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后勤管理處(集團) 張文平
以文化之根脈引領后勤新發展
北京科技大學后勤管理處(集團) 張文平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精神文化產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道德情操,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運用各類文化形式,生動具體地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是土壤,是積蓄力量、滋養理想的智慧源泉;文化是組織之魂,是組織塑造共有價值觀、凝聚共識、聚焦目標的強大精神動力。作為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后勤文化對于校園環境、師生生活以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有著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在高校推進“三全育人”工作背景下,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豐富后勤育人工作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后勤文化育人功能,是提高高校辦學質量、推進和諧文明校園建設、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
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后勤發展的高階層面,是后勤人共同價值觀、發展愿景、服務理念、精神風貌的體現、傳承和創新,是后勤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發展文化的集合。高校后勤文化的發展傳承不僅體現了后勤的治理能力和工作面貌,也是后勤事業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更是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實現后勤事業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
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要以文育人,打造后勤育人新格局。質量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育人是高校的基本任務,社會對高校的評價,學生對高校的選擇,歸根結底取決于培養人的質量。作為以育人為第一要務的大學,其育人功能不僅來源于書本和課堂,還來自于學生長期學習生活的校園環境,后勤職工為學生提供生活服務、營造生活環境,日常與學生頻繁接觸,他們的服務精神,他們的服務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塑造產生重要的影響。要通過健全后勤規章制度、加強后勤人員素質、提高后勤工作水平等手段,將育人融入后勤日常工作中,實現后勤用優質服務感染人、優美環境熏陶人、文明形象示范人、豐富實踐鍛煉人,營造后勤工作的育人氛圍。
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要以文聚力,開創后勤工作新局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滿足師生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就要以發展的眼光規劃后勤工作,以創新精神引領后勤發展。在后勤,每天都在發生新的變化,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的運用,成為了后勤快速發展的有效手段:后勤人主動思考、主動服務,堅持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提升了業務技能,提高了服務質量;后勤工作中大量引進現代化機械設備,提高了后勤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后勤管理中運用公寓管理系統、餐飲系統、維修系統等多種信息化手段,推動了智慧后勤建設,帶動了后勤管理科學化水平的提升,開創了后勤工作新局面。
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要以文凝心,使后勤文化薪火相傳。高校后勤文化的形成,是將后勤全體員工思路和力量凝聚在一起,是具有感召力的文化,它深深地根植于后勤這片肥沃的土壤,經過幾代后勤人知識和經驗的積累釀造,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優秀文化,它把全體后勤人緊緊團結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團結向上的后勤集體。敬業奉獻、忠于職守、積極進取、互助友愛……這些后勤人獨特的奉獻精神、工匠精神、合作精神、向上精神,通過不斷傳承和宣揚,不僅確立了良好行業規范,引導了正確的價值取向,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后勤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工作作風的轉變,塑造了良好后勤形象。
正是認識到了先進文化引領一流后勤建設的重要現實意義,北京科技大學后勤管理處(集團)在梳理后勤發展脈絡、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傳承,凝練出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核心后勤文化內涵——“求實求精,為人為新”,是后勤工作“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作風要求的體現,也是后勤人堅持以師生需求為本、與時俱進、做精細服務工作追求的體現,既有物質層面標準,又有精神層面目標。北科大后勤文化的凝練,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更是以文化為脈塑造了后勤新形象,推動新發展,引領后勤人更好地協同服務于學校的長期發展。因此,努力打造后勤文化,做好后勤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工作,使后勤精神薪火相傳,必將開啟一流后勤建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