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摘要: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必須注意與每個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如此教師才能主動帶動每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一步培養每個學生的實際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使每個學生真正變成英語教學的主體。所以教師們必須要深諳課堂教學互動的應用價值與策略,和學生之間進行更高效的交流。本文根據此點,對在英語課堂中如何進行有效交流的意義以及策略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互動
一、探究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互動的意義
教師與學生進行高效的交流,可以用問題引導學生,讓學生針對問題認真鉆研教材,進行有效復習;或者是由教師用肢體動作、眼神示意,以激勵性的方法與學生進行正面交流,這也能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地投身于課堂。教師可以比較快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學生維持在一種比較積極的學習狀態,從而促使學生對知識的快速吸取與內化。
二、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
1、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
教師們必須要注重課堂教學互動性,同時也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積極高效的課堂教學互動,使整個課堂教學的互動維持在一種優質的水平,如此才能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因此,教師們必須要注意校園環境的熏陶,并積極營造出一種平等、寬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們更加積極進行交流,從而提升學生用英語表達的能力,使學生們能夠在溝通過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由此才能通過查漏補缺,達到對知識點的正確遷移運用與有效內化,從而達到對自我的全面提升。
教師在教學《Unit 2 What time is it?》時,教師就能夠通過正文中的語言內容有效地渲染課堂教學氣氛。同時教師還能夠讓學生以小組為單元,根據自己所看到的時間進行交互式問題。這單元中主要的語言內容都是由學生用"Unit 2 What time is it?"提出,同時還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反饋。學生可以利用自身學到的英語知識合理地表述和使用,同時學生也通過合理地表述,與其他同學進行更加積極的交流,使整體課堂的氛圍變得非常活躍。為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教師還可針對這部分教學內容創設情景,使他們處于不同的情景之中,增加學生對話的機會,由此便可幫助學生在進一步的交流交往中提高他們的英語交流能力,達到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績的有效提高。
2、用問題引導學生,強化課堂互動
要想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交流,教師就必須要注意問題的導向,讓學生產生問題,如此可以使學生受到問題的影響,深入探究英語知識點。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注意問題的層次遞進,環環相扣,加強對知識點的運用,使學生切實地融合到對問題的思索與探索之中。另外,為激發學生的思考,教師在布置教學任務的時候,還可以設定一些開放性的題目,突破學生思考的局限,進而幫助學生開拓思考的空間,以確保教學與互動目標的高效達成。
以人教版的英文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Unit 2 Colours!》時,就能夠直接給學生指出問題,并同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如"what colour are your clothes today?"、"Do you like this color ? Please give your reason."等。在提交問題以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元,對此類問題展開探討,又或者在小組成員間還可創造不同的情景,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當學生在思考此類問題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對問題內涵的了解,必須要嚴格按照教材回答相應的問題內容,培養學生利用教材提取知識點的能力。而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使教師與學生間保持一種良性的協作關系,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啟發學生的協作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以實現高效教育的目的。
3.開展小組合作促進互動進行
課堂互動除了師生互動外,還有生生互動,小學生們之間的互動交流相比和教師互動交流會更加自然、放松,因此這也成為鍛煉小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實現生生互動的方式主要為小組合作學習。由于教學時間、學生人數等條件的限制,師生互動只能局限于一小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生缺少和教師互動的機會,而小組合作就是教師為了促使每位學生參與到互動中而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比如,在“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英語對話的訓練,A組學生“Xiao Ming”先用“Good morning, Ms. ...”來向教師打招呼,然后教師回答“Good morning, Xiao Ming”,隨后“Xiao Ming”向教師介紹他A組的同學“Xiao Li”,說“This is my classmate,Xiao Li.” “Xiao Li”同學主動向教師介紹自己“Hello,my name is Xiao Li。”一個小組4-6人,可以相互交流、協作、分享,在這一個小團隊中,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會進來,并且在其他成員的帶動下提高了互動的興趣,而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表現來全面的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
4.創設生活情境加強互動效果
英語作為一種交流互動的語言工具,要提升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就要加強用英語互動的效果,而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并不是師生之間有交流就可以了,更要重視互動的內容以及互動的作用,這是決定互動有效性的關鍵因素,而英語互動的基礎需要有特定的情境,情境決定了互動的內容。對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同時結合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環境來創設一些簡單的情境,促使小學生用英語對話交流,在這樣的互動中讓小學生體會英語的實際運用,提升其英語水平。
比如,關于“tastes”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Hawthorns、 apples”等水果,然后拿起一種水果提問“What is it?”,小學生會回答說“It's an apple/a hawthorn。”然后,教師再問“How is it?”學生們可以回答“It's sweet/sour”等。師生之間對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者常有的一些交流內容進行互動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鞏固英語知識,還可以鍛煉其英語表達能力,以增強了互動的有效性。
5.開展小組合作促進互動進行
課堂互動除了師生互動外,還有生生互動,小學生們之間的互動交流相比和教師互動交流會更加自然、放松,因此這也成為鍛煉小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實現生生互動的方式主要為小組合作學習。由于教學時間、學生人數等條件的限制,師生互動只能局限于一小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生缺少和教師互動的機會,而小組合作就是教師為了促使每位學生參與到互動中而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比如,在“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英語對話的訓練,A組學生“Xiao Ming”先用“Good morning, Ms. ...”來向教師打招呼,然后教師回答“Good morning, Xiao Ming”,隨后“Xiao Ming”向教師介紹他A組的同學“Xiao Li”,說“This is my classmate,Xiao Li.” “Xiao Li”同學主動向教師介紹自己“Hello,my name is Xiao Li。”一個小組4-6人,可以相互交流、協作、分享,在這一個小團隊中,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會進來,并且在其他成員的帶動下提高了互動的興趣,而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表現來全面的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
結束語:綜上所述,要想在英語課堂中進行積極高效的交流,教師們需要廣泛地調研學生的實際狀況,并從不斷的實際課堂中總結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進一步優化交流策略,使學生對英文的掌握維持在一種較高水平,從而促進學生能力的發揮,教師和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也有利構建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整個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學生獲得更加高效的學習效果。由此便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歡. 淺析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 新東方英語:中學版, 2018(7):1.
[2]師亮亮. 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 科技資訊, 2020, 018(010):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