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雯 顧成林 姜 靜 李 貝 魏虹旭
研學旅行作為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銜接的重要創新形式,在全國各地區掀起了熱潮。黑龍江省學生基數大,自然資源多樣,歷史文化悠久,在開展研學旅行上具有獨特的優勢。本文通過對黑龍江省開展研學旅行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為學校、教師更好地開展研學旅行提供具有可操作的策略。推動黑龍江省研學旅行的課程化,為今后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開展研學旅行提供理論指導[1]。
為了更加準確地了解黑龍江省開展研學旅行的現狀,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采取了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老師和家長進行了關于開展研學旅行情況的調查。《關于開展研學旅行情況調查》問卷中包括對研學旅行的認知程度、期待和開展研學旅行的影響因素三部分內容[2]。
此次調查問卷參與人數為619人,所在地區位于黑龍江省的人數為404人,其中學生303人,家長65人,老師36人。問卷調查參與者的身份信息如表1所示,本文只針對黑龍江省開展研學旅行現狀進行分析。

表1 問卷調查參與者的身份信息
由圖1可以看出,有49.5%的人“幾乎不了解”什么是研學旅行,41.09%的人“了解一些”,“比較了解”“非常了解”的人只有6.19%、3.22%。對參與調查的群體學生、家長和老師進一步分析,如圖2所示,其中學生和家長對研學旅行了解度不高,90%左右學生、老師和家長對研學旅行的了解程度都是“幾乎不了解”或“了解一些”,只有極少部分老師“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

圖1 對“研學旅行”一詞的了解程度調查結果

圖2 不同群體對“研學旅行”一詞的了解程度調查結果
在認為開展研學旅行最重要是什么的調查中,由圖3可以看出,認為“研究性學習”與“旅行體驗”同等重要的人占73.2%,16.09%的人認為研學旅行主要是“研究性學習”,10.89%的問卷參與者過分強調“旅行體驗”。

圖3 開展研學旅行最重要是什么調查結果
由圖4可以看出,多數人認為開展研學旅行有利于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占60.89%。同時在不同程度上對以下面五個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分別是: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能力;增強學生人地協調觀;使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相互學習、合作、交流。研學旅行是通過旅行、“現場”觀察開展的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段美好、珍貴的記憶[3]。

圖4 開展研學旅行的好處調查結果
問卷中的第6題和第7題,調查了問卷參與者對研學旅行的期待,也為后續在對開展研學旅行的策略研究提供了指導性建議[4]。在問卷第6題調查學生、老師和家長是否希望學校多開展研學旅行結果如圖5所示,386人選擇希望開展研學旅行,占比95.54%。關于期待開展什么類型的研學旅行調查結果,如圖6所示,期待參與自然觀賞型占比63.61%、體驗考察型占比61.39%,其次是知識科普型和勵志拓展型。

圖5 是否希望學校開展研學旅行調查結果

圖6 如果有機會參加研學旅行,更喜歡參與哪些類型的活動調查結果
從圖7和圖8中可知,開展研學旅行的促進因素主要是國家政策和政府的推動,彌補傳統教育的重成績輕實踐的不足,提升獨立自主能力和增強團隊合作能力,能夠培養思想,磨練意志等;制約因素主要是研學旅游基地的硬件設施不到位,重游輕學,目標不明確,游無所獲,形式固定,缺乏探索空間,導師不夠專業,沒有規劃性等。

圖7 促使您或您的孩子參與研學旅游的原因調查結果

圖8 影響您或您的孩子參與研學旅游的制約因素調查結果
針對黑龍江省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研究分析,為開展研學旅行提供以下可行性策略:
針對大多數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老師和家長對研學旅行的了解程度都是“幾乎不了解”或“了解一些”,只有極少部分老師“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的現狀,需提高研學旅行的宣傳力度和普及度。為使研學旅行的開展不再受“高考指揮棒”的限制、不再是可有可無、沒有計劃性與時間性的“課外活動”,要將研學旅行融入具體的教學課程安排之中,細化研學旅行實施方案,同時也要根據實際開展的成效不斷完善課程設計。
用于開展研學旅行的資源應同時滿足“研學”和“旅行”兩方面的需求,研學旅行應更多地關注“研學”而不是“旅行”。因此,即使是一個旅游資源不足的小縣,也可以結合教學課程來從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等其他方面開發適于研學旅行的資源。
根據問卷對更喜歡參與的研學旅行活動的類型進行調查,老師們可以根據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拓展體驗考察型和自然觀賞型等研學旅行資源,也可以將當地博物館、動植物園和歷史文化遺產等作為研學旅行地點,構建知識科普型研學旅行資源。
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前,學校和教師要認真比較不同地區的不同資源條件和不同學科需要的教學資源,因地制宜,根據每個地區的優勢資源設計更適合學生的研學旅行課程,同時也要積極開發教育資源,拓寬研學旅行資源,發展和提高研學旅行的質量[5]。
在安全保障方面,需要公安、交通、旅游部門等與學校的協同配合,建立安全管理和控制機制,并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各級承擔相應安全責任,以保證研學旅行活動的順利開展;學校還應與保險公司合作,購買意外險和特殊保險,并制定應急計劃;學校自身也要在研學前,邀請有關機構召開專題班會、講座和安全報告,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
在經費保障方面,教育部門應當研究制定必要的收費標準、貧困學生參加活動的補貼項目和標準,建立專項保證基金和專項資助機制,確保各學校研學旅行活動的順利開展;社會相關部門應制定統一,透明的社會捐贈制度,建立社會捐贈機制;旅游景區及營地也應建立優惠減免機制,對開展研學旅行活動的中小學實行優惠減免制度[6]。
本文通過對黑龍江省開展研學旅行現狀的調查并提出相關策略,指導黑龍江地區有計劃地開展研學旅行實踐活動,發展建設好黑龍江省的研學旅行活動,讓學生們在研學旅行活動中,強化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具備家國情懷和世界眼光,為做一個有責任感、能夠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