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飛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在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從2014年國務院關于《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11號文),到2016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50文),再到2018年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經費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25號文),以及2018年國辦發(127號文)關于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通知;最近2021年國辦發(32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可以看出在黨中央國務院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繼續履行放管服改革,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性和活力,促進科技事業健康。但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存在政策不到位,項目管理剛性太大,經費報銷難問題。新時期在深化“放管服”措施下,繼續給科研人員簡政放權,解決他們報銷難的問題。
直接費用預算科目由原來的設備費等9大模塊簡化為3大模塊如圖1所示:

設備費預算調劑由項目主管部門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其它項目預算調劑權由高校科研財務主管部門下放到項目負責人。原來的預算調劑權在科研主管部門,如果項目負責人需要調整預算,首先需要向科研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填寫科研經費預算調整表,經科研主管部門審批通過,再登錄財務管理平臺,點擊項目預算申報系統,填寫項目預算申請,進行預算調整。現在調劑權下放,讓項目負責人節省大量精力和時間,方便項目負責人人員潛心做科研。
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干制范圍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優青青年科學基金和青年科學基金。為進一步推進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河南也實施科研經費撥付“直通車”試點。在省級科技研發專項、省高校重點科研項目基礎研究專項、中原院士基金中開展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實施包干制科研經費,經費總額確定后,無需編制明細費用科目預算,在經費使用中沒有比例限制;賦予科研人員信任,但要遵守科研倫理道德,需要簽署科研承諾書,承諾按照科研項目績效目標和任務書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合理使用經費。
一是大金額儀器設備采購需要通過公開招標,走政府采購流程。在儀器設備采購前還需要確定資金來源和上報大型設備購置計劃,審批通過才能走政府采購程序,通常走公開招標采購時間上,涉及進口設備有的長達半年等。二是科研項目申請預算調整,需要主管部門層層審批,預算調整的時間長。三是對于科研急需設備,未履行報批手續,不予批準采購。四是當年票據沒及時報銷,存放時間過長,超過學校規定期限,報銷時不能使用。五是涉及同類事項報銷,財務審核時口徑不一致。
如圖2所示,現在高校報賬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模式,即現場報銷和網上預約報銷等,傳統的現場報銷手續復雜,流程繁多,耗時長,報銷人參與整個環節,占用大量精力。網上報銷雖然省去排隊時間,但仍需要將預約單子打印出來和粘貼好票據送到財務報賬科室。報銷人將票據送達報銷窗口,財務老師只是形式上審核票據,當正式做賬時遇到問題,還需要聯系報賬老師,雙方需再次溝通才能確認做賬報銷。高校老師科研項目實行項目負責人制,自己對科研項目實行簽字報銷,常規的報賬單子,負責人自己簽字即可,但是涉及其他需要學校行政主管部門簽字的業務,需要多次跑腿審批。

圖2
在2021年國辦發(32號文)背景下,科研經費政策變化快,需要更專業更高素質財務人員去學習,不僅要了解經濟,法律,稅務、金融等,還要學習財務,科研等政策文件和法規。面對新時期日益復雜的報銷業務,需要財務人員不斷充電,提供更專業財務知識,提高服務水平。當前高校處在雙一流建設期,科研經費金額不斷增加,師資隊伍數量多,這對高校財務帶來挑戰。以科研經費中的橫向科研經費為例,提取2010到2020年這10年橫向科研收入為例,如圖3所示,但是財務專業人員缺口大,高校進人受限,高校進人需要博士學歷,財務專業不需要那么高學歷,編制內的會計人員數量未能根據學校規模和資金量相應增加,以致人員數量缺口大。

圖3 橫向科研收入
學校科研經費有橫向經費和縱向經費,經費來源渠道不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差異。一般來說,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負責科研項目經費,科研管理部門負責科研項目,兩部門之間不能做到有效的溝通,信息不對稱,造成財務管理不一致,進而存在科研項目管理與經費管理脫節情況,不能對項目整個過程進行追蹤。加強溝通,將財務數據和科研數據有效對接,實現財務部門和科研部門信息共享。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提升,陸續出臺一系列針對科研人員松綁和激勵措施,在放前提下,需加大對管理和服務提升。各高校落實好國家政策文件,及時修訂相關文件。部分高校沒把國家放管服政策落實到位,最后一公里沒打通,造成報賬難和繁瑣。同一單位的科研和財務部門或同一部門對制度理解有偏差,造成報銷過程中業務流程不明確、要求不統一等問題,給科研人員留下報銷難印象。
科研經費報銷難在各大高校是一個突出問題。老師自己申請科研項目到校要做預算申報、預算調整等一系列問題,繁重的科研任務給老師帶來壓力,再讓老師做預算申報,他們滿意度降低。在黨中央大力對科研經費簡政放權、放管適度,提升服務前提下,我們要堅持以人文本,遵循科研規律,建立雙方信任機制。
總體思路:一是簡化預算編制。高校的縱向科研項目根據國家政策文件指導,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規章制度。但在橫向科研經費這一類型,高校可以參照國家在中央財政科研經費改革力度上,再繼續放管服。如橫向科研經費入賬時扣除管理費、資源使用費,稅費后,直接不需做預算,項目負責人即可使用。二是強化主體責任意識。項目負責人是科研項目的第一責任人,承擔主要責任,對項目報銷中的票據的真實性、合規合法負責。三是堅持誠實信用原則。誠信是科研人員開展科學研究的前提,在誠信前提下,潛心做研究。四是加強資金監管。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有關部門加強對科研資金監管,隨機抽查,加大懲戒力度,實行科研負面清單管理。
解決辦法:主要從流程優化、信息化建設、人員培訓、財務助理配備方面給出建議。
在國務院32號文“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要結合自身情況在科研經費報銷方面,對各項科研經費報銷細則進行制定,做到放管結合,適度靈活,簡化科研經費報銷流程,減少繁文縟節。在報銷制度的制定過程中,財務部門讓科研人員參與,多傾聽他們的意見,了解科研人員在辦理報銷過程中的難點和堵點,從而建立起真正符合科研規律的報銷管理機制。學校職能部門在科研經費報銷管理方面擔當作為,在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等方面加大關注力度,協調配合。如,項目承擔單位因科研活動實際需要,在主辦會議期間,邀請知名專家、學者發生的城市間交通費用、差旅費等,允許在會議費中報銷。項目承擔單位也可以嘗試在國內差旅費中的交通費、餐補、難以取得發票的住宿費實行包干制。在科研經費報銷方面,可以推進無紙化報銷。將電子票據接收、入檔,歸檔納入電子入賬憑證,推進無紙化、數字化報銷,不再讓科研人員因為報銷難而煩惱。
高校應大力應用信息化技術加強財務軟件的建設,借助信息化技術搭建人工智能平臺。項目負責人從科研項目申報、任務書審批、項目立項、經費號設立和報銷,都需要大量數據,將財務、科研、資產管理系統信息對接,組成多系統互聯的財務網上綜合服務平臺,實現財務信息共享。如圖4所示:

圖4
構建集預約、報銷、核算、支付、稽核、查詢六大功能的一體化財務管理系統,服務于項目負責人、科研人員、財務三方用戶,實現科研經費管理全程信息化。如科研人員在報銷過程中,可以使用手機等移動設備端網上預約報銷,將電子票據等材料上傳,管理系統對票據初審,會計核算科人員將原始電子票據驗證真偽,真實合規前提下可以核算及審核。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科研人員可以隨時關注報銷整個動態,進而便捷于科研人員。以差旅費報銷為例,傳統報銷方式是,出差人員若需出差,必須事先填寫工作人員出差審批單,報單位負責人或者項目負責人簽字審批。出差人員按規定等級乘坐交通工具和定住宿。出差人員回來后,將票據和審批單材料打印簽字后交到財務核算窗口,財務人員審核差旅住宿費及交通費,計算出差天數,依次核定伙食補助費。利用信息化可以開發線上智能報銷平臺,結合差旅費財務管理辦法,將住宿及伙食補助定額標準納入線上報銷系統,報銷人自己填寫出差目的地和天數,系統自動審核住宿標準是否超標,審核合格后自動識別計算出報銷金額合計數,減少會計人員手工審核時間,提高報賬效率。
高校財務部門建立完善的財務培訓機制,從業務技能入手,定期進行信息化技術培訓,培養一批適應新形勢、新政策的新型復合會計人才。在日常科研經費報賬過程中,財務人員承擔服務于科研人員和科研活動的雙重任務,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定期同本單位財務人員業務交流,探討老師在科研經費報銷過程中反映的共性問題。財務部門可以利用學校資源,聘請專家作報告,對財務人員培訓;組織財務人員到其他高校交流學習,提升專業素養。財務人員需自覺增強服務意識,牢固樹立服務于師生的宗旨,為師生辦實事,解決老師的報賬難題。
科研財務助理具有專業優勢,在加強財務和科研項目方面起橋梁作用,熟悉并掌握財務制度,及時解決項目組的財務相關問題。項目承擔單位要確保每個項目配有相對固定的科研財務助理,為科研人員在經費報銷等方面提供專業化服務,讓科研人員從經費報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集中精力搞科研,培養穩定和高素質的科研財務助理隊伍迫在眉睫。
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21〕32號文)指導下,面對高校科研經費報銷難問題,高校要認真貫徹落實“放管服”政策,簡政放權,簡化科研經費報銷流程和審批環節,利用信息化技術加強科研經費報銷管理;加強財務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水平;配備科研財務助理,切實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