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迪
隨著市面上紅酒、白酒等需求越來越旺盛,總有不法分子以次充好,想要分一杯羹。此前,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被告人饒某在取保候審期間,仍不知悔改再次銷售假冒某知名品牌紅酒。經嘉定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法院開庭審理了饒某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
銷售不知名品牌的正品紅酒利潤低,貪圖暴利的饒某打起了“假大牌”的主意。2020年9月,公安機關在一倉庫中查獲了假冒知名品牌紅酒600余瓶。當日,被告人饒某被警方于倉庫附近抓獲。經查,2019年起,饒某利用某倉庫進行倉儲,從網絡渠道進購假冒某知名品牌紅酒,對外銷售牟利,截至案發,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10萬余元,未銷售貨值13萬余元。到案后,饒某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為,因涉嫌危害食品安全,嘉定區人民檢察院對饒某依法批準逮捕。經檢測,涉案紅酒雖系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但均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與此同時,被告人家屬向商標權利人代為賠償人民幣20萬元并取得諒解。為積極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經嘉定區人民檢察院羈押必要性審查,由公安機關對其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期間,饒某不思悔改,干起舊行當。2021年9月,被告人饒某再次進購假冒該知名品牌紅酒,并對外銷售牟利,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9萬余元。隨案查獲的假酒達400余瓶。于是,嘉定區人民檢察院對原案補充起訴,撤回已具結的緩刑量刑建議。嘉定區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人饒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追究刑事責任。
庭審現場,饒某對銷售假冒某品牌紅酒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當庭認罪認罰。法院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對饒某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8萬元。

檢察官李先仁
為牟取高額利潤,不法分子想方設法制假售假,廣大消費者不論是購買紅酒等食品藥品,還是購買生活用品,一定要從正規商家處購買,切莫貪小便宜而因小失大。
(李先仁,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
編輯:張宏羽 zhanghongyuch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