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風
“將軍!”老湯被一聲斷喝嚇了一跳。棋局剛開始,對手想用氣勢壓倒老湯。老湯暗皺眉頭——棋藝高低不在聲音大小。老湯曾經是縣里的象棋冠軍,平時鮮有敵手,誰見了都尊敬有加。來到兒子這里,人生地不熟,三腳貓的功夫也敢跟老湯叫板。真是可笑。
老湯按部就班,穩扎穩打。“吃卒!”對手繼續騷擾,拿著棋子在老湯“卒”子上砸了兩下。老湯“騰”的一下火就起來了。現在的人怎么了,本事都長在嘴上。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兒媳婦嫌老湯炒的菜咸,煲的湯淡。老湯臉上火辣辣的,背地里嫌棄也就算了,被兒媳婦說在臉上誰受得了。老湯急了,話趕話老湯說出了憋在心里的話,不伺候了,回老家。老湯辦完退休手續就和老伴千里迢迢來看孫子,好沒撈著,倒落了一身不是。對手的舉動,更增加了老湯回家的決心。看不慣,犄角旮旯都不順眼。吃卒是虛招,真正意圖是下一步捉死馬。這么淺顯的一招還來顯擺,真是讓人受不了。老湯下決心給對手一個教訓,從表到里要贏得徹徹底底。老湯絞盡腦汁走出的一招是,既保全馬也不舍卒。這也符合老湯的性格——念舊。多年好友還在聯系,雖然遠隔千里,時不時打個電話,聊聊思念之情。
保存實力也意味著采取守勢,對手攻勢大盛。幾招過后,那匹馬岌岌可危。對手興高采烈,充滿譏笑之意。把手背放在老湯的馬上試了兩下,嘴里唱道:“馬涼啦,啦啦啦……”老湯凝視著對手的臉,有一種想動手的感覺。慢慢地,對手的臉幻化成兒媳婦的臉,老湯一驚,努力地壓住火氣。兒媳婦雖然不是自己生養的孩子,畢竟是家人。老湯重視親情,跑到南方給兒子看孩子,90歲的老娘跟弟弟過,自己心里愧疚。老湯的火下來了,注意力又回到棋盤上。對手實力不弱,抓住氣勢窮追猛打,一舉奠定優勢,肯定有過人之處。老湯靜下心來,冷靜分析場上的形勢。如果保住這匹馬,棋局會越來越被動。但是,無緣無故丟匹馬,如同一個人四肢少了一肢,跟健全人怎么打。老湯無論如何接受不了。在老湯眼里,棋局中的車馬炮跟現實中的親人一樣,輕易不能丟。老湯重感情,也是藝高人膽大,毅然馬跳窩心。對手喜出望外,把拉走的當頭炮重新架上。幾步過后,老湯陷入絕境。對手開始慶祝,把老湯的帥反過來扣在那里,對老湯伸出小拇指,哈哈大笑。一副計謀得逞的樣子。
老湯無話可說,對手的計謀并不高明,每一步老湯都十分清楚,不知怎么眼睜睜地就鉆了進來。老湯不明白錯在哪里,以前也這么下棋,可以說戰無不勝。有很多棋局就是因為大戰時比對方多保留了一個小兵,拼到最后贏在了這個小兵上。
老湯盯著棋盤一動不動,棋局的形勢怎么跟自己現在的處境一樣,進退兩難。
一個小卒都舍不得丟棄,怎么統籌全局。對手又伸出小拇指,比劃老湯胸懷小。
一語驚醒夢中人,老湯知道了錯在那里。自己是故意走成這樣的!把棋局當人生,走與留一直在大腦里天人交戰。友情、親情的召喚,種種的不適應都是給回家找的借口。友情有微信聯系,寒暑假可以回家看親人。過年還可以舉家回歸看望老母親。至于有事說出來,比憋在心里,積在一起,最后爆發要好得多。老湯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論多大年紀,處于何種情況,都應該朝前看。
“認輸吧!”對手看老湯遲遲不走棋,認為已到窮途末路,無計可施了,拾掇棋盤準備重新再戰。
“慢著。”老湯阻止對手的行動,下出了石破天驚的一招,棄車。對手不相信地看著老湯,這個守財奴舍得白白丟個車?!老湯不理對手,馬掛角將軍,然后架炮將死對手老將。
老湯哈哈大笑,對手說:“贏一局棋不至于這樣高興吧。再來一盤。”
老湯擺擺手,說:“其實一局棋的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事復雜,不能如下棋般兒戲,每走一步都要非常慎重。”老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說出的話只有自己明白。
點評:
小說的突出特點是,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場景。一個很小的事——下棋,卻有很廣闊的輻射。老湯不僅棋高一著,而且對人生有深刻的洞察。相比之下,對手就稚嫩得多,眼光只限眼前。一局棋,卻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大舞臺。微型小說就要這樣“以小見大”。
363650190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