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以昆
人事考試是人社部門踐行“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南陽市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突出抓好人事考試“戰略支點”,積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循環,立、闖、攻、優四字“著墨”,人才引進、選拔、評價一體“成文”,有力拓展了人才服務的廣度深度效度,厚植了南陽建設省副中心城市的人才沃土,構筑了建設區域性人事考試服務中心的堅實根基。
借全市“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載體,南陽市人社局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跳出單純的業務圈子,樹立了大人才觀,局黨組鮮明提出“人人皆可成才,考生更是人才”“人事考試既為人才服務,更為經濟社會發展蓄力”,推動了人事考試工作重心由考試管理向人才服務轉變。
局黨組研究確立“人才服務年”,選定人事考試作為“試驗田”;全局一盤棋,奏好組考“大合唱”;重抓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人才測評筑高地;叫響“人事考試也是營商環境”,深入開展“兩訪兩問”(訪用人單位,問人才需求;訪考生,問服務需求);講好人才故事,推介考生上岸經驗等。
修訂編印《南陽市人事考試測評實用政策法規制度匯編》,涵蓋政策法規、管理制度、人才服務三大篇目,凸顯依法治考、規范管理、科學選才三大主旨,重點吸納了新時代人才工作成果,植入8 個中央、省委、市委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性政策和18 項人才測評管理制度等,為引進、選拔、評價好各路“諸葛英才”提供了“護考佑才”寶典。
堅持把《中國考試》《中國人才》《人才測評方法與應用》作為人事考試機構業務學習教材,吸納測評新元素。關注公務員考試最新動向,更新測評手段。積極承接考試任務,增強實戰水平。目前,已探索形成一套統一規范、環環相扣、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人才選拔測評體系,基本實現領導干部公選、國有企業招聘、機關事業單位錄聘、內部人員競爭上崗、專業人員選聘等全方位考評服務,構建了“立足南陽,走出河南,面向全國”的工作新格局。
先后提煉推廣考務組織“三線”調度新體系(總、分值班室和部門聯絡員貫通工作機制,各類考務人員微信工作群響應機制,考情報告機制),實施試卷管理“12322”鏈條(試卷總臺賬、雙簽字制、三次清點驗收、兩檢查、兩確保),細化考場管理“3434”流程(把握三個環節、堅持四個嚴查、加強三次核對、做到四對照),完善“三情”(疫情、考情、輿情)應急處突機制,推行依法治考“雙四”工作法(考試紀律四提醒、處置違紀四步驟)等,確保了兩個“雙安全”(疫情防控和考務組織、考試工作人員和考生),以考務組織的高質量助推了人才選拔評價的高質量。
先后3 次升級改版考試網站并推動進入“政務云”,優化打造考試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工作群三位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等。今年以來,直面破解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考試難”堵點,積極探索居家在線考試新模式,全方位嘗試人才考試測評新路徑,推動了人才選拔模式的變革,開辟了“智匯南陽”的“直通車”。
面對今年南陽市人才“一號工程”,安排人事考試機構積極全力配合市委組織部,首次試水線上考試方式,挑起統籌策劃、組織協調、具體實施重任。自5 月3 日至7 月19 日,攻克了重重技術難關,圓滿完成了先后3 批4 次、共4320 名筆試考生和1177名面試考生的線上組考任務。遴選確定國內知名的全美(在線)、廣州人才集團測評中心分別作為前兩批、第三批的合作伙伴,研究選派網上巡監考精兵強將,扎實組織2次線上考試實戰演練。每批(次)組織2 次考前模擬測試、1 次正式測試、3 次作答視頻整理、1 次線下面試評分,第三批線上筆試時委派班子成員帶隊駐廣州一線現場督導。考試期間,市委書記親臨現場巡視,市委副書記和市四大班子領導、市直單位一把手分別擔綱線下面試評分主考官、考官等,開創了該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考錄招聘先河,展現了南陽重視、厚愛、優待人才的寬廣胸懷。
6 月份,五項全國性統一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在南陽考區開考,其中注冊計量師、翻譯專業、社會工作者、高級經濟四項職業資格考試為首次在南陽市舉行,參考人數多達7140 名。面對密集組織的層次高、規模大、項目多、間隔短的重要人事考試,提前報請主管市長作出批示,協調南陽醫專全部承擔考試任務,推動衛健、公安等部門聯動合作,實現了“疫情要防住、試卷要保住、人員要安全”目標,打贏了這場特殊時段考試組合攻堅戰。
7 月9 日、10 日,2022 年全省統一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開考,南陽考區考生人數達33287 人,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省考筆試,在省直及18 個省轄市中位居第三。同時進行的還有從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考試錄(聘)用鄉鎮(街道)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筆試工作。為給考生創造一個良好考試環境,提前著手布局,省考筆試前,迅速啟動實施“9+4”運行機制,在組織部門統籌抓總,人社部門組織實施,教育部門督導考點,衛健部門負責防控疫情,宣傳、網信、公安、保密、無線電管理等成員單位聯合參與基礎上,首次納入電力供應、城市執法、公務車輛等管理部門合力服務考試,形成多層次、立體化工作格局,保障考試工作順暢運行。按照政治過硬的標準,遴選確定9 類崗位3500 余名工作人員,成立考區考務、考點學校、流動監考(試卷接送員)、疫情防控、公安安保(無線電監測)5 類微信工作群,建立市區貫通、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采取硬核舉措,在疫情防控、試卷管理、防范作弊等方面打出組合拳,整個考試實現了“平安公考”“健康公考”“溫馨公考”。
通過新聞媒介宣傳、考試網站發布、微信公眾號推送,便利考生獲取考試信息、報名參加考試。組織“考試工作人員走流程”,換位考生推動流程再造。落實“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減少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資質證明材料。針對疫情形勢下延考、啟考事宜,及時通過考試網站飄窗提示、群發手機短信提醒等,保障考生的知情權、參考權,推動“應報盡報”。
每次考試部署開展“優化服務,依法治考,爭當考生貼心人”活動。今年公務員筆試中又深入開展“讓黨旗在公務員考試考點上高高飄揚”活動,到處是一片奔走忙碌的“志愿紅”,僅公安機關在考試當天就派出交警、網警、特警、治安等警種259人,出具了79 份考生身份證明,護送156 名走錯考點考生直達目的地。今年引進優秀人才的在線面試中,4項溫馨提醒(面試通知重點提醒、操作系統隨時提醒、兩次模考和正式面試考前3 次短信提醒、兩次模考后電話跟蹤對接提醒)彰顯人文關懷,幫助考生解決技術問題,使其順利應試,實現“應考盡考”。
在南陽考區公務員筆試中,啟動實施“9 十N”部門聯動合作機制,首次納入電力、城市、公務車輛等管理部門,確保“應納盡納”。上半年人事考試機構先后為公務員筆試43 名特困考生免除了考試報名費用,為79 名職業資格考試市區外考生辦理了證書郵寄服務,確保“應保盡保”。今年引進優秀人才前兩批在線面試中,推動對博士、非定向崗位碩士考生增加招聘名額,確保“應錄盡錄”。每次考后組織網上監考與分包考場考生互動交流,通過系統群發感謝短信,以情感拴才,確保“應留盡留”。此次引進優秀人才,僅人事考試機構郵箱先后收到考生回復郵件116 封,網上監考人員收到考生反饋短信1256 條,激發了廣大優秀人才投身南陽建設的熱情動力,匯聚了南陽崛起發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