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 (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種德小學,453000)

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種德小學(以下簡稱“種德小學”)始建于2018 年,為六軌制公辦小學,總建筑面積近2 萬m2,現有39 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851 人,教職工91 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11 人,省級名師1 人,省、市、區級骨干教師16 人,學校有體育教師8 人(含4 名足球專項教師),全部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學校硬件設施完善,專設1塊七人制標準室外足球場地,學校另有風雨操場供特殊天氣足球訓練使用。學校準確把握校園足球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方向,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根本目標,在“五育互育,多元融合”方針的指引下,以“種德”特色校園足球工作為切入點,把足球作為校園體育的主陣地,“文”以修身養德,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武”以強身健體,發展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育能力,形成了“以體鑄魂、以體固本、以體凝神、以體潤情、以體立身”的體育發展特色,以小足球“種”出大夢想,培養文武兼修的國家棟梁。
為了更好地發展學校的足球事業,學校自建校起,就結合國家政策,制訂了種德小學“一核心(以全面培養足球運動興趣為核心)、三結合(足球運動與教學常規相結合、足球運動與習慣養成相結合、足球運動與文化建設相結合)、兩突破(人人有球踢、時時能踢球的突破,一批小球星一次輝煌賽的突破)”的足球活動方針,積極開展規范化、系列化、多樣化的足球活動,打造精彩紛呈的足球文化。
學校制訂《種德小學足球場地使用規章制度》《種德小學足球教練員管理制度》《種德小學足球隊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明確足球工作人員職責范圍和具體要求,將教練員績效考核與職稱評定掛鉤。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育教學、足球訓練或活動計入工作量,保證體育教師在評優評比、工資待遇、職務評聘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同時,激勵優秀運動員,對于品學兼優、運動能力突出的運動員,學校建立一人一檔,對運動員進行各項指標的跟蹤管理,制訂《種德小學足球隊選拔制度》《種德小學足球隊員集訓制度》《種德小學足球運動員獎懲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使專項工作有例可循、有制可依。
制訂校園足球例會制度。學校每月由分管校長負責,召開足球專項工作會議,會議討論總結前一階段的隊員學習與訓練情況,集中處理出現的問題,反思總結,確保學校足球隊員學習與訓練無后顧之憂。
學校建立校園足球領導小組,成立以李靈利校長為總負責人、李嵐副校長為分管領導的種德小學足球專項小組,全面負責學校足球工作的具體事務。同時,選派學生處、教務處及安全辦的中層副職全面配合校隊隊員的學習、日常行為、安全及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形成多方發力、齊抓共管的格局。

學校將足球工作納入學校的五年規劃(《2020—2025 種德小學發展五年規劃》),其中對于學校足球運動的發展進行了詳細規劃和明確要求,使學校逐步形成“人人有球踢,人人會踢球,人人都參與”的校園足球氛圍,完善的頂層規劃使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循序漸進、有條不紊。
作為一所新建校,學校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體育設施。走進校園,1 塊標準化的七人制足球場映入眼簾,足球場面積為1650m2。學校還有1 個200 米標準塑膠跑道;3 個籃球場,總面積為1300m2;1 個室內風雨操場,面積為400m2。一流的體育場地,齊全的體育器材,充分保障了校園體育活動的有序開展。學校還將在原有的場地基礎上,設計建設1 個地下室內訓練館,確保可以讓更多的學生無論刮風下雨都能進行體育運動。
學校將校園足球發展經費、體育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并逐年增加,確保體育和校園足球工作的正常開展,在為學生實施校方責任險的基礎上,為學生新增購買運動意外傷害險。
學校除現有的專職體育教師外,還和校外“中原之星”足球俱樂部進行聯合,聘請優秀的足球教練團隊為學生上課,學校為足球俱樂部提供辦公室,與本校教師共同辦公、共同教研,大大提高了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實現了合作共贏。同時,學校對足球俱樂部、專職體育教師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教師在校的教學情況、參加比賽的運動成績以及足球活動開展的輻射度和參與度等,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學校每年開展優質課評比,體育教師對足球教研情況真槍實戰地進行訓練,學校對訓練過程進行評價、打分、反饋。學校堅持“請進來,走出去”思想,體育教師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各級各地培訓活動,獲得最新的訓練思想與理念,進一步提高球員競技水平,為參加各級比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讓每一名學生或教師愛上足球,了解足球這項運動,成為一個球迷,是學校足球運動畫卷的底色。學校充分尊重每一名學生,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針對身體素質強健的學生,讓其進行足球訓練,在球場上揮灑汗水;針對對足球感興趣但無法系統訓練的學生,讓其成為足球講解員、足球小記者、足球宣傳員等。總之,學校精心籌劃、多措并舉,開展了系列足球特色活動。
從足球在校園孕育到足球課程的演繹,學校在改革中不斷以新的文化促進引領學生更好、更優地成長,用校園足球撬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1.保證校園足球教學時間
學校嚴格按照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所規定的課時要求開足、開齊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保證學生體育運動時間,并確保每班每周開設4 節體育課(含1 節足球課)。為保證學生的足球活動時間,學校還開展了陽光大課間活動,并在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足球組合動作練習,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和做操,在最高年級只有四年級的情況下,分別對一、二年級和三、四年級進行不同層次的足球組合工作練習編排,2023 年學校計劃將對五、六年級足球操進行編排,這樣分梯度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并熟練掌握一些簡單的踩、拉、撥、射等足球技能。
2.開發校園足球課程資源
根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學校依照學生年齡特點,開發和編制足球校本教材《小足球,“種”夢想》,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學校足球校本教材內容安排
1.組建校園足球梯隊
學校目前建立并組成足球“甲、乙”兩級梯隊,甲組為五、六年級,乙組為其他年級。學校積極確保每個班級有自己的足球隊,每個班級都有1 個別稱,如,“梅西班”“C 羅班”等,以此彰顯各班特色。同時,在全體學生都有一定足球功底的基礎上,在全校范圍內分梯隊進行校隊選拔,1V1 進行面試考察,重點培養一批能打比賽、專業性強的種德足球校隊。目前,學校校級足球隊共有男子甲組隊員15 名、男子乙組隊員15 名,另有二百余名參訓隊員。


2.開展校園足球訓練
學校足球隊員訓練刻苦,操場上奔跑的身影是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校級隊員每周訓練6 次,每次2 個小時,暑假訓練時間20 余天,另有20 余天外出交流比賽的時間,寒假約訓練2 周,這樣的訓練節奏和強度學校已保持了3 年。
足球甲隊以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專業的足球理論知識為主,使學生熟練掌握并應用專業的足球技術動作,培養戰術意識和團隊配合意識,完善個人場上觀察閱讀比賽能力的學習意識。足球乙隊以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足球理論知識為主,使學生掌握并應用專業的足球技術動作,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和團隊配合意識,完善個人場上觀察閱讀比賽能力的學習意識。2023 年,足球甲隊將沖擊新鄉市“市長杯”冠軍榮譽,為“省長杯”比賽做準備。
訓練內容為球感練習、無球跑動練習、身體素質練習、足球動作與足球動作間的銜接練習、溝通練習、規則練習、培養集體榮譽感的練習等為主。
1.足球社團助力學校課后服務
在課后服務期間,學校根據學生意愿,按照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跆拳道等分類,在課后服務社團中融入多樣化的體育運動社團,其中,足球社團因趣味性的課程、專業化的授課廣受學生歡迎,這讓以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課程為優勢的校園里,充滿了體育的活力與魅力,足球事業風生水起,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好評。

2.舉辦“校長杯”校園足球聯賽
學校自2019 年舉辦“校長杯”校園足球聯賽,每年1 屆,目前已成功舉辦了4 屆。雖是校園賽,但學校嚴格按照國際足聯最新審定的《五人制足球比賽規則》,采用賽會制進行比賽,學校全員參與,除每班選拔15 名左右足球運動員、其他學生作為啦啦隊員外,很多家長被聘為班級教練員、大力訓練足球班隊。一場比賽,學生、家長、教師全參與,極大地提高了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3.開展足球系列主題活動
學校經常開展以足球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攝影、繪畫、征文、演講等,讓全體師生能抒足球心、說足球事、競足球技、享足球樂、攝足球彩、繪足球夢、寄足球情。建立基于互聯網的校園足球信息平臺,動態報道足球活動、交流工作經驗、展示特色成果。
學校定期開展“挑戰吉尼斯”主題專欄,將足球聯賽冠軍、顛球高手、射門能手等進行展示,并且在“荷田田”廣播站定期播報各班的足球活動,在學校各個角落充分融合足球元素,向學生展現足球的知識和智慧。
學校積極評選足球特色班級,扎實開展班級聯賽,做到“班班有球隊、周周有比賽”。鼓勵有天賦、有潛力的學生參與大型足球訓練、培訓和比賽,并積極向上級特色學校及各級各類足球優秀運動隊輸送人才,為學生提高足球競技水平和運動能力創造條件。
在各級各類足球活動中,學生逐漸明白如何遵守規則、如何依靠隊友、如何尊重對手、如何面對失敗、如何面對勝利等,以小足球為杠桿,撬動了學生發展的大夢想。
4.營造足球文化環境
“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會說話”,體育課程包含著豐富的“五育”要素,能發揮“以體帶全”的功能。校園里,“以球健體、以球促智、以球育人”的標語引人注目;教室外,足球架上一直放著學生們的足球,黑板報上講述著他們和足球的故事;校史館內,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比賽獎狀、獎杯……走進太行山下、牧野東畔的種德小學,校園里洋溢著足球元素。學生們德育、體育雙出彩,也通過足球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自建校以來,學校開展了一系列足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21 年,學校足球隊在“2021年紅旗區‘區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男子乙組”比賽中,獲得冠軍;在“2021 年新鄉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男子乙組”比賽中獲第四名;在河南省2021年“嵩皇杯”五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獲得乙組亞軍。2022 年,學校足球隊獲得“2022 年紅旗區獲得‘區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男子乙組”比賽冠軍、“2022年新鄉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男子乙組”比賽亞軍、“河南開封‘一諾杯’邀請賽”冠軍。同時,學校校隊積極參加省內外的各項賽事,如,許昌的蓮花杯、濟南的菁騰杯、蘇州的足球小將2034 杯等,經常和各地市的兄弟單位進行友誼教學比賽。
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對校園足球工作的組織領導,繼續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工作機制,全力開展好校園足球活動。同時,切實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重視校園足球教練員隊伍建設,充分調動教練員積極性,為校園足球工作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學校將繼續精心組織好校園足球聯賽,鼓勵班級對抗賽等各種形式的比賽,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優秀人才,推動足球事業的發展;將繼續積極開展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倡導“人人都參與”的足球文化;將長效利用校園廣播、公眾號平臺、宣傳板等,開展校園足球節等活動,廣泛宣傳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情況,努力營造一個學生熱情、教師積極、領導重視、全民參與的校園足球良好氛圍;將加大對校園足球活動的經費投入,對表現優異的教練員、運動員、班級等給予獎勵。
學校始終堅持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打牢教學根基,完善競賽體制,凝聚多方力量,全面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足球項目有其發展規律,需要長期精心耕耘,不能急功近利。悉心培育校園足球的沃土,既需要“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也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合力,學生們在賽場上學到什么,中國的未來就是什么,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