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卜
不知不覺,冬天已經來臨了許久,媽媽又像上班打卡一樣定時給我發來“多穿衣服、多喝熱水”的消息。我裹緊了身上的厚羽絨服,說:“嗯,我已經把最厚的衣服穿上了。”緊接著她又問:“春節什么時候能回來?”我愣了一下,看了一眼日歷,這才驚覺離春節已經沒有幾個星期了。可我怎么會對春節一點感覺都沒有呢?
長大后的春節和小時候的春節在感覺上完全不同,過的心情也大不一樣。小的時候,才剛進入冬天,我就開始數著日子等待春節的到來,天氣越冷就說明離春節越近了。剛放寒假,我和哥哥就開始催媽媽去集市買年貨。我們會跟在媽媽身后幫忙拿東西,也會挑選屬于我們自己的年貨——菱角、五彩糖果、小鞭炮,最重要的是買新年的衣服。
小時候的日子真是無憂無慮啊,那時的我們根本不懂大人們過年的心情,也還沒有學會體諒,只想著穿上新衣服,然后和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卻從來不明白為什么爸爸媽媽每到過年就會吵架。每次我們從外面瘋玩回來,都會發現家里的氣氛變得十分凝重,爸爸媽媽的臉色都不太好,媽媽還要笑著送走前來要債的人。我和哥哥就躲在門外大眼瞪小眼,因為害怕而不敢走進屋子里。
那個時候,家里過得十分拮據,每到春節前,爸爸媽媽都要總結一年的收入支出情況,還要努力還前一年欠下的債務。可是,盡管日子過得這樣拮據,爸爸媽媽還是會盡力讓我們過上一個熱鬧的春節,讓年幼的我對春節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
然而,記憶中這樣溫馨喜慶的春節沒能持續幾年,因為我和哥哥漸漸開始懂事了,明白了過春節時爸爸媽媽笑容的背后滿是心酸與無奈。從那時起,我們都想趕緊長大去掙錢。可每長大一歲就要過一次年,這樣的成長矛盾得很。
后來,哥哥早早地輟學出去打工了。有一年春節前,他打電話回來說不想回家過年了,準備在外面掙春節的三倍工資。爸爸聽到后沉默了很久,對他說:“你自己決定吧。”可那晚,爸爸整夜都沒睡著,第二天一大早又給哥哥打電話說:“過年還是要回家來的,團圓永遠都比錢重要。”那時家里還是比較需要錢的,可爸爸說團圓永遠都比錢重要,我聽到之后一下子就紅了眼眶。那年,哥哥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回到家的。他回來后,我們才覺得這個春節是圓滿的,才真正開心起來。
慢慢地,在爸爸媽媽和哥哥的努力下,家里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過春節的時候沒有再來催債的人了,家里也沒有了往年的爭吵聲。
那一年的冬天按時到來,我正在學校里準備期末考試,哥哥突然給我打電話,讓我考完試后馬上回家,他也不說家里出了什么事。我心慌意亂地考完試,然后立刻買車票回家。
爸爸是在那個春節到來的前一個月離開的。爸爸離開后,家里就像塌了一個角一樣,家里的一切也都失去了顏色。當周圍的人都在高高興興地準備年貨的時候,我們的心則被巨大的悲傷填滿。那個春節是我人生中度過的最漫長、最痛苦的一個春節。
之后幾年的春節我們也都過得十分勉強,因為每到春節團圓的時候,都會覺得家里空了一大塊。那塊空缺不但沒有被時間抹平,反而越來越大。現在每到過年,我們總會忍不住遺憾地說:“日子終于好起來了,可他卻不在了。”
小時候,我還不懂過年有什么意義,只知道過年的時候我們就擁有了無限快樂的特權。可當我們都長大了,開始從父母的肩上接過一部分責任的時候,才明白春節是一種傳承,關于父母老去我們長大,關于生活永遠充滿希望,關于生命生生不息,關于思念永不停止。
想到這里,我不禁又想到爸爸說的那句話:“團圓永遠都比錢重要。”于是我回復媽媽說:“放心,一放假我就馬上回家。我會回家貼春聯掛燈籠,然后陪你去拜路神,祈禱在新的一年里我們一家人都能出入平安。”
媽媽發了個手舞足蹈的表情過來。或許這就是春節的意義吧,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能夠相互陪伴,能夠傳達平日里缺少表達的愛意,這就是最好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