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澍
摘要:大部分人對于老師這個職業的認識都為學生傳道授業、解答疑惑而專門存在的。一般而言這種認識是正確的,小到幼兒園教師,大致大學教授、研究所專員等都同樣適用。因此對于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的數學教師也同等使用。大部分學生在經歷初中階段時,若能正確的把握好這一關鍵時期,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更好的參透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教師在面對學生進行課上授課時,除了對書本內容知識點的講解以外,更應該結合思維方法引導學校進行思考。這一授課方式不僅可以輕松完成本章節的教學授課,也有利于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思維進一步發展和形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引言: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促使學生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但是由于該方法側重點過于明顯,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復習時間,加之初中數學其抽象性較高,以及初中階段學生的參差不齊的理解能力,通常不能擁有良好的思維方式,而導致一種學而不精的情況出現。甚至無法使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影響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之路。因此為了激發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科目的熱情,使其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解題方法,初中數學教師需在授課中逐漸滲透正確的思維方法,幫助學生構建一套嚴謹的數學思維體系。
一、正確認識數學思維
學習數學知識并且深入挖掘了解其學習方法,正確合理的尋找數學思維規律即為數學思想。通常來講,學習數學包括內在和外在兩方面。內在為數學思想,外在是數學方法。為了能夠更加理性的認識數學就必須在學習數學方法時多角度的滲透正確的數學思想,若將整個數學科目比喻為一棵大樹,那么數學方法就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枝繁葉茂,花紅柳綠,碩果累累。埋在土壤里的根系以及粗大的枝干則為數學思想。一棵樹想要開花結果,就必須擁有一根健壯完美的根系以及粗大的枝干。同等道理,若是想學好數學就必須奠定根基,尋找學習規律,循序漸進,教師在授課時可提前根據章節內容,合理的分化數學板塊。指導學生制作簡易的學習計劃。例如上課前可提前在黑板上寫下,梳理上節知識點體系、仔細閱讀本章課本內容、練習簡易例題、提出問題等幾部分。我國現有編版的數學課本,有些知識并不被包含其內,但解題時仍涉及相關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在講課時將其告知學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兩者也是相依相成不可分離[1]。
二、變抽象為具體,聯系實際生活
紙上談兵遠不如實戰操作。即使教師十分用心的結合數學思想,深入講解教材知識,但學生能夠學習的數學知識僅僅為抽象化的課本知識。通過課上學習,學生在知識點的記憶以及解題方面得到提升,但由于脫離實際,其不能很好的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方法,導致學無所用,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以及展現數學學習價值,教師應當在講授數學知識時。可將教材作為學習基礎挖掘課本內容的前提下,以教材為切入,聯系具體生活實際,用一種更加生動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記憶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安排幾個學生編排一個買菜的故事場景,一個同學扮演顧客,一個同學扮演商家。扮演顧客的同學來買水果,他準備買蘋果和梨兩種水果。若買10個梨和10個蘋果則需要花費25元,若買9個梨和8個蘋果,則需要花費19塊錢。?然后讓同學解答,梨和蘋果的單價為多少?通過這種結合課本知識,編排生活小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數學知識。
生動趣味的數學學習課堂,更容易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學生在和教師的一問一答中能夠充分思考潛移默化的吸收理解數學知識[2]。
三、數圖結合,直觀簡便
若是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時時僅僅通過方程式子來直接講解,往往會提升學生學習的困難程度,容易致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將數字與圖形相結合。使之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例如教師在在講解魯教版初中數學函數這一章節時可以在授課前在黑板上畫出函數圖,并對應標出相應的函數方程式。引導學生結合方程式,讀懂函數圖。并指導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通過函數圖更加簡便的得出結果,提高解題效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優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自我探究。
四、練習例題,分組討論
由于生活環境、家庭條件的不同,初中學生由于各種方面因素及生活經驗存在差異性,在對事物認知方面難免存在一定的認知沖突,雖然適當的認知沖突能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引發初中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但是在解題方面由于認知差異的存在,對有些題目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后習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并深入理解,減輕或消除認知差異帶來的對學習的不便之處,例如,在學習魯教版初中數學圖形這一章節時。雖然原型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但教師在向學生提問其對圓形的認識時,大部分學生各執己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辨別圖形、由圓形聯系生活實際等題目,并告知學生可以進行分組討論,這樣學生可以在小組中討論出接近或正確的答案,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本節的數學知識點。
五、結束語
數學學科在初中教學中是一大課,同時對于我國教育板塊來說也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于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有利于奠定學生未來數學學習之路的興趣與心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為基礎和中心,不斷滲透數學思想,在增加課堂趣味的同時,引導學生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解題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有助于幫助學生完善優化思考能力,強化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唐麗君.生活化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方法[J].新課程,2021(45):132.
[2]張繼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探討[J].天津教育,2021(3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