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民勤縣北街小學 甘肅 武威 733000)
網絡學習空間更為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不夠普遍化,只是形式化運用網絡學習空間,無法展示出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由此,小學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專業教育素養,學習一些先進的英語教學理論與技能,學會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轉變以往被動式的英語學習方式與狀態,能夠把積極學習、自主探究作為一種常用的英語學習模式,實現網絡學習空間學習的常態化、普遍化,真正發揮出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同時,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拓展英語知識,讓學生在掌握英語教材知識的同時,對現有知識進行拓展與延伸,構建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對于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是終身受益的。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很多學校意識到了網絡學習空間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網絡學習空間中的功能結構有待優化的現狀。目前,小學生對于個人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只局限于單詞學習、句式學習中,完全沒有在運用網絡學習空間過程中展示出英語學科特征,無法實現網絡學習空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依然是被動的、單一的。同時,經過調查可以發現,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網絡學習空間,只是把英語教材知識搬運到網絡學習空間中,停留于課程內容融合的階段之中,沒有基于技術功能層面來拓展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由此可見,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需要融合小學英語學科特征來打造網絡學習空間的功能模塊,以此來實現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主要是為了拓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資源,打破以往英語教材知識講解的局限性,而是能夠融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來設定英語學習資源,但是在實際的英語教學工作中,當前的網絡學習空間中的資源類型有待完善,很多資源的質量比較差,雖然資源類型比較多,但是能夠提供給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卻比較少,且缺乏本土化的英語學習資源,無法體現出英語學科特征,不能幫助小學生更好的開展自主英語學習活動。同時,在網絡學習空間中的資源類型,沒有融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完善資源庫,通常都是按照學校的主觀意識來選取資源類型、內容,根本無法豐富小學生的英語知識面,使學生處于被動英語學習方式之中。
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只局限于英語課堂,沒有體現出小學生是網絡學習空間中的主導者、組織者,在實際的英語教育中,習慣于把網絡學習空間作為檢測學生英語知識掌握程度的工具,無法讓學生在網絡學習空間中自主交流、相互合作,只是形式化運用網絡學習空間,在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模式中,更是缺乏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連通,無法實現英語教學中教與學之間的融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依然受到教師的制約。同時,即使學生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來交流、互動,但是缺乏英語學習主題的引導,讓學習活動缺乏目的性、針對性。
在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能夠滿足學生獲取聽力資源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對現有英語學習資源進行延伸、拓展,培育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科綜合素質,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效率。基于教師角度來考慮,只有擁有豐富的聽力教育資源,才能夠讓聽力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下去。基于學生角度來考慮,學生不需要完全聽從教師的教學安排,而是可以圍繞自身的聽力習慣、聽力水平,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英語聽力訓練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聽力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英語聽力習慣、學習習慣。
在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能夠滿足學生分享閱讀收獲、展開課外閱讀的學習需求,促使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發展。閱讀教學是英語課中的重要任務,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涉及到的英語閱讀素材較為有限,通過英語網絡學習空間,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展開英語閱讀的平臺、空間,引導學生之間在閱讀中展開探討、交流,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培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同時,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能夠滿足教師及時反饋的教學需求,對學生擁有全面的認知、了解,以此來作為調整英語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教師和學生之間擁有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營造溫馨、和諧的英語教育氛圍。
在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能夠拓展復習、鞏固英語的學習工具,讓學生更為扎實、全面掌握所學英語知識,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學習技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在傳統的英語教育活動中,因為課堂容量方面的限制,教師只關注英語語法知識的梳理,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只關注學生是否掌握英語語法知識,完全忽視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鞏固、復習英語知識期間,經常會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無法取得理想化的鞏固、復習成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轉變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網絡學習空間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素材,教師要通過資源獲取來轉變學生聽力訓練學習模式。素質教育理念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英語單詞知識、句型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聽與讀屬于理解性的英語學習技能,而說與寫屬于表達性的英語學習技能,由此可見,聽與讀屬于英語語言的輸入,而說與寫屬于英語語言的輸出,要想引導學生熟練表達英語知識,需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英語語言輸入中訓練自己,學生在鍛煉聽力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語學習方式。在以往的小學英語聽力活動中,通常都是讓學生重復聽教材內容,教學活動過程較為枯燥無味,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而在網絡學習空間學習方式下,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去聽英語知識,還要在聽英語知識的同時學會解決問題,積極開展聽力拓展訓練活動,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聽力資源,有效延伸與拓展聽力練習的空間與時間,增加小學生的聽力訓練量,長久下來,就能夠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聽力學習習慣,掌握更多的聽力技巧、方法。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延長小學生的聽力練習時間,由之前的課上聽力練習延伸到課前聽力練習或者課后聽力練習之中,在課前聽力練習中,主要是讓學生熟悉本堂課要學習的英語知識,在鍛煉聽力的同時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在課堂聽力練習中,主要是以回答問題為主要的英語學習方式,在鍛煉學生聽力能力的同時,學會積極表現自我,提升自我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拓展學生聽力練習的學習類型,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聽英語知識,由要求聽力數量過渡到要求聽力質量之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聽力學習習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想提升小學生的口語水平,需要通過大量的口語練習來增強小學生的英語語感、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作品展示來轉變學生口語練習學習方式。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通常都是借助于角色扮演或者跟讀課文來開展口語練習,但是由于課堂時間較為有限,學生的準備時間非常少,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通常都是照著教材知識來朗讀,這種口語訓練存在形勢重于實質的問題,根本無法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在網絡學習空間運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學習空間讓學生上傳圖片、文字、視頻、聲音,把口語訓練活動與網絡學習空間上傳功能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把自己的口語訓練成果用作品的方式展示出來,把口語展示延伸到網絡學習空間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來延伸學生的口語訓練時間、豐富口語訓練的形式,把傳統英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作為原型,但是在前期的口語準備工作中,可以讓學生把小組成員對話練習的視頻、聲音上傳到網絡學習空間中,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與借鑒,提高口語訓練的質量。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口語訓練之中,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口語訓練錄音上傳到網絡學習空間中,讓其他學生來學習與評價,營造良好的自主口語訓練、英語學習的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轉變以往的英語學習方式,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最大程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結合于網絡學習空間,能夠轉變學生口語練習學習方式,讓學生擁有展示自己作品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獲得學習英語知識、提升口語能力的成就感,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綜合素質。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經驗交流來轉變學生閱讀課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閱讀活動中的主人公,教師要利用網絡學習空間為學生推薦一些經典、優秀的文章,在英語閱讀活動中,由量變過渡到質變,讓學生在積累閱讀量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充分轉變學生閱讀課的被動閱讀模式,進一步感知到英語閱讀的趣味性、實用性,從而更加認真投入到閱讀訓練活動中去。同時,教師要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數量,合理制定課外閱讀目標和計劃,并且上傳到網絡學習空間中去,以此來保證學生的英語閱讀量。教師也要鼓勵學生之間通過網絡學習空間來分享自身的閱讀成果,讓學生在相互借鑒、交流中,真正有所收獲與領悟,讓英語閱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學生要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來制定課后英語閱讀計劃,在教師設定的閱讀目標基礎上,學生要適當調整目標與計劃,實行英語閱讀過程性評價,讓學生成為記錄閱讀成長中的操作者,在教師、學生的共同合作之下,獲得理想的閱讀成果。除此之外,網絡學習空間具備較強的交互性,在英語閱讀活動中要展示出這項優勢,學生可以經常發表自己的閱讀動態,介紹自己閱讀英語素材的主旨大意、思想感情,上傳相關的經典語錄,對于一些語法較為復雜的英語句子,學生之間可以討論、交流,加深對英語素材的記憶與理解,在學生的積極分享中發現更多的優質文章內容。教師也要強化對學生網絡學習空間英語閱讀的監督,以此來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
在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完善網絡學習空間功能,滿足英語教學需求,以此來提高英語課程活動質量、效率,促使學生的個性化、全面化成長與發展,培育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科綜合素質。首先,教師要完善英語教學資源篩選機制,以此來實現優質英語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讓教師之間擁有更多互動、交流的渠道,促使學生的專業化成長、發展,能夠為學生展示最佳、理想化的英語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用心、真正投入到英語實踐活動中,從中真正收獲知識、鍛煉思維、提升能力,師生之間共同成長發展。在“十三五”中明確提出,需要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增加教學資源的共享平臺,改變以往精品資源少、資源更新慢的現狀,而是要讓學生能夠快速搜索資源,拓展網絡學習空間。其次,教師要優化網絡學習空間中現有功能,圍繞實際教學需求,科學設定英語教學目標、教學方案、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優質的英語教學服務,讓每一個學生都跟上英語教學進度,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科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為之后投入英語學習活動奠定扎實、穩固的基礎。最后,學校要培育典型案例,加大網絡學習空間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教師參與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工作中,給予學生定期開展網絡學習空間研討的機會,讓網絡學習空間內容更加豐富、完善,實現優質案例、資源的推薦,這樣才能夠利用網絡學習空間,轉變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最大程度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效率。
在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意識到網絡學習空間的重要性,要善于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轉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通過網絡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多元化的英語學習資料,讓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自主合作、自主探究,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方式。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在網絡學習空間運用過程中,體現出英語學科的特征,借助于網絡學習空間鍛煉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