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民宗委民族一處
2021年8月,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湖北省民宗委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史教育活動精神,以“落實民貿民品扶持政策、促進企業發展”為主題,對全省民貿民品企業扶持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民貿企業是指民族縣市內經銷(收購)民族生產生活必需品,符合國家民族政策,經過省級認定的企業。民品企業是指生產民族特需商品,經國家民委等部委認定的企業。目前,湖北省共有民貿企業466家、民品企業43家,其中邊銷茶企業13家,主要分布在29個縣(市、區)。
開展調研工作情況。調研歷時2個月,深入16個縣市,實地走訪50多家、問卷調查313家民貿民品企業。
問卷以企業所有者及實際負責人為對象,內容涵蓋“損失評估、可維持時間、企業影響程度、企業所面臨困難類型、自身對策及政策訴求”等24個問題。從調研企業的行業分布看:農業類(農產品生產、加工及銷售)企業188家、生產制造類(服裝、家具、建材等)企業99家、文化旅游類企業10家、餐飲住宿類5家、現代服務(金融、醫療健康、在線教育)類11家。從調研企業的用工規模看:50人以下的211家,50人至99人的59家,100人至199人的27家,200人以上的16家。民族地區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用工以本地員工為主。從調研企業的疫情前收入看:2019年營業收入在50萬元以下的9家,50萬至100萬元的11家,100萬至300萬元的32家,300萬至500萬元的33家,500萬至1000萬元的42家,營業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的186家。
扶持政策落實情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民貿民品企業享受貸款貼息、邊銷茶生產銷售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2019年至2020年,湖北省嚴格落實民貿民品優惠政策,民貿民品企業共享受貸款貼息1.08億元,邊銷茶生產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1792萬元。2021年8月,在中央民貿民品貼息引導支持資金總量減少的情況下,湖北省爭取中央下達民貿民品貼息引導支持資金5744萬元,比2020年增加300多萬元,目前已全部下達縣市。
近年來,隨著國家民貿民品扶持政策的不斷調整和有效落實,湖北省民貿民品企業得到較快發展,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開展公益事業和增進民族團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帶動群眾脫貧增收。五峰赤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個貧困村發展傳統中藥材五倍子標準化倍林基地20000余畝,直接帶動3000多農戶脫貧致富。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在民貿企業一致魔芋公司帶動下,魔芋種植面積由2007年的不足6000畝發展到2020年的42000畝,鮮芋收購價由2008年的每斤0.4元上漲到每斤3.4元,10多年增加了近10倍,對促進農民增收影響巨大。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鑫農茶業有限公司通過“161+”產業發展模式,帶動貧困對象1456戶、5303人脫貧增收。
促進民族團結交融。湖北省邊銷茶企業始終把維護民族團結作為第一要務,加強邊銷茶質量安全監管,扎實推廣低氟邊銷茶。赤壁趙李橋茶業有限公司持續多年開展“健康邊疆行”活動,讓邊疆群眾喝上放心茶、低價茶,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19年9月,趙李橋茶業有限公司獲得“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內蒙古邊銷茶市場供給出現短缺,向湖北省宜昌鑫鼎生物科技公司(非儲備民品企業)發函求助,該公司克服重重困難,將120噸邊銷茶及時運達內蒙古,解內蒙古邊疆茶市場供給不足之急,有力維護了民族團結。
推動社會事業發展。2016年至2020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貿民品企業上繳中央、地方的各種稅額7.09億元,開展公益事業投入資金近4000萬元。五峰、長陽兩個自治縣內的民貿企業向社會捐款共計389萬元,用于資助貧困戶。襄陽市民品企業實現總產值15億元,上繳利稅630多萬元,投入公益事業資金達301萬元,解決各族群眾就業200余人。
神農架聚能藥業有限公司(民品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優勢,擴大生產,為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公安民警、醫護人員、環衛工人、社區工作者免費發放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藥飲片7500份,充分彰顯了民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大義。

全國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定點生產企業——湖北宜昌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業生產經營困難。2021年以來,受德爾塔新型毒株疫情擴散和雨情汛情影響,一是旅游產業鏈上相關企業生存困難。2021年1年至7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累計接待旅游者4078.58萬人次,比2019年下降12.4%,對民族手工藝、民族文化創意產品以及民宿業發展帶來較大影響,產品需求急劇下降,部分企業處于減產狀態,17.6%的企業主預期全年收入將會下滑20%至50%,9.3%的認為將會下滑50%以上。二是出口企業物流成本增大。受疫情和港口航運等因素影響,缺箱現象十分嚴重,海運價格一路攀升,2020年8月為3000多元一箱,2021年已經增加了五六倍。一方面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一方面是下游實際成品價格提不上去,部分民貿民品企業雖然海外訂單增加,但存在產品出口流通不暢、貨運成本增大、資金回籠慢、利潤減少等實際困難。
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當前,民貿民品企業面臨的現金流壓力較大,一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企業仍需支付房租、物業費、水電費、銀行貸款利息等固定費用以及自己承擔購買防疫物資的額外費用。二是部分企業在停產停工的情況下仍需支付員工工資,導致企業現金流迅速減少。三是因疫情導致部分企業市場訂單減少,大量訂單交付延遲等。關于“目前企業資金能維持多久”這一問題,企業主們的回答普遍不容樂觀,能維持3個月以內的占到45.4%,其中僅能維持1個月以內的占15.6%,能維持半年及以上的占32.3%。
貸款難問題比較突出。2020年疫情發生后,國家出臺信貸優惠政策,貸款利率從8%以上降至4.5%左右。由于貸款對擔保公司要求高,民貿民品企業大多是中小微企業,缺抵押、缺擔保,所以很難貸到所需額度的款項,企業獲得感不強。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騰升香料化工有限公司屬科技型企業,主要從事香精香料和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和銷售,訂單充足穩定,缺少流動資金,因沒有足夠抵押物,用訂單貸也沒獲得貸款。
扶持政策輻射范圍有待拓展。從關于“2021年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是否受到疫情影響”的回答看,82.4%希望得到補貼,75.4%希望得到融資幫助,54.9%希望得到減稅,45.4%希望出臺貿易便利化措施,43.8%希望減少社保繳費,36.7%希望加強行業組織和信息解讀,引導企業更好應對。而實際情況是,僅有21.7%的企業享受了免稅政策,21.4%獲得了銷售推介,6.7%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可見現有扶持政策涵蓋范圍仍然不廣,部分企業亟需多重政策扶持。
切實抓好黨的民族政策落實落地。民貿民品優惠政策是對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幫扶政策,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族地區的關懷和關愛,有利于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各級政府特別是民族地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學習,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和精準把握中央民族政策,深刻領會政策精髓,用足用活民貿民品優惠政策。要抓住機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總結推廣經驗,擴大優惠政策受惠面,全面扶持民貿民品企業壯大發展,讓企業更好反哺社會,惠及更廣大群眾。
設立民貿民品企業貸款貼息配套資金。2019年以來,國家對民貿民品企業扶持政策進行了適當調整,改變以前貸款貼息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的做法,由中央拿出一定貼息引導支持資金,地方根據實際財力匹配資金推動落實貼息政策。調研中發現,由于近兩年中央下達湖北省民貿民品企業貸款貼息引導資金總量有限,導致有的企業沒有享受到應該享受的政策,已經享受了的不能按政策足額補貼到位。各地可根據實際設立相應的配套資金,扶持民貿民品企業發展壯大。
加大對民貿民品企業發展支持服務力度。對有發展前景的中小微企業,建議組織金融機構主動上門服務,搞好風險評估,適當降低貸款門檻,發放低息貸款,延長貸款期限,也可向金融機構進行補償,提高銀行貸款積極性。優化營商環境,為個體和私營經濟實體在辦證發照、貸款申請、稅收減免等方面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廣泛利用各種經貿活動,加大宣傳,擴大民貿民品企業的市場占有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