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仕莉
摘要:自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如何優化課堂教學,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最大限度地發展與進步,成為教師深思和研究的重點問題。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反思教學行為,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教學問題及時地調整優化,以使數學教學更具趣味性、普惠性及有用性。基于此,本文就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與策略做些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培養策略
一、利用情景教學激發閱讀興趣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好奇心比較重,熱衷于探索知識,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創設情景,用趣味化的情境引導學生探究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創設閱讀前置,在情境中學生可以更真實深刻地理解和分析數學知識,探究知識的內在數量關系,進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情境給學生打造了更深刻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調動已有知識經驗分析和理解知識,這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刻了,對閱讀的興趣進一步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這一節課時,就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情景。因為本節課程知識的應用性比較強,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比較密切,題目敘述比較長,所以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創設情景以后,學生身臨其境,更深入的解析題目。情境扮演活動富有樂趣,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讓學生分析其中的數學邏輯關系,構建數學模型,進而正確解答本題目。總之,情景教學法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借助實物教具,利用信息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學工具或者實物教具,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具體地呈現出來。信息化教學技術能夠通過3D建模清晰地呈現數學模型,將學生引入課程中。或者教師也可以通過實物道具,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數量關系進行展示,進而增強學生數學知識掌握整體能力。總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將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數學知識“化難為簡”。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豐富多樣的軸對稱圖形,幫助學生形象了解軸對稱圖形,并且開發想象力。又如,在學習隨機事件與概率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用生活實例展示數列組合的規律,從一個棋盒里選擇出4個白色棋子,選擇出2個黑色棋子,教師設定出4個白色棋子A和2個黑色棋子B要放在一個盤子里,請學生結合理論知識說一說,什么叫隨機事件,計算出這6個棋子一共有幾種排列方式?結合實物道具,學生對隨機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刻,學習興趣也被激發,并且已經將注意力和思考力融入情境之中,數學題目通過實物的形式展示出來,更加深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通過對棋子進行排列組合后可以知道正確答案。
三、小組合作教學,培養社會交往能力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展自主學習模式,教師必須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被動式教學模式,要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動性。小組合作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給學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間,搭建了合作平臺,顛覆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狀況,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使學生調動思維,高效思考問題。因為小組合作學習法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因此,小組內每個學生貢獻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共同解決數學問題,每個人的價值都得到肯定和發揮。小組內最好具有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這樣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教學質量才能有所保障。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證明相關知識時,由于知識的邏輯性比較強,所以題目具有一定難度,相關證明題目很多學生沒有思路。而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相互之間交流討論,可以找到多樣化的證明思路。而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讓學生結合學習目標自己創建探究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再給學生搭建思考的平臺和空間,引導學生展開具體的探究。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一方面發展了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合作能力,核心素養得到了發展。小組合作使得學生的思路和想法得到肯定,因此學生更樂于閱讀和分析題目,從而提高數學閱讀能力,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有效的交流和討論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世界的邏輯美與規律美,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數學知識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競爭力。
四、結語
新課標突出強調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且進一步強調了減負、生活化教學等理念,為從根本上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教師就必須革新教學理念,盡快走出教與學的誤區,盡早轉變教與學的方式,繼而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不遺余力地探索和尋求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數學學科特點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使數學教學真正服務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汪芳.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好日子,2019(12):1.
[2]丁衛國.如何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