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蕓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的相關工作,重點介紹了廣播電視編導在全媒體時代中的創新發展對策,這些創新發展對策不僅能夠克服現有廣播電視編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點,而且具有多種價值和優點。通過對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發展對策研究,以期為全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編導發展提供參考幫助。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發展
1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意義
在全媒體時代到來的背景下,傳統廣播電視編導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求,不能很好的滿足觀眾需求,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給予創新。如今,隨著網絡技術、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有效推動了全媒體時代的發展,基于此開展的廣播電視編導工作不僅可以更好的滿足新興科學技術發展需求,而且受眾能夠借助網絡電視廣播來掌握實時信息,并能夠通過直播的形式與他人進行互動。在全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進行創新發展,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重要意義和價值:首先,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發展,可以實現與受眾的有效交流與互動,進而提高廣播電視編導水平。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使得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可以借助直播形式來實現信息的有效活動。在傳媒傳播方式,直播屬于比較重要的一個創新,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創新,受眾能夠通過智能移動終端進行信息交互,極大地提高了信息交互的效率與便捷程度,為受眾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加快速與多元的途徑。其次,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發展,可以確保廣播電視節目更具吸引力和新穎性,并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在廣播電視編導工作中,創新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工作,其需要對節目制作的方法進行優化,這樣就需要廣播電視編導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這樣不僅可以使提高廣播電視節目吸引力,而且還能夠提升廣播電視媒體節目的質量水平。
2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發展對策分析
2.1打造特色節目
在全媒體時代中,融媒體這一新興媒體方式具有更多的優勢和優點。融媒體憑借其新穎題材、多樣形式以及繁多品類等眾多優點獲得了群眾較高的認可度。因此,作為廣播電視編導要力爭打造特色節目,以此來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對節目形式與節目內容進行革新。2019年到2020年,南京電視臺教育發展部分別推出了系列文博紀錄片《國寶在金陵》第一季和第二季,接下來,就以該節目為例來做具體表述。
第二,廣播電視編導在完成節目策劃任務時,還需要對節目制作過程給予跟進,對其中常見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優化處理。在制作每一檔《國寶在金陵》節目時,編導要在前期做大量的案頭工作,查閱與文物相關史料,與專家、顧問共同不斷探討節目的延伸方向,在制作過程中,也要隨時與后期編輯、視覺設計一同設計畫面,讓節目更加富有表現力。
節目完成后,還要開展各個播出平臺的宣推工作,讓節目有更大的影響力。
第二,編導需要對節目主題、風格等進行創新,保持節目的原創性和新穎性。隨著全媒體時代的發展,文博紀錄片不僅對作品主題內涵進行了深度挖掘,而且開始逐漸走向大眾化,這就要對年輕受眾的收視和審美習慣給予關注,兼顧知識性與趣味性。將5000年前的獸面紋玉梳背飾件形象化為“80后”的回憶——錄音磁帶;將方首闊面,樣貌威嚴的陶塑人面像與當今流行的“錐子臉”做對比。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時,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受眾間的距離。實際上,目前我們看到的文物在以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通使用的物品,其中凝聚了創造者的設計和思考。短短幾分鐘內很難說清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但《國寶在金陵》的表現形式能夠引發觀眾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各個播出平臺都獲得了好評。原創性和新穎性是其中兩個重要的原因,
第三,作為廣播電視編導,盡可能將當地文化特色到廣播電視節目中,以期不斷拓展節目深度。《國寶在金陵》的策劃之初,就著眼于南京本地的文物,比如介紹六朝人面紋瓦當的《人間滋味》一集。瓦當遍布在中華大地,中國北方出土的瓦當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相較于這些地區,南京出土的瓦當并不特別出彩,但六朝時期的人面紋瓦當卻在其他地方十分罕見。全片在開頭就將人面紋瓦當與時下流行的表情包結合起來,生動形象。在介紹完瓦當的歷史和制作工藝之后,就將重點放在了人面紋瓦當的獨特性上。凸顯了六朝時期南京的文化特色和歷史地位。節目播出后,遠在云南的一位中學美術老師還特意致電欄目組,希望將該片用于他的教學。以便更好的介紹各地的特色瓦當。
除此之外,廣播電視編導還需要準確地發現社會現象中所反映的社會動向。比如2021年,南京電視臺教育發展部制作的專題片《格桑花開》時,編導在南京、墨竹工卡縣兩地,跟隨多位西藏墨竹工卡縣的大學生,拍攝他們在南京培訓、見習,回到家鄉后就業、創業的過程。完成拍攝后,編導就要考慮,如果片中只是反映個人成長,也許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經過幾次修改,最終確認了以扶貧必扶智,培養人才是鞏固脫貧成果關鍵的主題,從而更好地反映了社會動向。
最后,廣播電視節目編導需要不斷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自身的專業綜合素質水平,從而更好地打造特色廣播電視節目。同樣以《格桑花開》為例,同樣的拍攝素材,表現出來的可以是個人人生的提煉,可以是國家人才戰略,也可以是對“中國夢”的詮釋。每一項選擇,其實就是編導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體現。
2.2拓展全媒體傳播路徑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要不斷拓展和豐富廣播電視節目的傳播路徑與方式,并創新現有的廣播電視節目傳播模式。同時,作為廣播電視編導,要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與廣播電視受眾進行互動交流,及時了解廣播電視媒體受眾的需求,虛心接受受眾所提出的合理建議與意見,在此基礎上不斷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優化,對自身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與解決,從而有效地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水平。
2.3加強網絡平臺建設與傳播
加強廣播電視網絡平臺的建設與傳播是全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方法,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平臺來拓寬傳播覆蓋面。在當今社會,微信、微博、短視頻平臺等成為人民大眾使用最為頻繁的網絡平臺,此時作為廣播電視節目編導可以借助現有網絡平臺來宣傳廣播電視節目。實際上,廣播電視編導能夠利用不同短視頻平臺來注冊賬號,以此來為廣播電視節目傳播提供保障,并獲取社會關注與社會熱度。廣播電視編導在廣播電視節目開播之前,最好借助網絡平臺優勢來對節目預熱,并對節目精彩內容進行剪輯后制作成短視頻,獲取網絡關注,為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吸引流量。
2.4提高新聞節目真實性
全媒體時代中媒體內容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與創新,但媒體內容本身質量水平仍是傳媒行業競爭的核心與關鍵。真實性與時效性是新聞的兩個基礎特點與要求,在全媒體時代中,新聞節目的時效性與真實性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新聞媒體既要保證新聞內容傳遞的真實性,而且還要借助獨特方法來對新聞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傳遞新聞背景材料,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提高新聞節目的真實性,還需要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提升自身新聞材料內容的分析能力,更加準確且豐富地挖掘新聞中所反映的社會問題與內涵。
2.5應用新媒體技術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傳媒行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廣播電視編導要意識到在廣播電視中新媒體技術應用的價值之所在,并對現有的廣播電視節目進行不斷創新,以期更好的推動廣播電視媒體發展。同時,作為廣播電視編導要加強對新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借助網絡資源共享特點來對廣播電視媒體傳播媒介進行拓展,通過多種方法手段提升受眾對于廣播電視媒體的滿意度。在應用新媒體技術時,廣播電視編導必須要準確認知新媒體技術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取長補短、科學合理地應用新媒體技術,從而最大程度發揮出新媒體技術的優勢與作用,減少新媒體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而使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水平得到提升,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新穎度、吸引力以及表現力。
3結語
總之,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發展成為了廣播電視傳媒行業不斷進步發展的必然選擇與實踐要求。文章對全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發展對策進行了分析闡述和總結,希望能夠幫助推動廣播電視編導發展創新。
參考文獻
[1]張益鵬.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策略分析[J].赤子,2019,(8):54.
[2]鄒旭.全媒體時代電視編導的創新策略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7,(1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