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濤
鄉村要振興,黨建來引領。近年來,雅安市名山區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結合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以組織為引領、隊伍為核心、人才為示范、治理為突破,推進黨的建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融共促。
建立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堅持以上率下,建立推進機制。三級書記層層抓振興,分類設置茶葉產業推進辦等4個特色產業推進辦,建立區級部門“責任清單”,鄉鎮黨委、黨委書記、組織委員“三張職責清單”,建立抓統籌、抓規劃、抓重點、抓落實“四抓一體”的領導機制和工作體制。堅持抓鄉促村,完善執行機制。建立抓鄉促村“四個下沉”機制,領導班子成員聯村包組、周二到村、在村考核;出臺“周反饋、月評價、季質詢”等辦法督查問效,倒逼責任落實。堅持各方參與,構建聯動機制。整合供銷社、集體經濟組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等資源,推行“1+X+N”集體經濟融合發展模式,圍繞特色產業鏈創建31個特色黨支部,以8個為農服務中心、215個家庭農場、387個農民專合社為主體,實現“組織引領、產業驅動、農戶參與”。
組建精干高效的干部隊伍,助推鄉村振興提速。建強鄉鎮班子“龍頭”隊伍。按照重點鎮、特色鎮、中心鎮定位布局,以換屆為契機,統籌專業干部65人,優配黨建專職副書記、組織委員,著力配強領導班子。建強基層組織“頭雁”隊伍。鼓勵村黨組織書記提升學歷,每年選派5名書記赴發達地區跟崗學習。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崗位、考核、薪酬”專職化管理,優培五星黨組織書記35人,起好“示范領跑”作用。建強鄉村振興“骨干”隊伍。實施“雙學雙培”“棟梁計劃”“專業提能”三大工程,開展“知茶業”“懂農村”“善治理”專題培訓,儲備“棟梁之星”,評選五星黨員,激活先鋒模范引領作用。
構建“高精尖?!钡娜瞬胖?,匯聚鄉村振興動能。引進“院士專家”興科研。引進陳宗懋院士工作站,聯合省茶科所、川農大專家開展茶業科研攻關,取得茶產業專利53項、獲得科技成果獎14項。培育“茶都工匠”精技能。深化校聯體建設,在雅安職業技術學院設立蒙頂山茶產業學院,培養茶技茶藝人才185名,2名制茶師分別評為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養“鄉村能人”聚動力。構建“黨建+產業+人才”模式,充實茶產、養殖和果蔬業3個黨員專家服務隊。組建15支紅色農業服務小組,采取“觀摩+講解+巡講”的形式,培育500余名“實用型”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形成多元聯動的共治格局,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推動為民服務全程代辦。全域實施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提升,構建“一室一卡一員”村級便民服務全程代辦機制,下放46項“就近辦”事項,提供水電繳費、違章處理等22項“家門口辦”服務。深化“茶源義警”社會治理模式。整合基層干部、網格員等基層治理力量,組建104支“茶源義警”群防群治隊伍,圍繞茶產業化解矛盾、巡邏防控等,助力產業發展。落實集體經濟發展“987”計劃。探索集體經濟土地合作型、資源利用型等9類發展模式,健全黨組織領導、法人治理等8項工作機制,實施土地政策扶持、財政資金扶持等7類扶持措施,以24個中省扶持村為引領,帶動98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29%。(作者系中共雅安市名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