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晗旭
2020年初,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逐漸席卷全球。彼時,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和死亡病例數量不斷攀升,最為經濟且有效的傳染病保護屏障——疫苗被人類寄予厚望,多個國家的高校、科研機構及醫藥企業先后投入研發。
其中,中國新冠疫苗先是以極快的研發速度領跑,后又經援助出口,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貢獻。據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汪文斌介紹,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已累計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1億劑新冠疫苗,成為對外提供新冠疫苗最多的國家。全球使用的新冠疫苗,有一半是中國制造。
這是中國政府給出的承諾,做“世界的疫苗、可及的疫苗”。而以中國科興和國藥集團為代表的中國疫苗企業,在滿足國內接種需求的同時,亦承擔了緩解其他國家疫苗供應緊張的中國承諾。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29日,中國科興的新冠疫苗全球出貨量達27億劑,約占全球新冠疫苗供應總量的23%。
回首中國科興兩年“克冠行動”,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認為中國疫苗速度和供給的突破背后,是新型舉國體制所推動的。
2020年1月9日,武漢暴發的不明原因肺炎被初步判斷為新型冠狀病毒作祟。中國政府也就此開展了一系列防控布局,疫苗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為推動疫苗高效研發,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門成立了疫苗研發專班,以便相關單位、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院所和企業快速協同從毒株分離到疫苗研發、動物試驗、臨床研究等。
以病毒獲取為例,政府的強力推動,讓疫苗企業與有限的幾個P3(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間的協調、病毒轉運等速度大幅提升。企業研發所需的實驗動物培養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十分高昂,諸如此類的問題均由政府協助解決。
同時,在安全、有效兩大基準下,疫苗注冊標準不能降低,但又必須加快腳步。因而在聯防聯控機制的協調下,中國科興、國藥集團等在國內外同步推進研究與注冊工作,相當于將線性的程序合理折疊,在尊重疫苗研發規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加快進程。
據尹衛東回憶,國家推動之下,2020年1月28日,中國科興正式啟動新冠疫苗開發;同年6月,該疫苗獲準中國緊急使用;次年1月起,印尼、土耳其、巴西、智利陸續批準中國科興新冠疫苗緊急使用;6月,中國科興新冠疫苗被正式列入WHO緊急使用清單。
按中國科興過往在流感、甲肝等疾病領域的疫苗近二十年研發經驗,這些工作原本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此次新冠疫苗在以月計算的時間內便完成了。
對中國疫苗企業而言,新冠疫苗的研發投入是巨大的。
一方面,中國科興和國藥集團等先后在國內完成I/II期臨床研究時,中國的防控政策下病例已趨近于零,難以開展Ⅲ期臨床,因而只能放眼其他國家。“在境外開展大規模Ⅲ期臨床研究,平均下來每名受試者可能需要數萬元的研究費用,受試者可能需要1萬~3萬名,而且要求不同國家、地區及不同人種的試驗數據,單純一項臨床研究的費用就需要數億元。”尹衛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早在2020年5月就提出,中國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發展中國家的疫苗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中國參與國際合作抗疫的積極承諾,是在2021年向世界貢獻20億劑新冠疫苗。
過往全中國一年的常規疫苗批簽發量只有5億~6億劑,這一承諾對企業的產業化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而擴產又只能靠實打實的資金投入。可以看到,過去兩年間,中國科興、國藥集團、康希諾等均在不斷刷新產能上限。

中國科興新冠疫苗發往海外。
據尹衛東回憶,從響應政府需求投入新冠疫苗研發起,中國科興便同步推進科研路徑、注冊路徑和產業化路徑。疫情走勢成謎,風險巨大,賬上現金又有限,但從疫苗進入Ⅲ期臨床研究開始,中國科興仍一邊在政府的幫助協調下在國內新建生產基地,一邊在海外探尋與當地聯合建廠的落地,以保證國內外年供應20億劑以上的產能。
如今看來,政府與企業共同押中了未來、完成了承諾。中國科興僅用一年便獲得了全球58個國家、地區和組織的準入許可。“我們生產這些疫苗的A4紙大小的質控報告,全部摞起來有2206米,比4個中國尊還要高。”尹衛東介紹。
此番站在全球戰疫前沿的經驗,是中國生物醫藥研發實力獲得國際認可與信任的開端。但隨著新冠疫情影響的日益淡化,中國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九部門年初聯合發布的《“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出,中國醫藥行業在技術創新方面仍存在突出問題,前沿領域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產學研醫協同創新體制機制仍需完善。
中國科興快速做出響應。尹衛東表示,除了加大企業自身研發投入外,中國科興將在未來五年投入100億元,支持生物醫藥領域的基礎研究、創新研發及產業化落地。
目前來看,其已向沈陽藥科大學無償捐獻細胞試驗中心實驗室,并將以此為基礎推進生物醫藥人才培養等;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建P3實驗室,開展傳染病學、免疫學等領域基礎研究工作,并提升傳染病檢測水平,為應對未來新發傳染病做技術儲備;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戰略合作,則是將企業的疫苗研發、產業化優勢,與后者的靶標發現、疫苗藥物設計等科研優勢結合,共同推進疫苗、藥物等研發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協同。
另外據尹衛東介紹,受益于新冠疫苗在海外的認可,科興疫苗加速出海,中國科興將沿著新冠疫苗的供應步伐,在至少10個國家建設10個疫苗生產基地,其中土耳其的工廠已進入施工階段。這些工廠將幫助合作國家獲得本地化新冠、甲肝、流感等疫苗的生產能力,同時可進一步與國際機構和科學家密切合作,監測新型傳染病的出現,實現病原變化的快速發現預警,這也將反哺中國未來的公共衛生工作。
海內外同步發展的中國醫藥新征程已正式拉開帷幕,中國疫苗出海故事將如何續寫,仍值得期待。
306350033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