哈卡的教堂。右頁圖分給是畫著骷髏妝容的母女和亡靈節期間裝點一新的墓地。
此外,這個狂歡盛典,不僅是為了紀念一年一度“跨越生死”的聚會,也是在為了收獲更好的未來。在墨西哥人看來,只有善待亡靈,來年才會得到保佑,活著的人無病無災,莊稼大獲豐收。這和許多國家祭祀的本意其實是相通的:大家懷念著逝去的人,也希望獲得逝者的庇佑。



祭奠逝者對于許多國家來說都是一件純粹悲傷的事情,許多人會覺得“死”是一件需要被避諱的事情。在許多國家,死亡都不會被輕易提及,仿佛舉頭三尺確有神明,大家面對死亡沒有辦法完全坦誠。與之不同的是墨西哥人,他們之中的一些人甚至是以蔑視的心態來對待死亡的,他們更相信“愛”和“記住”能夠跨越生死。
如果想要深度體驗亡靈節,墨西哥的瓦哈卡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這里是當下墨西哥印第安原住傳統文化的中心。據統計,分散在墨西哥各地有五十來個原住印第安族群,其中有16 個便定居于瓦哈卡。與此同時,瓦哈卡又是西班牙人在新大陸最早刻意規劃建造的殖民城市。瓦哈卡的街道、廣場都經過了仔細的規劃,可以說“代表了當時歐洲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最高水準”。正是這樣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讓瓦哈卡成為了墨西哥文化中一個獨特的存在。在亡靈節到來之際,瓦哈卡將會是整個墨西哥最熱鬧的地方。
屆時,瓦哈卡整個城區的建筑都會被彩色的剪紙包圍,當地人制作精美的祭壇,舉行游行和演出。走在瓦哈卡的街道上,人們可以看見身穿艷麗色彩民族服裝的印第安少女;充滿涂鴉感,色彩斑斕的甲殼蟲車;畫著夸張骷髏頭妝容的來往行人。墓碑也不再是冷冰冰地待在寂寞的角落,整個墓地都會被裝扮得非常美麗,墓碑前會點燃彩色蠟燭,鋪滿美麗的鮮花,擺放死亡面包以及有趣的骷髏頭裝飾,大家會在這附近彈琴、唱歌、聊天,載歌載舞。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整個城市宛如被色彩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是的,在亡靈的節慶之際,便是瓦哈卡最為生機勃勃的時刻。
電影《尋夢環游記》中,有兩件事物讓人印象格外深刻。一是鋪在地上連通亡靈世界和家里的花瓣,另一個是穿成一長串,掛在各處裝飾的彩色剪紙畫。而這兩種東西,正是亡靈節的節日傳統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那神奇的花瓣,是萬壽菊的花瓣。墨西哥人相信,萬壽菊是亡靈世界唯一有生命的植物,所以又將它稱為亡靈之花。在電影中,主角米格便是踏著那條鋪滿了亡靈之花的路,去到亡靈世界的。他逝去的祖父母也正是踏著那樣一條鋪滿鮮花的橋,從亡靈世界回到人世間,與家人隔空起舞,執手相聚。的確,在墨西哥的古老傳說中,亡靈便是靠著自己家人用萬壽菊搭好的橋,回到家人身邊一起共度美好時光的。所以亡靈節當天,瓦哈卡城市各處,和當地墓地,到處都能見到明亮鮮艷的萬壽菊。
彩色剪紙,便是亡靈節當天,瓦哈卡能裝扮得如此美麗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亡靈節之時,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的窗臺上都會掛五顏六色的剪紙。這些剪紙花樣各異,有骷髏、太陽、小鳥、花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為亡靈節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
除了萬壽菊和剪紙,骷髏也是亡靈節必不可少的節日元素。在別的文化中,骷髏的形象往往是比較讓人害怕的,甚至很多鬼屋都會用這個形象來嚇人。但在墨西哥,骷髏意味著生命的起源,所以在亡靈節的游行盛典中,骷髏也是必不可少的。
亡靈節到來時,瓦哈卡熱鬧非凡。左頁左小圖,人們的陽臺擺放著骷髏飾品,懸掛著金黃的萬壽菊;左頁右兩小圖,骷髏形狀的餅干和死亡面包是亡靈節不可或缺的節日元素。右頁圖,人們正在舉行盛大的亡靈節游行。
節日進行時,人們通常會打扮成“骷髏”的樣子:有人會戴骷髏的面具、帽子,也有人會化骷髏妝,甚至用骷髏頭造型的裝飾品,來裝飾裙子和衣服,將骷髏頭“穿”在身上。每個人的骷髏都務必精致,甚至會有個性化的細節以和他人區別。隨處可見的骷髏和頭骨元素,表現了人們對逝者的極大尊重。
亡靈節當天,人們還會在離逝者最近的地方——墓地,設立祭壇。祭壇上一般會放上逝者的照片和他生前最喜歡的食物。還有的人會在墓地守夜,在這樣特殊的日子里,以最近的距離陪伴逝去的親人。當然,這天不用擔心墓地環境如何,人們早就把這里裝飾得絢麗多彩,以最熱鬧的狀態,去迎接他們思念的人。

這特殊的節日里,瓦哈卡吃的食物也不同尋常。死亡面包便是亡靈節最重要的食物。這種面包口感上和普通面包并無太大差別,但外形卻非常別致。有些人說,面包上的凸起代表著人的骨骼;也有人說,面包的裂縫就代表亡靈的四肢。瓦哈卡的亡靈面包是整個墨西哥最有特色的,有一句話叫做“每個瓦哈卡的烤爐都烤過亡靈面包”。有的面包房還會在亡靈面包的中心,捏畫出一張骷髏小臉,非常有特色。
和“不給糖就搗蛋”的萬圣節有些類似,墨西哥的亡靈節上,糖果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食物。墨西哥人本身比較偏愛甜食,所以在亡靈節的時候會做各種骷髏形狀的糖果和巧克力來迎合節日氣氛。
除了瓦哈卡,墨西哥的其他地方也會舉行亡靈節狂歡,但節日習俗會有細微不同。卡特里娜夜間班車游覽活動,是專門為游客開設的一個項目,會在亡靈節期間的晚間發車。班車上的乘務員會畫上鬼臉,帶領游客去游覽墨西哥城內的景點,講解有關亡靈節的故事。也有小鎮會舉辦“光照”儀式,在道路上點燃成千上萬的蠟燭,為亡靈照亮回家的路。但無論如何,大家的初衷仍然統一:用狂歡去迎接和故去之人的“團聚”,用“愛”去戰勝死亡帶來的恐懼。
除了亡靈節,瓦哈卡每年還會為蘿卜舉辦節日盛典,稱之為蘿卜節。這個有趣的節日在瓦哈卡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但在一開始,墨西哥甚至是沒有蘿卜的。蘿卜原產于中國,19 世紀中葉,由西班牙修士帶到了墨西哥。由于地處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的氣候條件、土壤環境都非常適合蘿卜的生長,普通的蘿卜到了瓦哈卡,長得異常壯碩。但一開始作為一種新的農產品,蘿卜在墨西哥人的市場上乏人問津。賣蘿卜的人想要更好地推銷,便將蘿卜雕刻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拿到圣誕集市上去吸引顧客。果不其然,人們的確被奇特的蘿卜雕刻品所吸引,紛紛選購蘿卜的雕刻作品,帶回家作為圣誕節的裝飾。
1897 年,瓦哈卡的市長將雕刻蘿卜的傳統活動變成了官方節日,并宣布將每年的12月23日作為“蘿卜之夜”。一直到現在,這個傳統都被很好地延續著,節日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蘿卜雕刻比賽”。參賽者將蘿卜雕刻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品,最早還大多是宗教內容,到如今已經是五花八門。在盛大的蘿卜聚會上,人們能見到各種各樣的蘿卜作品,它們無一相同,各有特色,由雕刻家和其他業余愛好者費盡心血雕刻而成。

作為重要的節日內容,用于比賽的蘿卜都是專供的。最開始,蘿卜在阿托亞克河附近種植,隨著人們對節日的熱情不斷增長,比賽需要用到越來越多的蘿卜,所以最后政府專門開辟了一塊比賽蘿卜的種植地,以滿足雕刻比賽的需求。
現在這個比賽已經相當正規,流程清晰,過程有趣。首先,人們提前五天來到蘿卜種植地挑選自己參賽的蘿卜,這些蘿卜經過大量施肥后長得壯碩肥重,所以并不適于食用。挑選好參賽的蘿卜后,參賽者把自己選中的大蘿卜清洗干凈,準備好雕刻工具。一切準備就緒后,便是兩天的精心雕刻時間。在這兩天中,雕刻師們需要不斷給蘿卜補充新鮮的水,讓其保持漂亮鮮艷的顏色和最新鮮嬌嫩的姿態,以便在12 月23 日進行展示。
在蘿卜節當天,雕刻的作品會一一被展示出來,翹首以待的觀眾和幸運的旅行者可以在現場親眼看見這些美麗的作品,甚至可以投出自己寶貴的一票,幫助自己喜歡的作品獲獎。當然,如此盛大的比賽,獲獎的選手也是會有獎金獎勵的,這也是無數人摩拳擦掌想要參與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蘿卜節還是亡靈節,我們都可以從節日的氛圍和節日的主題中,發現墨西哥瓦哈卡人的灑脫不羈和充沛的想象力。他們相信只要想念和愛還存在,逝去的親人便不會消失。他們相信,每年亡靈節的日子里,逝去的親人都會踏著花瓣回來相聚,而他們在裝扮漂亮的墓地以歌相迎。
左右頁上圖,房屋大門上的骷髏裝飾,行走在街道上的奇特裝扮者,將瓦哈卡裝點得格外有魅力;右下兩小圖,灑脫不羈的瓦哈卡人將熱情融入生活,“蘿卜雕刻比賽”上的蘿卜雕塑,十分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