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秋環
摘要:心理咨詢是社會發展背景下逐漸出現的產物,其在現今時代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心理咨詢是面向小學生開展的心理咨詢服務,其旨在發現小學生心理問題與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通過小學生心理咨詢的開展,小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可以被及時地發展并解決,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在現在,小學生心理咨詢地開展成為了很多小學研究的內容,本文將從心理咨詢師自身的要求出發談談小學心理咨詢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心理咨詢;基本要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2-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小學生心理問題緩解與解決而開展的重要工程,小學生心理咨詢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下的重要構成,其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價值。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節奏逐漸加快,小學生在生活中接受的外界信息越來越多,在學習中感受到的壓力也愈發增大,在此背景下,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出現頻率開始明顯增多,這些學生也急需必要的心理幫扶介入。而如何開展適于小學生的心理咨詢是心理教師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為了充分幫助學生,心理教師必須要獲得必要的專業能力,考取心理咨詢師的相關證明。接下來,筆者將就心理咨詢師的專業能力和心理咨詢師的道德要求兩方面做出簡要闡述。
一、心理咨詢師的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是指從業的基本能力,作為心理教師,若想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就需要具有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快速有效地定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幫助其找出快速排解的方法。一般而言,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應具備以下專業能力:
(一)敏銳的洞察力
洞察力是心理咨詢師發現病患問題的關鍵能力。很多時候,在上門咨詢的學生其本身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心理問題來源于何處,在這時,作為心理咨詢師的教師就需要通過對學生行為、動作、言語、申請的觀察,分析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狀態,并通過合理的問詢與引導幫助學生定位問題,找出造成心理問題的根源因素。這樣一來,心理咨詢師才能給學生提出切合實際的有效建議,調整學生的心態和行為。
(二)健康的心態
心理咨詢師作為一個經常與心理病患接觸的崗位,其本人也很容易受到病患的共情影響,導致心理出現問題,所以心理咨詢師也需要為自己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盡可能避免自己受病患影響處于長期低落的心理狀態。雖然小學階段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很難對教師產生影響,但教師自身也需要注意這一點,并有意識地做出自省和調節,讓自己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進而再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干預。
(三)強大的親和力
親和力體現在語言、行為和神情等多個方面,為了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作為心理咨詢師的教師需要有強大的親和力,并能引導學生信賴自己。當學生真正的付諸信賴并吐出心扉時,教師也就能真正的深入學生內心,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打開心結。有時,學生會下意識地模仿心理咨詢師,所以教師需要有效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并盡可能引導學生與自己建立一種積極的治療關系。
二、心理咨詢師的道德要求
道德要求是心理咨詢師需要具備的基本道德規范,因為在心理咨詢中很多咨詢者的話語并不適宜外傳,不然可能會導致學生出現更加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會讓其喪失對心理咨詢師的信任心理。所以作為心理咨詢師,教師需要具備以下基本道德:
(一)明確基本職責
作為心理咨詢師,需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并要做到尊重咨詢者,切不可妄下定論或過度干預,在針對學生開展的心理幫扶中需要明確有哪些問題不該問詢,又有哪些問題需要循序漸進地提出。只有掌握這一能力,教師才能夠給學生提供專業的輔導和幫助。
(二)遵守保密性
保密性是心理健康咨詢中的一個重點內容。很多時候,學生對于自己存在心理問題的現狀是感到羞愧的,其并不愿意讓他人得知情況,特別在小學階段,在意外泄密后他人的閑言言語,可能會導致更加嚴重的情況發生。基于此情況,心理咨詢師需要嚴格遵守保密性原則,在了解到學生的一些私密性問題后需要嚴守秘密,防止其再次受到傷害。
(三)講究方法性
方法性原則是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時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對于不同性格的學生來說,其所能接受的幫扶力度也不同,有的學生存在自卑、自棄的心理,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對于這種學生,心理咨詢師應該以鼓勵和引導為主。而有的學生則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和隱私心理,這一類學生則需要教師小心對待,不能讓他們感覺心理輔導師只是在恭維他們。而對于一些心理問題極為嚴重的學生,心理咨詢師則需要放緩心理干預的步伐,從其外象入手逐步深入交流,發現學生的問題,切不可操之過急。
綜上所述,一個合格的心理教師需要將自己代入心理咨詢師的身份,并按照心理咨詢師的基本規范來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給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心理干預和幫扶,幫助其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在實際中,教師需要從專業能力和道德規范兩方面來作出研究和自省。其中,在專業能力上,教師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健康的心態和強大的親和力;在道德規范上,教師則需要明確自己的基本職責,遵守保密性原則和方法性原則。
參考文獻
[1]李春敏.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措施探究[J].考試周刊,2020(A1):5-6.
[2]慕德芳,趙晶.箱庭療法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11):65-67.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3.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