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華 廣西財經學院
2021年進入后疫情時代,通過信息技術、互聯網、高等教學三者結合,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的一個變化就是混合式教學,學生在不同的地方,通過網絡可以在線完成學習、交流、互動,課堂成了教師與學生更深層次完成知識探討、思辨互動實踐、提升學習效果的場所。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中心地位,全程由老師講授,學生能動性不足。在教學中教師成了教學的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吸收知識,像機器一樣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雖然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很認真,但是學生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導致上課流于形式,課堂上學生玩手機等現象時有發生,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教學設計只限于課堂,所教的內容與社會所用的存在很大差距。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社會中的普遍應用,企業在財務管理的發展上已經進入智能財務管理時代,但財務管理教學的發展并沒有與社會發展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存在一定差距,理論知識和實際的運用,仍然有所差異。
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應該適應社會主義思想意識形態發展,在課程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讓學生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家日益強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管理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在學習財務管理課程前,要具備財務會計課程的基礎知識,但是財務管理涉及管理和分析內容較多,學生對于這門課程既覺得高大上,又有“畏懼”心態,既希望能學習財務管理的知識,但是又覺得有一定難度,擔心自己學不好,達不到自己心里所要求的高度,針對同學們的這些學習問題,制定混合式教學是比較適合學生情況的。
財務管理課程,選擇了中國大學慕課平臺,讓同學們學習線上慕課資源,線上四川大學應千偉教授開設的《財務管理》課程,在線設計了課程內容、章節發布、習題作業和互評競賽等環節。在課前要求同學們對要學習的章節內容有個大概了解,上課時直接與同學們互動、提問、案例分析,能夠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同時也使用超星平臺,在平臺上設置任務點,讓同學們課后自行完成作業和報告任務,達到了完全無紙化教育目的。
本課程針對的學生是“00后”大學生,“00后”大學生的特點是從小就熟練使用手機等移動工具,見聞和視野開闊。“00后”大學生生活在物質非常發達的時代,因此他們更加注重個人奮斗,尤其愛問問題和參與討論。因此,使用信息化技術教學,同學們都沒有太大問題,不會產生不適應。
目前部分高校財務管理課程采用的是中國人民大學主編《財務管理學》第8版,共計12章,計劃64學時。本課程的任課教師精心撰寫財務管理課程的教案,以突出專業核心課程內容為依據,根據線上和線下模式的不同特性、學生認知水平和課程內容難易程度,教學團隊對財務管理的相關內容重新制定教學計劃和線上線下課程學時安排,選擇合理的授課方式,實現以學生為中心,高效、自主的課堂教學。財務管理課程部分核心內容課程教學安排設計如表1所示,其中課堂教學的學時比例按照教務處安排設計不低于總學時的三分之二,同時學時比例按照學生接受能力合理調整。

表1 課程體系部分內容章節課程安排設計
財務分析包括四個部分:①財務分析概述;②財務能力分析;③財務趨勢分析;④財務綜合分析。針對不同章節的內容,知識點不同,混合式教學的側重點也會不同,所涉及的思政案例中的知識點遷移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在教學資源整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和線下教學相互協調,并利用智慧教室的特殊功能實施教學。
本內容是在同學們學習了第一章財務管理總論、第二章資金的時間價值兩章后學習的內容。雖然學生們在前期課程中已經對財務報告中一般企業的三張基本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有了基本認識。但是對于財務報表的數據資料如何進行加工整理、系統的運用財務指標進行計算,同時用所獲得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評價還存在一定問題。
(1)知識層面培養目標:了解企業財務分析的作用、目標、內容、方法、程序和基礎。能夠正確運用比率分析法對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進行分析。
(2)能力層面培養目標:形成系統思維能力。通過老師對財務分析的概念、作用、目的、內容、方法、程序和基礎的講解,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系統、全面分析財務報表問題的思維判斷能力。
(3)素質層面培養目標:形成專業知識提高職業素養。通過學習知識和思政元素結合,財務管理理論學習,能自覺地把思政元素與財務管理學相關理論結合起來分析國內經濟政策發展的趨勢和前景,養成關注時事政治、證券投資、熱點問題及國家政策的學習習慣。
本課程教學過程與實施方法注重以學生為中心,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借助慕課、超星平臺深度融合等進行創新。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課前、課堂、課后三個環節。
1.課前線上-學習新知
教師通過線上給同學們發布任務,讓同學們在中國大學慕課提前學習所要講解的章節內容,完成線上的基本測試題目。
2.課堂線下-知識內化
教師講解課程的重點難點并和學生互動聽取學生提問及答疑(20分鐘),然后由學生自由組建團隊分成不同的小組。教師引導學生先分析一個財務管理案例,并分析案例里涉及的財務管理章節知識點和思政元素,用所學到的財務管理相關知識剖析案例里的財務問題及思政元素問題(20 分鐘)。教師分析完后讓分組團隊自己找與所學財務管理知識點相契合的案例,并用所學知識剖析其中涉及的財務及思政問題,寫出報告。同時抽1~3個組演講(10分鐘),抽取的演講組中,再由老師隨機指定一名學生上臺演講,一般指定小組中成績較差的同學進行演講,如果這位同學能對知識點有所了解,那么證明同學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所學知識點內容。其他組同學對演講進行提問交流,提問結束后對演講組進行評分,教師總評后做課程結束總結(10-15分鐘)。通過這樣的方式使課堂活躍起來,學生討論起來,教師指導起來。讓同學們在討論中交流提高、在指導中凝練升華。
3.課后線上-知識遷移
課后教師在線上平臺發布課后學習任務,讓同學們鞏固所學知識。
1.評價
本課程的評價方式主要包括平時成績30%(平臺數據)、包括出勤扣分項、討論互動、作業、線上自學、報告演講;期末考試70%,題庫抽題線下考試。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混合式教學設計評分表
2.反饋
(1)學生在課上提問并及時反饋。
(2)線上問題同學們可以直接在平臺向老師提問,教師及時解答學生疑惑。
為能準確了解混合式教學效果,對連續3個學期不同的6個班級財務管理合計265名學生實施了混合式教學,收集了線上網絡綜合成績(線上)、課堂表現(線下)、加分(課堂主動回答問題),最終平均成績4個項目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展現混合式教學下學生的學習規律制作成散點圖(見圖1、圖2)。
這些項目中,網絡綜合成績包括視頻觀看、點擊觀察次數、觀看時間、網絡測驗等任務點完成情況。線上章節測試是考查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體現方式,該項目平均分值80分左右,說明學生在課前獨立完成視頻觀看和章節測試是學生們比較擅長的學習方式。散點圖上集中在60-100分之間區域(見圖1A),從散點圖可以看出有大批網絡學習度很高的學生,也有活躍度很低的學生,這充分體現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實際發生主動學習的結果。有良好學習規劃、自律及自學能力的學生會在這里獲得很高的分時。
課堂表現包括出勤、課堂練習、參與討論等項目組成,大多數學生在這個項目中表現很好,平均分在81分左右,通過散點圖可以看出離散程度比較高,說明課堂表現程度有一定差異性(見圖1B),從散點圖可以看到課堂上積極的學生所獲得的表現成績都比較高,但是也有部分學生課堂積極參與度不高。
加分項包括積極回答問題和報告,并按照回答優秀程度及報告完成情況給予適當加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主動回答問題和報告是學生自愿選擇的結果,最終有58%的學生獲得了1~20分不等的加分成績(見圖1C)。

圖1 網絡綜合及課堂表現成績散點圖
最綜平均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從最終平均成績來看,運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后平均成績有所提升(見圖2)。最初的提分不夠高是因為學生們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還沒有完全適應。

圖2 最終平均成績
綜合分析所研究的4個項目因素,其中網絡綜合成績由網項是讓同學們自主回答問題和完成報告等組成,加分項是學生項是讓同學們自主回答問題和完成報告等組成,加分項是學生是否真正喜歡財務管理這門學科的一個綜合體現,也是學生能否實現自主學習最重要的指標。通過這個指標可以作為學生深度學習的參考。因此選擇網絡綜合成績、課堂表現成績、加分及最綜平均成績的各項指標數據相對的均值的比值進行增幅差分析(見圖3),由圖可知,網絡綜合、課堂表現、加分都表現出一定增幅度,其中加分項的增幅度最高,為9.8%,這里說明通過混合式教學學生參加回答問題及做課外報告的積極性更高,并在各項指標中表現得更加優秀。由于各個項目都存在增幅,因此最終成績也相應有一定增幅,從增幅比例來看,增幅并不是很明顯,不過也可以看出,通過深度學習的學生最終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圖3 增幅差分析
課程思政案例報告分析主要是教師給學生7個題目,學生們自由組合分成7個小組。學生分組后根據題目要求去找一個公司作為案例,同時要根據所學的知識融入思政元素,寫出報告并進行演講。其他組同學對演講組互相評分(見圖4)。對于分組設置完全由學生自由組合,但是在同學們找到案例做好報告后由教師抽取組別中的學生進行演講。如果演講成員對案例不熟悉或者回答不上老師的問題,組別其他同學承擔連帶責任。從圖4可知,同學們打分都是按照演講實際情況打出的分數。說明大部分學生都是真正的和團隊一起找案例分工合作,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圖4 課程思政案例演講
財務管理是會計學中比較難的一門課程,通過混合式教學和課程思政的融入,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財務管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思想修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當然財務管理的內容比較多,學時有限,將混合式教學模式引用到財務管理教學,向無限的網絡要更多的時間。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是一個機遇,同學們可以利用學習平臺完成基本的學習工作,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用于與教師的討論、研究和案例分析工作,這樣就解決了學生在課上被動聽課的局面,而是更主動的和教師交流。信息時代下新的混合教學方式會不斷更新迭代,緊跟時代發展需求的混合式教學也會走得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