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圓
(長春公共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昌汽車公司,長春 130022)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并且這一影響會持續展現效應,與國企內部黨組織的領導力、決策力有直接關系。對于國企發展壯大而言,黨建工作是基礎也是保障。因此,在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開展中,應結合當前國企發展狀況逐步調整黨建工作的方向,優化黨建工作的內容及方式,從而增強國企黨建工作與社會發展形勢及國企發展需求間的契合性。為此,國企應基于理念創新,探索契合當前國企黨建發展的新路徑,以此達到黨建工作高質量開展的目標。
在國有企業現代化改革發展進程中,企業制度逐步健全。然而一些國有企業存在黨建組織溝通交流不順暢,以及黨建工作開展協同性不足等問題,黨建工作積極性被削弱,黨建工作理念與當前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無法遵循黨的決策開展黨建工作,難以做到黨建工作問題的有效識別與高效處理,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高質量開展產生了制約。
新時代,社會外在發展環境及國企內部運行環境均發生了改變。國有企業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新氣象,基于創新發展理念,對黨建工作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及工作形式進行轉變。在黨建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建立創新思維,促進國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創新。
1.引入新型黨建工作理念
黨建工作的開展要突破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立足整體,以科學發展的眼光對新歷史條件下黨建工作的價值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審視,對黨建工作的重要性予以深入思考,將黨建工作作為化解問題的主要路徑,進而增強黨建工作的主動性。應加強基層黨組織的角色定位分析,充分展現黨建工作的教育職能、管理職能與監督職能,以及基層黨組織的保障功能與服務功能。
2.更新與優化黨建工作的形式與內容
應將微創新理念融入黨建工作中,以此提升黨建工作的成效;要堅持踐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基礎性組織生活制度,同時還要引入新的黨建工作形式,用“黨員講”的方式替代“領導講”與“專家講”,或利用開放性強、互動性高的沉浸式教育形式取代以往的參觀學習模式,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以辦公系統平臺、軟件客戶端為基礎構建網上黨校,利用互聯網及新媒體實現黨的思想精神的全方位傳達,確保國有企業所有職工接受全過程的思想教育。
3.創新完善黨建工作機制
國有企業應致力于黨建品牌的塑造,制定科學系統的專項工作機制,以促進黨建工作的開展;應構建崗位職責目標體系,劃分各部門崗位權責,量化考核指標;應引入“一線工作法”,引導黨員干部在基層工作實踐中化解問題,為業務發展產生有效驅動,充分發揮出黨建工作對中心工作的引領作用;應以項目為基礎構建黨支部,將黨的領導拓展至生產一線,實現黨組織監管的全面覆蓋,充分化解項目攻堅所遇到的難題;應制定與實施支部工作聯系點機制,通過結對幫扶措施,細化并明確每個黨員的職責任務,發揮黨員干部對其他職工的引導帶動作用,實現黨組織力量的全方位滲透。
黨建工作內容豐富,其屬于開放性較強的工作之一,因此需要融入開放發展理念,逐步拓展黨建工作空間,打造上下聯通、內外互動、協同共建、信息共享的開放型黨建工作格局,通過多方資源的整合利用,基于各方優勢的相互補充,增強國企發展的生機與活力,為黨建工作開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1.積極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應破除內部工作屏障,消除本位主義思想,增強各部門工作的協調性,在科學分工、協同發展的基礎上,構建交流與互動的工作機制。應加強黨建工作責任機制的貫徹與執行,建立起業務與黨建協同開展的工作理念,打破以往黨建工作體內循環的格局,轉變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獨立開展的局面,實現國企中心工作與黨建工作的有效融合與滲透。國有企業應做好兩項工作的同步與對接,健全黨務公開制度與意見征求制度,對內部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基于群眾智慧探尋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徑,營造上下一心、共同發展的協同工作氛圍。
2.加大“黨建+”模式推行力度
國有企業應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在內部管理、業務發展中實現“黨建+”模式的融合,還應將這一模式拓展至國企社會責任履行等其他方面,實現國企黨建工作政治優勢與組織優勢向企業發展優勢的轉化,為國有企業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基于“黨建+互聯網”模式,打造智慧黨建工作模式,促進黨員管理教育工作的信息化開展。以“黨建+服務”模式強化國有企業的服務水平,加快國有企業的發展步伐。利用“黨建+志愿服務”模式、“黨建+扶貧”模式,實現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有效履行,充分展現國有企業的責任擔當。
3.強化黨建共建共享力度
在國企黨建工作的開展中,國有企業要在“走出去”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將黨建領域的專家或人才主動引入國企中,突破地域和行業的限制,實現多方位的溝通與合作,借鑒其他單位的優秀黨建工作經驗化解國企自身黨建工作的難題,從而提升黨建工作的質量。基于黨員“雙報到”服務機制的實施,強化各級黨組織之間的溝通交流,引導基層黨組織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服務工作,開展更具有目的性和實效性的黨建服務工作。應建立黨建共建共享工作機制,推行任務清單制,打造黨建聯盟,引導同屬于一個區域或行業的黨組織加強合作,對各自不同的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相互分享黨建工作經驗,實現各方優勢的相互補充,加強國企與其他單位的業務合作,共同促進產業創新及協同配合,為民眾提供優質服務。
黨建工作涵蓋多個方面,工作復雜且系統,并且需要同步開展多個模塊或路線的工作。其中某一項工作存在缺陷,都會對國企黨建工作的高質量開展產生制約,并會限制黨建及業務兩項工作的融合,不利于國有企業的發展。
1.做好思想行為的協調發展
國企黨組織要加強“第一議題”制度的貫徹執行,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核心政治任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同時還要做到“兩個維護”,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引導所有黨員逐步強化自身政治素養,提升政治識別能力、領悟能力與執行能力,通過學習、思考、應用來實現重要思想理論的融會貫通,并做到知識、思想及行為的統一,以此增強自身利用馬克思主義思考問題與化解問題的能力水平。
2.做到制度制定與落實的協調發展
國有企業在制定各方面黨建工作制度時,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與之相配套的制度實施細則及制度落實方案。當前,雖然國有企業不斷健全與優化黨建工作制度,但是仍存在制度未全面落實與貫徹的問題。為此,國有企業需要在科學、嚴謹制定各項制度的基礎上,提升各個部門執行與落實制度的自覺性,防止制度停留在紙上、墻上,通過制度的全面嚴格落實,彰顯其權威性,進而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依據。
3.做到人才能力與工作崗位要求的協同發展
黨建工作屬于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而且新時代背景下黨建工作的內涵逐漸擴充,對黨務工作者的素質能力要求也逐漸提升。基于這一背景,黨務工作者要夯實政治理論,主動強化自身的管理能力及業務水平,從而增強自身能力與工作崗位的適應性。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要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將其融入黨建工作的各個環節,從而打造綠色政治生態,確保政治生態環保責任全面落實,保障國有企業獲取經濟與生態雙重效益,輔助落實政治及社會雙重責任,探尋出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1.建立環保理念
為促進國有企業綠色化發展,需要通過理念更新,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其中,通過黨建工作的思想教育優勢,針對國企內部所有黨員及職工展開環保理念教育,并組織環保性實踐活動,引導國企內部成員建立起綠色化、低碳化的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堅持抵制奢侈性與不理性的消費,構建綠色企業,打造綠色項目,建立提倡生態文明、驅動企業綠色發展的新風尚。
2.踐行環保責任
國有企業要充分展現基層黨組織及黨員干部的作用,引導其主動擔負起綠色發展的職責,做好國企綠色發展的先行軍,在企業產品服務、制度構建、技術研發、內控管理等各個方面實現綠色發展理念的有效融合,在職工服務教育及管理的所有環節中實現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融合,并為綠色發展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通過新型技術及產品有效應用,增強國有企業發展的智慧性與數字化,進而驅動國企自身或整個行業的綠色化發展。
3.打造綠色風氣
國有企業應堅定政治立場,深入落實從嚴治黨政策,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及理念教育,幫助黨員干部建立堅固的思想防線,劃定思想“紅線”,嚴格監督與約束黨員干部的權力行使,明確黨委、紀委等各個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引導其他職能部門、新聞媒體及廣大民眾承擔相應的監督職責,構建全社會人員參與的監督格局,全方位地監督與檢查國有企業黨組織及黨員干部的職責履行情況,從而構建綠色化、健康化的國企政治生態環境。
國有企業是驅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結構,同時在科學技術發展、民眾生活改善等方面的作用也十分顯著。新時期開展黨建工作要融入共享發展的理念,對以往黨建工作的優秀傳統進行保留,并在此基礎上創新優化,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1.大力促進資源共享
國有企業擁有極為豐富的資源,國企黨建工作要致力于各項資源成果的充分整合,清晰列出企業資源清單,大力推進共享活動基地建設,實現學習資源共享,并組織召開多元化義務宣傳或開放日活動,有效滿足社會各項需求。在資源高效利用的基礎上,促進溝通交流的深化開展,實現人為關懷在國企黨建中的充分融合,確保國企社會責任的有效踐行。
2.加快成果共享步伐
國企具有政治屬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功能。國企黨建工作并非獲取經濟效益,而是充分展現自身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要以社會公共利益需求的滿足作為政治要求。因此,國企黨組織要做好表率,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服務、扶貧搶險任務,主動承擔促進國家發展、幫助扶持民眾等重任,要無條件、盡全力地充分展現出國有企業對整個社會的服務價值,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職能作用。
3.加快共享機制完善進程
在國有資產保障方面,國有企業要以完善的工作機制為基礎,為常態化共享國企發展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國有企業黨組織應實現思想、組織及政治三方面領導的統一,實現政治任務在企業行動自覺方面的有效轉化,增強企業黨員及普通職工的成就感,為外部共享的長效發展提供充分保障。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國有企業擔負著提供物質基礎及政治基礎的重任,是黨組織執政的基礎,是國家興盛的支撐力量。國有企業的發展要以黨組織為領導,在此基礎上不斷強化自身的經濟實力、競爭優勢,提高創新力與控制力,從而擴充國有資本,促進國有企業發展。國企黨建工作的開展要以理念創新為基礎,通過創新、開放、協調、綠色、共享等多個發展理念的融合應用來提升黨建工作的成效,進而實現國企政治任務與社會責任的有效履行,最大限度地展現國有企業的職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