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麗君
摘要: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化,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高要求,閱讀及寫作能力是每個學生應用具備的關鍵能力,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挖掘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關聯性,實踐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具備較好的人文素養,為其將來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以此為切入點對以上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教學策略,希望有助于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合方法
引言
當前正處于素質教育的大環境背景下,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為了順利、高效的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教師先要轉變落后、傳統的教學觀念,借鑒更多前沿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圍繞現代語文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進行設計教學計劃,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積累更多豐富的寫作素材,掌握并且靈活應用更多寫作技巧,強化寫作訓練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這樣也是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路徑。
一、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價值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在素質教育氛圍下難以發揮其教學價值,教師要改變按照教材目錄依次開展教學活動的模式,否則很難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以新課改理念為教學指導,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大膽的創新,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的局限性,深入挖掘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聯性,加強對語文課文內容的探究,讓學生掌握更多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的提升。通過實踐研究不難發現,如果可以把閱讀中的優美句子合理運用在寫作中,或者將閱讀文章的寫作手法應用寫作中,可以顯著提升寫作整體效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務必要認識到閱讀能力培養和寫作能力培養,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興趣喜好推薦閱讀文本,適當增加學生們的閱讀量,這樣在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對文章內容有一個透徹的理解,逐漸把文章寫作手法變為自身內在知識,促進學生閱讀水平以及寫作能力同步提升。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的有效方法
(一)營造適宜的學習氛圍,激發閱讀和寫作興趣
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具備較好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習過程學生如果不能提起的學習興趣,想要達成教學目標可謂是無稽之談,教師應從“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過渡到探究式學習、創建課堂情境等現代教學模式中,鞏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有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做好指導的角色,幫助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做出更多的探索。
比如,在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學寫列傳中,這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可以先從學生自身的故事開始寫起,再到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列傳,使學生了解列傳這一題材,并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去讀更多的優秀文學著作,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不斷創建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增加閱讀量,為順利寫作積累素材
如果想構建語文高效課堂,順利開展閱讀教學,適當增加學生們的閱讀量是一項最為基礎工作,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閱讀量,根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狀態適當的增加閱讀量,不僅可以讓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拓展,而且便于積累更多語文素材和知識,了解更多關于社會、歷史以及文化等實方面的知識,從而有效的豐富寫作素材,為學生良好的寫作夯實基礎。教師作為傳播知識的紐帶,同時也是傳授知識的重要載體,閱讀教學中要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根據不同層次學生推薦適宜的課外讀物,將課內外閱讀知識相結合,可通過開展閱讀主題活動,給學生們提供閱讀知識交流與探討的機會,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主性,潛移默化中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比如,開展朱自清散文《春》教學時,教師先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將散文內容進行講解,然后引導學生自行閱讀,探討文章內容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閱讀過程中,播放與文章內容情境相符的音樂或視頻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深刻體會作者寫作時的真實情感。在學生掌握文章內容后,可組織開展朱自清作品賞析活動,將作者的著名作品進行鑒賞,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體會文章內容的深入內涵。同時,教師要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將閱讀知識點和寫作方法進行整合運用,鼓勵學生將文章中優美的語句或段落摘抄和記憶,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深層次分析閱讀材料,掌握寫作思路和技巧
為了讓學生創作出優秀的文章,學生需要掌握良好的寫作方法,同時要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避免寫作內容像記賬一樣,沒有主次分明和寫作重點,這樣的文章其可讀性不是很高,而且文章亮點不突出,寫作質量低。然而合理運用寫作手法,不同的寫作題材運用不同的寫作手法,才能提高寫作文章的可讀性和文章質量。往往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具有代表性的,蘊含著不同類型的寫作手法,在文章結構和段落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發揮自身教學魅力,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尤其是寫作技巧,確保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掌握一些寫作方法,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文。
比如,在教學泰戈爾的散文《金色花》時,這是一篇優美的詩歌,其篇幅短小,意蘊豐富。由假象“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發想象—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首先,教師要教授學生朗讀詩歌的方法,讓學生有感情、有節奏的朗讀課文內容,從而培養學生語感;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品味精美的語言,體會詩歌中濃厚的母子情;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仿寫,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寫作技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開展訓練活動,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很有幫助,采取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的鍛煉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給予學生理論指導的同時,合理開展訓練活動,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進步和成長,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課外讀物是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重要路徑,鼓勵學生們合理安排閱讀時間,按照自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以讀后感的方式展現閱讀成果,也可通過效仿閱讀內容逐漸積累寫作經驗,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鍛煉自己寫作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存在很大的聯系,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教師應抓住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機遇,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其融合,提升閱讀水平,并且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和技巧方法,使學生具備優質的人文素養及高尚品行,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小娟.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J].今天,2020.
[2]李海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研究[J].學周刊A版,2020,000(017):37-38.
[3]吳彬.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12):1.
[4]梁友安.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0,000(008):161.
[5]古紅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J].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0(1):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