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各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改革趨勢。在此背景下,作為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綜合發展產物的新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來,并在提高教育有效性和促進教育管理改革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活力,而這也為小學家校共育工作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在新時期,我們有必要加強新媒體在家校共育過程中的運用,以此來開辟現代化、多樣化的家校共育通道,促進家校之間的實時互動、精準溝通,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保駕護航。基于此,本文就新媒體時代小學家校共育的有效策略進行了詳細探討,以期能夠給廣大教師同仁提供一些借鑒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小學;家校共育;有效策略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節點,做好該時期的教育引導工作將是他們終身受益。家校共育作為一種通過家校合力來共同為學生構建成長搖籃的教育模式,能夠實現家庭與學校之間教育的互補,從多方面來引導學生健全成長,是提高小學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托。但是,在以往的家校共育當中,家校雙方往往是以傳統的家長會或者家訪的方式起來展開合作育人,這也使得該育人模式的實際效率不高,家校之間的互動性也不夠充分,這顯然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而在新媒體時代,我們能夠通過多種新媒體、新技術來打造多元互動式的家校共育體系,讓家校之間能夠形成一個緊密的教育結合體,實時互動、精準溝通,因此,當前,我們有必要做好新媒體在家校共育中的滲透工作,為家校共育輸入時代活力,為學生的良好學習和健全成長奠基。
一、打造網絡平臺,促進家校交流
在新媒體時代,家校共育應當有一個良好的網絡平臺為支撐,以此來保證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有效性,更好地彰顯家校合作之力。對此,我們應當立足新的時代教育背景,積極打造多樣化的家校合作網絡平臺,促進家校之間的深度交流。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個層面著手:首先,可以依托班級QQ群或者微信群來打造網絡平臺,在此基礎上,我們要依托這個平臺,隨時和家長展開交流互動,如向家長們分享一下孩子在學校中的學習瞬間、學習表現、品德表現等等,或者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現等等,然后以此為出發點,與家長一同商定合適的教育對策,更好地推動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分享一下自己的所見所聞、閱讀課外書籍體會等等。總之,要將這個平臺功能進行多樣性的開發,使其不但能夠成為家校溝通的良好工具,還能成為學生展示自我學習成果、個性愛好的平臺,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成長。其次,可以依托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來助力家校共育。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公眾號來定期發放一些關于親子教育、教育政策等方面的文章,讓家長能夠隨時隨地地學習一些教育知識。
二、優化教學評價,引領家長參與
客觀地說,評價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做好該環節的意義不僅在于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實情,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保證教學有效性,還在于能夠讓學生獲得端正、科學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態度引導,進而在后續的學習和成長道路上更加順暢。但是,以往的教學評價大多只是圍繞教師評價為主,缺少家長們的參與,即使有也只是在家長會等具體節點中有所體現,這顯然是不利于家校合作良好推進的。對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我們有必要發揮該技術的便利性、實時性特點,做好教學評價的革新工作,將家長引入到我們的教學評價中來,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關注,激勵他們努力奮斗。例如,在語文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將評價環節搬到線上來進行,依托多媒體、QQ、微信等技術之便,開展“家校作文展示活動”,通過線上技術與家長們取得聯系,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閱讀自己的課文,然后與學生、家長一同對作文進行打分,開辟出自評、互評、組評以及家評等多種教評形式,進一步展現家校合作之力,促進學生的反思和成長。
三、創新教學活動,彰顯親子力量
在新媒體的助力下,我們還可以對教學實踐活動進行創新,即依托新媒體技術布置一些親子性的學科實踐任務,引領學生和家長一同完成,這樣不但能夠強化親子感情,給予學生別樣的活動體驗,還能有效推動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可謂是一舉多得。例如,我們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在線上為家長推薦《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等一些親子繪本,引領家長與孩子一同進行親子閱讀,在此基礎上,讓他們錄制一些閱讀分享視頻或精彩瞬間等等,然后分享到班級QQ群或微信群中,以此來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引領學生快樂閱讀、快樂成長。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家校共育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對此,我們有必要做好新媒體技術和教學實踐的融合,積極通過網絡平臺構建、教學評價優化和教學活動創新等方式來落實家校共育,開展多樣化的家校合作,共同為學生鑄造成長搖籃!
參考文獻:
[1]戴燕峰.論互聯網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應用[J].學周刊,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