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吉平
每個人的學生生涯,考試后聽到的評價之一肯定有“粗心”一詞。審題不仔細、計算錯誤等都被統稱為“粗心”。在下一次考試時,學生為了避免粗心,讀題做題時會有意地放慢速度。但是這樣做,可能會有因為做題慢而沒有時間做后面的題,因為慢而更加焦慮,影響發揮的風險。其實,如果我們簡單地把過錯總結為粗心,會忽略掉根本原因,沒有及時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這對提升成績是很不利的,怎么辦?
我們首先要理解人是怎么認識事物的。人要想準確認識一個事物,包括感覺和知覺的過程。感覺是人對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單個屬性的認識。知覺是人對感覺信息分析處理,使信息更有意義并做出相應的反應,是對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認識。
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知覺具有四個特點:選擇性、理解性、整體性、恒常性。與本文談論的主題更貼切的是知覺的選擇性和理解性。
★知覺的選擇性
人有五官,人的每一個感官,都可以接收到海量的外界刺激,五官同時接收到的刺激就更多。但是人不會同時注意到所有的刺激,會根據自身的知識經驗、關注看重的點來挑選極其有限的刺激進行注意,這就是知覺的選擇性。
比如很多人名中,我們會很快注意到自己的名字。很多國旗中,我們會很快注意到五星紅旗。這就像拍照技術里的背景虛化,我們會在意識中突出我們關注的刺激,而將其他的刺激忽略。
★知覺的理解性
人們是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去理解和解釋事物的。對于同一對象,因為不同的人的知識經驗不一樣,看到的表現就會不一樣,產生的見解就會不同。同樣一朵玫瑰花,小孩子看來這就是一朵很漂亮的花,戀愛中的人可能會看成愛的象征,詩人會想到很多關于玫瑰的詩句或文章,而植物學家可能會從品類去分析。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或者“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都體現了知覺的理解性這一特點。
知覺的選擇性和理解性都跟知識經驗有關。
一、粗心的根本原因
回到我們文章的主題,在不粗心的情況下,要把題目做出來,需要這4步:①認清眼前題目中的字詞;②找準題目中的關鍵信息;③提取相關知識理解題目;④運用相關方法解答題目。其中,第①②③步是審題,找到解題思路;第④步是做題,把題目做出來。
從感覺和知覺的角度來看:第①步,接收外在的刺激,是感覺;第②步,在眾多刺激中選擇,是知覺的選擇性;第③步,對選擇后的刺激進行理解,是知覺的理解性。
當學生說做錯題是因為審題不仔細的時候,可能有三類情況:第一類是看錯字、看漏字,這是第①步,感覺存在問題;第二類是找不準、找不全信息,這是第②步,知覺的選擇性存在問題;第三類是題目理解不到位,這是第③步,知覺的理解性存在問題。
老師教導學生答題時要細心一點,審題慢點讀,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多讀幾遍。這是在感覺層面進行改良,可以解決第一類的問題。但第二類和第三類問題是知覺層面的問題,不能解決。
小學生對字詞相對不熟悉,所以第一類問題在小學比較常見,到了初高中,這種情況基本上不會出現了。高中生的審題問題,更多的是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問題。即使存在看錯字和看漏字的情況,更多是因為學生追求速度跳著看,看起來貌似是第一類的問題,其實是第二類的問題。
也就是說,對高中生粗心問題的指導,要求慢點讀題,看仔細一些,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審題中的粗心問題,更多是由于學生平時不注重概念的背記,沒有準確全面地理解概念,對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不清晰,掌握得不牢固。因此,學生在審題的時候,不能找準題目中的關鍵詞,不能有效提取對應的知識來理解。當學生對概念理解得非常透徹,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非常清晰,掌握得非常牢固時,才能找準題目中的關鍵詞,并進行準確的理解。
因此,審題中的粗心問題,根本原因就是基礎知識不扎實。
二、粗心的其他原因
當然,也有些學生在平時找到解題思路后,卻忽略計算步驟,書寫隨便,也不喜歡打草稿??荚嚂r,這類學生就很容易出現計算錯誤和書寫錯誤。而且,有的同學喜歡跳步驟做題,就會導致按步驟得分時得不到全部的分數,即便最終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因此,這種做題的粗心,是不重視計算、不重視書寫導致的。
三、解決粗心的方法
1.牢牢掌握基礎知識
如果你不注重基礎知識,只想鉆研難題,覺得研究解題思路更重要,這就是揠苗助長。有些題目是不是老師一講解,或者一看正確答案,你就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這些看似是粗心導致的錯誤,其實是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盎A不牢,地動山搖”,基礎知識不扎實,就會出現計算不熟練、書寫不流暢的現象,做題的正確率和速度就會受影響。
那么,這時候你不能只是單純改正答案,而是應該深究這道題需要掌握的知識,深入挖掘根源,運用類比、對比等方法,把相關的知識通通過一遍,徹底理清楚,以免下次遇到還是出錯。
2.不以題“小”而松懈
有些學生做小題之所以粗心,是想要盡快做完,節約時間做大題。小題之所以是小題,是因為考查概念的是單個點或者是單個概念,考查概念之間的聯系比較少。大題之所以是大題,是因為考查的概念的點比較多,考查的概念數量比較多,考查概念之間的聯系比較多。
大題可以分解成若干個小題的。如果學生長期忽略小題的正確率,不花心思研究錯題,那對基礎概念就掌握不到位,大題也就容易做不出來。小題在大題前面,如果小題的做題速度沒提上去,大題就沒時間做,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當把小題做對,把小題做多時,對概念的內涵理解就會更全面,概念之間建立的聯系就會更精細和豐富。所以重視小題,大題才會有可能做快、做對。當把小題做快,留給大題的時間才會更多。
3.書寫規范簡潔
解答數學或理科題時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草稿紙又不用給老師看,所以很多同學的草稿紙就亂成一團糟。
相信同學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遇到復雜題目,需要根據已知條件列出很多方程、計算式,然后仔細觀察這些方程,找出隱藏的關鍵信息,才能解出題目。這時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比較整齊,干凈醒目,那么發現已知條件中暗含的關鍵信息就比較容易,更不會發生挪錯數字,弄錯符號等情況。解題過程自然一帆風順!
導致粗心的原因有很多,改善粗心的方法也還有很多,筆者主要強調的還是把一切結果歸因于粗心的問題,這很容易讓自己有僥幸心理而忽略了本質原因。多反思,多復盤,我們的學習之路一定會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