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新余
游戲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對于初中數學課堂而言意義重大,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在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中推動了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
在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學課堂與游戲活動也在同步獲得發展,怎樣將游戲活動更好地融入數學教學過程中,這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重點思考的內容,游戲教學法的有效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民主課堂的構建,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問題的探究,顯著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傳統課堂教學大多是以教師為主體開展的學習指導活動,很多學生都陷入被動學習狀態,這種教學現狀很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在數學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障學生在好奇心驅使下積極參與數學知識探索過程,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指導效果,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娛樂性和趣味性,通過多元課堂結構為學生提供更多積極交流互動的機會,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數學教師通過設計一些具有難度的數學游戲活動,雖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一定困境,但如果教師能夠進行恰當的指導,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理解適應時間,就可以鍛煉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教師應用游戲教學,幫助學生分析數學知識內涵,確定最終的游戲開展模式,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游戲,保障游戲時間以及參與人數的規劃,將教學內容與游戲展開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在游戲當中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引導,使學生不斷探究數學知識,逐步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
(三)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氛圍
應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活躍性。由于初中生剛剛步入青春期,他們的心理較為敏感,如果教師的指導方法不當,極有可能導致他們出現逆反心理。很多學生對有趣的事物都有強烈好奇心,通過游戲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滿足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有效彌補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局面,這將營造出一種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保障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知識探究。數學教師聯系生活元素豐富游戲內容,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使學生在直接的游戲體驗中更好地認識并記憶數學知識,學透數學知識。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時期的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多種多樣,教師應充分結合現代科技與多媒體開展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改革,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保障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探索,通過有效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數學游戲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將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探究機會,使數學學習產生一定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游戲應用于概念教學
數學游戲應用到概念教學中,可以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將數學知識呈現給學生,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單一性和枯燥性。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這部分數學知識點的過程中,如果數學教師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通過創設游戲故事情境,借助這種方式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現要制作一座校園雕塑,要求雕塑腰部以上和腰部以下的比例相等,請問怎樣才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圖形,鼓勵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探究,嘗試通過畫圖、測量的方式構建數學思維模型,使學生能夠加深對這部分知識概念的理解,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二)游戲助力公式學習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數學公式和定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了一定難度,如果僅僅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幫助學生展開學習和探索,非常容易使學生在學習當中產生抵觸情緒,這將影響到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教師在教學當中需要考慮到數學知識的實踐性價值,通過構建生動的數學課堂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開展公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游戲活動輔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快速理解這部分內容蘊含的知識,保障整個學習過程輕松愉悅。在學習三角形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清晰,很多都是通過死記硬背,但并未掌握真正的含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開展找相似的游戲活動,利用多媒體找出很多相似的三角形,使學生找到三角形并說出具體原因。在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總結游戲過程并歸納三角形的判定原理,借助游戲使學生對數學公式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趣味游戲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
(三)通過游戲展開習題講解
為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數學習題練習的興趣,數學教師可以在練習過程中為學生融入數學游戲,幫助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實現對數學練習題的深入挖掘和分析,逐漸將解題時用到的數學知識與規律,融入數學思維游戲開發當中,使數學解題過程變得輕松愉悅,讓數學練習變得生動有趣。例如,教師在進行習題講解時遇到這樣的題目:“在同一個平面內有 n 個點,而且這些點中的任意三個點都沒有在同一直線上,將平面內的任意兩點進行連接,請問總共可以連接出多少條線段?”在進行題目講解時教師可以進行游戲的設置:隨機挑選學生參加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每兩個同學進行握手,記錄自己握手的次數,每一輪進行完之后報出自己握手的次數,然后參加活動的人數慢慢增加,并且持續統計出握手次數。在游戲結束后讓學生對游戲結果進行分析,握手的次數和人數之間的關系就一目了然,讓學生分析其中存在的規律,接著再將游戲的內容和題目的內容聯系起來。通過將游戲內容與題目內容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并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四)游戲融入課堂提問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主動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通過游戲化教學的有效應用,教師可以結合一些趣味游戲指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保障學生在問題指引下獲得思維碰撞,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教師結合數學課程內容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不同小組成員進行搶答和探究,再由同組的學生給出具體的解題步驟,要求教師在提出問題后為學生預留充足的自由討論時間,使學生在討論探究后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教師在游戲教學當中融入課堂提問可以滲透到學生的不同學習環節當中,鼓勵學生在課堂內外都積極展開討論,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提高學生的思維完善性,這一教學方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加強學生在班級中的交流互動,推動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進而提高他們的整體學習水平。
(五)游戲鞏固所學知識
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思維特征以及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將數學知識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確保游戲教學的科學合理性,逐漸改變枯燥的學習方式,全面增加課后復習的趣味性,有效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真正感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比如,在學習完“軸對稱”這部分內容后,教師可設計如下游戲活動:教師借助棋盤將圓形的棋子當成一個“點”,將火柴、牙簽等當成“邊”。教師可先放一半,其余的由學生完成。在這樣的數學游戲中,學生的注意力將會更加集中。在教學有理數混合運算的內容時,教師可適當增加練習題的數量,學生進行分組搶答。搶答的小組不僅需要說出題目的正確答案,還需要展示解題過程。如果其他小組有不同的解題方式,那么就可繼續采用搶答的方式進行解題。在這樣的數學游戲中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會得到極大提升,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穩步提高。
綜上所述,新的教學階段要求數學教師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逐漸將數學知識與數學游戲有效結合在一起,全面降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難度,從根本上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構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助推學生思維水平的提升,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